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其五
詩人而壽者,近有數老仙。
后有陸放翁,前有曾茶山。
亦復有二趙,南塘與章泉。
年皆八九十,至今詩集傳。
南岳五藁出,豈無劉后村。
老妓風水僧,兩詩太不然。
三生感容堂,晚節尤可憐。
虛叟年七十,努力當勉旃。
詩人而壽者,近有數老仙。
后有陸放翁,前有曾茶山。
亦復有二趙,南塘與章泉。
年皆八九十,至今詩集傳。
南岳五藁出,豈無劉后村。
老妓風水僧,兩詩太不然。
三生感容堂,晚節尤可憐。
虛叟年七十,努力當勉旃。
作為詩人且長壽的,近代有幾位老仙人。往后有陸放翁,往前有曾茶山。還有兩位趙姓詩人,南塘和章泉。他們年齡都八九十歲,至今詩集仍在流傳。南岳五藁問世,難道沒有劉后村。‘老妓風水僧’這兩首詩太不像話。‘三生感容堂’之事,其晚年尤其令人惋惜。虛叟已七十歲,要努力自勉啊。
老仙:指長壽的詩人。
陸放翁:即陸游,南宋著名詩人。
曾茶山:曾幾,南宋詩人。
二趙:指南塘和章泉兩位詩人。
南岳五藁:劉克莊的詩集。
劉后村:劉克莊,南宋詩人。
老妓風水僧:可能是劉克莊詩中的內容。
三生感容堂:具體所指需結合劉克莊相關事跡,可能是其晚年經歷。
虛叟:詩中所指人物。
勉旃(zhān):努力、自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詩壇有一些長壽且有影響力的詩人,作者有感于他們的成就和經歷,同時結合虛叟七十歲的情況創作此詩,可能是在與詩友交流、探討詩壇情況時所作。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列舉長壽詩人,肯定他們的詩作流傳,對劉后村部分情況表達看法,最后勸勉虛叟努力。特點是語言質樸,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詩壇的一些情況和詩人之間的相互期許。
月到中秋分外清,共登江閣俯空明。
參差漁火遙通海,縹緲鸞笙欲近城。
滿目星辰分上下,百年塵世半陰晴。
一樽且盡今宵醉,鄉國賓朋倍有情。
山雨下澍白紛紛,憑高莫辨牛馬群。
江寒自駭碣石浪,日暮猶合蒼梧云。
破廚濫釜煙水黑,玉盤金鯉無消息。
直欲上天叫帝閽,閶闔九重恐顛踣。
天都峰似仙人掌,一見驚如太華峰。掌上石樓無路上,巨靈曾此擘芙蓉。
扶松直上鱉魚背,太古苔花滑殺人。石筍干霄吹欲折,天風不惜玉嶙峋。
汝在羅浮紫翠重,不知身亦老人峰。仙人自古多為石,黃石生時是赤松。
天梯千尺井中懸,?峽何如一線天。分得蒼龍一半險,教人匍匐白云邊。
兄弟高居始信峰,相尋不為擾龍松。鉤梯斷絕苔生鐵,食盡菖蒲花紫茸。
白發長留太古身,匡廬五老未為真。高高并立云峰上,中有浮丘一丈人。
參天一半白云封,怪石株株是籜龍。東取黃山千萬筍,歸來分作一峰峰。
沿花一路水淙淙,谷口人家吠小龐。渡澗不須松一臂,云邊自有白砂矼。
風泉九道落龍潭,飛過諸峰涇翠嵐。夢里不知真瀑布,只疑疏雨灑松杉。
白云出入此峰門,人作韶陽雙闕看。何代云根凝作石,穿云直上翠微端。
白云為水水為云,萬壑千巖忽不分。三十六峰鳧雁似,天風吹去總紛紛。
從來狡獪是仙真,蟬蛻猶能作石人。相對峰邊疑綺皓,摩娑亦有老龍鱗。
松作蒲團亦可眠,松毛短短軟于綿。一株倒掛懸崖上,望似蒼蒼一朵煙。
砂筍硫華氣易通,溫泉迸出冷泉中。丹光一片含真火,萬樹梅花染盡紅。
黃發青筇逸興饒,攀躋不覺上云霄。天教汝自羅浮至,添得黃山一鐵橋。
幾陣簾風漾雪膚,正春初。
小姑年小理清歈,怯氍毹。
淺道勝常釵勝轉,紅幡軟。
籠中鸚鵡為誰呼,似留予。
鐘阜銅駝泣從臣,孝陵弓劍自藏真。
猶聞雄雉能興漢,豈似乾魚僅祭閩!
天入金、焦鎖鑰舊,地過豐、鎬鼓鐘新。
何人獨受耑征詔,賜履繇來首渭津。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返覆數千回,總不出今日。
霜風刮地來,法身赤骨。
童冠相呼六七朋,
晴沙迤邐并舟行。
個中真意人誰會,
慨想當年與點情。
上綴珠璣為屋蓋,
旁堆翡翠作屏風。
醉翁不見身貧賤,
臥向涼飆清露中。
吾愛秦青作好歌,縱然風雨亦來過。凍云要我且休息,一粟庵前暝色多。
乘興而來興盡休,不因甘草強遲留。山陰訪戴有成例,甫到門時雪滿舟。
瑤軒都被錦云封。逞春容。十分秾。花下分茵,花片墮杯中。料得今宵無月到,銀燭映,越嬌紅。
西園勝侶漫追從。惜衰翁。彩毫慵。羞對瓊姿,不稱賦驚鴻。但祝來年花更好,鈴索靜,護春風。
屹然山立枕中流,
彈壓東南二百州。
狂虜來臨須破膽,
何勞平地戰貔貅。
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為龍。
相逢此日勝平生,不厭支筇數送迎。
樂地共欣三徑就,詩壇仍見一軍驚。
風飄柳線曾經染,雪著梅梢分外清。
光景喚人無計奈,剩煩佳句破愁城。
湖波馀萬頃,吞吐岳陽樓。
星漢應低接,天池或未優。
遠疑無岸起,近覺有山浮。
圖畫天然妙,憑空一目收。
朝游山南莫北隅,脩竹之下手所披。五步一顧立不趨,柔枝弱干千萬馀。
粲然笑倩多新奇,歲寒安用眾稚為。驚嗟怪怪丈人行,縞衣藍縷冰斲肌。
莓苔雪片凍不飛,玉飾其末璣衡攲。藐姑之仙下縹緲,蒼虬為駕羽葆希。
三閭大夫從女須,枯槁嬋娟卻并馳。張子愛之亦既癡,人不得覷以我歸。
我生自視梅孰如,滄江獨立兒女嗤。年來稍稍學折枝,柰何復與此老期。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蘿為衣顛倒披。水竹隔我不可趨,今我搔首三歲馀。
漢庭年少六七奇,須眉皓白來何為。我欲避寢問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
長翁傲睨欲奮飛,滄江釣雪蓑笠攲。少翁頓挫蘗牙角,笑齒一粲知音希。
樵家斧斤磨以須,過者萬人人背馳。梅乎梅乎我非癡,持汝二老將安歸。
古來弱植剛不如,孰有嫵媚為人嗤。君不見孤竹之管求孫枝,汝盍早定歸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