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與寅友登紫薇樓小酌和雷大參韻
蟬噪夕陽殘暑天,高樓同上思茫然。幾株古樹當窗外,一帶吳山在目前。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覺到峰巔。酒闌莫道休衙晚,醉眼猶思望日邊。
高樓一目盡吳天,撫景題詩獨悵然。功業敢誇猶在后,聰明已愧不如前。思鄉欲斂江湖跡,避暑期登泰華巔。翹首不堪心事切,迢迢親舍白云邊。
蟬噪夕陽殘暑天,高樓同上思茫然。幾株古樹當窗外,一帶吳山在目前。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覺到峰巔。酒闌莫道休衙晚,醉眼猶思望日邊。
高樓一目盡吳天,撫景題詩獨悵然。功業敢誇猶在后,聰明已愧不如前。思鄉欲斂江湖跡,避暑期登泰華巔。翹首不堪心事切,迢迢親舍白云邊。
蟬兒在夕陽中鳴叫,殘留的暑氣仍未消散,我們一同登上高樓,思緒萬千,一片茫然。幾株古老的樹木立在窗外,連綿的吳地群山盡在眼前。我已知天命,甘愿隱居鄉野,置身此處竟不覺得已到高峰之巔。莫說飲酒結束時已過了下班時分,醉眼朦朧中仍想遙望帝王所在的天邊。登上高樓一眼望盡吳地的天空,面對此景題詩,心中獨自悵惘。不敢夸耀功業還在后頭,只慚愧如今的聰明已不如從前。思念家鄉想要收斂浪跡江湖的行跡,為避酷暑登上這高如泰山華山的樓巔。抬頭仰望,不堪心中急切的思念,父母居住的地方遠在那白云繚繞的天邊。
知命:《論語·為政》有“五十而知天命”,此處指知曉天命、安于現狀。
休衙:指古代官員結束公務下班。
吳山:泛指吳地(今江蘇、浙江一帶)的山。
泰華巔:泰山與華山的頂峰,此處借指紫薇樓的高峻。
親舍白云邊:化用“白云親舍”典故,典出《新唐書·狄仁杰傳》,指思念父母的居所。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寅友于七月六日登紫薇樓小酌時,和雷大參(參知政事)的韻而作。時值夏末殘暑,詩人與友人登樓望遠,觸景生情,結合自身知命之年的人生狀態,抒發內心復雜心緒。
全詩以登樓所見為線索,由景及情,既寫夏日登樓的具體場景,又融入對人生、功名、親情的思考。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知天命后的豁達與對親情的珍視,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唱和佳作。
雅燕飛觴,清談揮座,使君高會群賢。密云雙鳳,初破縷金團。窗外爐煙似動,開瓶試、一品香泉。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
嬌鬟。宜美盼,雙擎翠袖,穩步紅蓮。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闌。點上紗籠畫燭,花驄弄、月影當軒。頻相顧,馀歡未盡,欲去且流連。
束書舊隱棋巖下,
慣碾春風傲北窗。
喚起浮生塵土夢,
賴君圭璧一雙雙。
古寺周旋思更悠,十年懷抱此登游。
山尋絕巘云盤閣,僧入參禪月滿樓。
石磴列屏環且秀,小橋通徑曲還幽。
卻慚無念瞿曇子,一衲傳燈何所求。
有所思,乃在羅浮之高山。白云連天不可上,復崖巀嶭鎖松關。累石叉牙而糾結,荒榛蕪穢掩芳蘭。山鬼夜哭,饑鼯晨嘆。蝮蛇百尺舔舌肆嚙,得人肉而彌歡。暗雨累日秋先寒,猿悲蟬咽愁鳴湍。猛虎忽震怒,驚風掃林巒。道逢退走不敢視,引弓欲射失心肝。朱明躍出,煜灼其上。唇焦口燥,炙之欲乾。金砂石乳虛盤桓,仙童玉女隔云端,令人聽此心辛酸。思君不見淚瑯玕,飛欲極兮恨短翰。側身東望空巑岏,慘獨惄兮何時安。
有所思,乃在南溟之大海。惡浪如山不可度,陽春白日沉光彩。雷霆晝斗擘巖嶅,連天蹙地浮銀鎧。浩浩乎奔車策馬之相送,千岑萬壑倏而改。中有鯨鯢鲼鰊詭顏而異首,吞山吐岳含云叆。又有天吳罔象之窮奇,招風募雨帆檣潰。梗萍飄泊杳不知其所底,偶然得之糜如醢。觀者皆震號,死者不相待。嗚呼,欲訴兮誰為宰。秦皇漢武如夢中,三山銀闕今安在。思君不見令人餒,急欲濟兮舟不逮。側身極望涕沿洄,慘獨憂兮心既痗。
為士不學道,所得皆支流。
為民不服耕,逐末非良謀。
彼都中聲利,迷罔何當瘳。
一發挽千鈞,力薄知未周。
我舌敢辭敝,我行敢告休。
力田與孝弟,勖哉景前修!
千旌文旆映林間,荔渚荷汀亦籍顏。已見樓臺將暑去,卻憐風雨載秋還。
逍遙上客星辰履,寂寞潛夫薛荔關。夜后懷賢何處是,白云迢遞看高山。
碩望瞻依嶺海間,高秋臨眺共開顏。好賢水石自清媚,侍宴云霞互往還。
枰局豈堪稽逸駕,蔦蘿如欲翳重關。光儀玄論多相挹,不負山人再出山。
慮澹能教物自輕,
永嘉山色足怡情。
如何自詡先成佛,
身世無緣托四明。
釣奇賈嬴氏,呂賈賈絕奇。
尚父尊無上,妖姬樂不疲。
禍緣私假宦,死乃迫真兒。
依樣楚黃歇,嗟哉盡室夷。
萬峰頂上訪前朝,
龍刨相傳出禦窯。
皇覺天人遺象在,
家家齊捧佛香燒。
青山云水窟,杖錫幾時來。
竹待香嚴擊,松經道者栽。
西江無水吸,震旦忽花開。
三笑圖中友,同傾破戒杯。
圓光五色太和山,金殿雙雙白雉斑。
壽愷閒堂娛老地,為脩賀表不曾閒。
龔謙劍術但除妖,萬里邊關守合牢。
臣不知兵知將將,陰陽通曉仰彌高。
執友驚淪逝,沾袍涕泫然。
卑飛辭捷徑,少別即重泉。
燈暗匡衡壁,塵淹子敬氈。
如君瑚璉器,何可使無年。
浮榮已是卿慚長,
勇退猶稱相避賢。
先帝賜金揮未盡,
不應全仰作碑錢。
小竹扶疏大竹枯,
筆端真有造化爐。
人間俗氣一點無,
健婦果勝大丈夫。
寒暖違時節,于民有弗堪。
豈應今臘八,恰似舊春三。
夜□蒸膚汗,朝壺溢唾痰。
渾疑北風雪,不肯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