次韻汪翔甫和西城呂全州見過四首 其四
驟見累侯印
遄聞趣相裝
相期終古事
未用暫時香
清論玉霏麈
高眠雷撼床
前魚又堪笑
紅袖泣龍陽
驟見累侯印
遄聞趣相裝
相期終古事
未用暫時香
清論玉霏麈
高眠雷撼床
前魚又堪笑
紅袖泣龍陽
突然看到累積的侯爵印信,很快聽說催促著準備行裝。我們相約的是永恒之事,不必在意短暫的榮耀。清談時玉塵紛飛,高臥時鼾聲如雷震動床榻。前魚的典故又讓人發(fā)笑,紅袖女子為龍陽君哭泣。
累侯印:累積的侯爵印信,代指高官厚祿。
遄(chuán):迅速、急速。
趣(cù)相裝:催促準備行裝。趣,通'促',催促。
終古:久遠、永恒。
暫時香:比喻短暫的榮耀或風光。
玉霏麈(zhǔ):玉制的麈尾揮動時如霏雪,代指高雅的清談。麈尾是魏晉以來清談者常用的拂塵類工具。
前魚:典出《戰(zhàn)國策·魏策四》,龍陽君因魏王得新寵而憂懼,以'前魚'(被丟棄的魚)自喻失寵之悲,后泛指被遺棄的處境。
龍陽:指龍陽君,戰(zhàn)國時魏安釐王的男寵,后以'龍陽之癖'代指男同性戀或對寵愛的患得患失。
此詩為次韻唱和之作,當是作者與友人汪翔甫、呂全州相交時的酬答作品。結合'相期終古事'等句,推測創(chuàng)作于彼此交往深厚之時,或為表達對友情的珍視及對世俗榮寵的淡泊心境。
全詩以次韻形式回應友人,通過官場榮祿與清談高臥的對比,借'前魚''龍陽'典故暗喻世情,主旨在于強調永恒友情超越短暫功利,語言含蓄而情感真摯,展現了宋代文人唱和詩的典型特色。
每到蔣山日,令人老眼青。溜泉深處落,獨客靜中聽。蘿徑依禪榻,苔函鎖佛經。更須臨絕頂,一上望江亭。
一徑蕭然帶夕曛,小圓秋老葉紛紛。牛衣陋巷尋常見,鳳管觚棱杳不聞。剩有悲歌生遠籟,漫將白眼看浮云。閑行忽念黃花晚,濁酒寒村夜未醺。
丹成黃白百千籌,游戲飛行得自由。卻笑人間騎鶴客,腰纏十萬上揚州。
塵靜山川狂鹿死,雷驚天地老龍飛。
籍甚賢通守,吾家叔父尊。暫淹紆舊綬,久合擁朱轓。楚甸重分刺,邊城已息屯。前驅須少佇,天子有恩言。彼美光山郡,風流楚相城。寢丘聞漢志,潘國尚侯名。泥軾疏榮渥,楓宸眷老成。側聞頒一札,持橐奉承明。
落日慘無光,臨河獨飲馬。飋?夕風高,聯翩飛雁下。
汝年四十七,今日是生辰。自托應無地,因人亦厭貧。一山松柏密,百口稻粱辛。古道知難和,同誰與認真。
種樹必嘉種,取友必端士。常木無堅姿,泛交少恒志。之子慕清貞,列植異凡卉。直干倚脩節(jié),孤芳挺蒼翠。冰雪誓不渝,并立凌寒歲。覽物尚如此,托交寧有異。君子思賤貧,小人懷勢利。管鮑夫何如,此道久淪棄。尚期秉金石,庶以敦高誼。
局蹐成何事,軒裳且委榮。嶺梅驚歲月,驛使笑逢迎。吳粵到關柝,芙蓉入寺清。珠璣吾族舊,重過復留情。
牛首有佳致,方冬亦自奇。同云封地軸,積雪糝松枝。谷響傳鐘磬,山昏泣罔魑。憑高俯王土,何意有旌旗。
小詩清絕與招魂,香霧依然濕鬢云。一夜狂風都掃盡,鼻端無復嗅馀芬。
謝客門應慣,呼尊手自斟。但隨兒女戲,未少丈夫心。暮景重云就,春寒細雨侵。笑他窮阮籍,持底學浮沉。
分明蒼秀拔云開,誰鑿當年混沌胎。山壓星辰從下看,海浮天地自東回。一時岱狩雍容禮,千古嵩高制作材。載說皇朝稱祀詔,始知神哲奠三才。
嘉樹周遭一水亭,不妨呼酒共沈溟。當頭赤日不敢下,拂面好風吹自醒。
夕陽半落烏衣巷,春樹多迷綠野堂。無事山樵雖不出,也愁風雨暗高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