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日未雪不寒
寒暖違時節,于民有弗堪。
豈應今臘八,恰似舊春三。
夜□蒸膚汗,朝壺溢唾痰。
渾疑北風雪,不肯到江南。
寒暖違時節,于民有弗堪。
豈應今臘八,恰似舊春三。
夜□蒸膚汗,朝壺溢唾痰。
渾疑北風雪,不肯到江南。
天氣的冷暖違背了時節規律,百姓難以承受。哪能想到今年臘八節,竟像過去的三月春時。夜里睡覺熱得直冒汗,早晨起來咳嗽痰多。我滿心疑惑,那北風和大雪,為何不肯來到江南。
違時節:違背了時節規律。
弗堪:不能忍受。
春三:指三月春天。
蒸膚汗:形容熱得皮膚出汗。
渾疑:全疑,滿心疑惑。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江南地區在臘八節出現了反常的溫暖天氣,違背了正常的季節規律,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可能當時這種氣候異常對百姓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引發了詩人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氣候反常現象及對百姓的影響。其突出特點是緊扣生活實際,以自身感受反映問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為研究當時氣候和社會生活提供了資料。
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群。
遠客回飛錫,空山臥白云。
夕陽孤艇去,秋水兩溪分。
歸共臨川史,同翻貝葉文。
吹簫江上晚,惆悵別茅君。
踏火能飛雪,登刀入白云。
晨香長日在,夜磬滿山聞。
揮手桐溪路,無情水亦分。
漸入云峰里,愁看驛路閑。
亂鴉投落日,疲馬向空山。
且喜憐非罪,何心戀末班。
天南一萬里,誰料得生還。
九重宣室召,萬里建溪行。
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生。
用材身復起,睹圣眼猶明。
離別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陋巷喜陽和,衰顏對酒歌。
懶從華發亂,閑任白云多。
郡簡容垂釣,家貧學弄梭。
門前七里瀨,早晚子陵過。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幽居蘿薜情,高臥紀綱行。
鳥散秋鷹下,人閑春草生。
冒風歸野寺,收印出山城。
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不知方外客,何事鎖空房。
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自古悲搖落,誰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鳥數移柯。
向老三年謫,當秋百感多。
家貧惟好月,空愧子猷過。
寒江鳴石瀨,歸客夜初分。
人語空山答,猿聲獨戍聞。
遲來朝及暮,愁去水連云。
歲晚心誰在,青山見此君。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靈均。
幾路三湘水,全家萬里人。
聽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憶想汀洲畔,傷心向白蘋。
彤襜江上遠,萬里詔書催。
獨過潯陽去,空憐潮信回。
離心秋草綠,揮手暮帆開。
想見秦城路,人看五馬來。
空洲夕煙斂,
望月秋江里。
歷歷沙上人,
月中孤渡水。
月明花滿地,
君自憶山陰。
誰遣因風起,
紛紛亂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