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大安中童謠
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為龍。
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為龍。
五匹馬渡過長江,其中一匹馬化為了龍。
五馬:指西晉末年瑯琊王司馬睿、西陽王司馬羕、汝南王司馬祐、南頓王司馬宗、彭城王司馬纮五位宗室藩王。
浮渡江:指渡過長江。
化為龍:比喻成為皇帝,這里指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
這首童謠創作于西晉惠帝大安年間。當時西晉政治腐敗,八王之亂后社會動蕩不安,少數民族紛紛崛起,中原陷入戰亂。司馬睿等五位藩王渡江南下,其中司馬睿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于公元317年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政權。
這首童謠以簡潔的語言預示了西晉末年的政治局勢變化和東晉的建立。它反映了當時民間對局勢的一種感知和預測,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童謠這種民間文學形式對政治事件的反映和記錄作用。
下馬長安道,相逢慰所思。可憐雞黍約,不負竹林期。世態看今日,春光正此時。子云方寂寞,三徑莫來遲。
憐君東岳至,把袂值三春。上苑鶯聲動,千門柳色新。江關回紫氣,邊塞凈烽塵。斗酒那辭醉,論交有故人。
長堤煙柳碧如絲
飛絮飛花送客時
莫怨秋風眉黛損
歸鴉猶自戀高枝
歷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無虞。奸臣招致北匈奴。邊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湯失守,萬邦不救鑾輿。我今父子在穹廬。壯士忠臣何處。
篋冷脂函,窗閑粉拂,簾鉤靜搖霏霧。金飔鏘翠竹,是誰在虛廊微步。芳蹤偷溯。認暖玉攲閑,橫波窺戶。依然誤,剪刀聲里,喚人鸚鵡。
幾度。風外吟香,攪斷魂飄落,一篝花絮。嬌啼驚夢覺,碎珊枕愁紅千縷。釵蟲垂處。盼曉月吹來,仙裙留住。離情訴。錦屏深掩,不教飛去。
錚錚骨氣壓群雄,
傳炮羊山斗老龍。
宿志未償嗟毀墓,
至今人說海澄公。
故山為我小遲留,楓落吳江冷不收。歸去不知身是夢,青燈相對說它州。
西風已掛沐猴冠,人語溪聲亦少寬。家有如山牛糞火,為君煨栗勸加餐。
莫笑孤帆歲暮歸,
病人常憶故園扉。
梅知漸暖何曾落,
芹忍馀寒未敢肥。
最恨隔船難買酒,
只憐臨水易沾衣。
此時霜月白如盡,
老鶻呼風橫海飛。
傾綠醽。憶燒燈。紅梅花下數殘更。酒痕雙頰生。
弦管三年淚,山川萬里程。玉鞭明日拂晨星。馬嘶腸斷聲。
久載滯京師,載寒復載燠。進退等碌碌,靦然空食粟。初讀未見書,同校閣天祿。繼補金之曹,會計學倉谷。三年職西臺,濫廁獬豸服。彈蕉無修篁,人愧不如竹。
弱羽閣翻飛,翕然為雌伏。邛須念我友,欲去數回復。飲餞復留連,談劇累晨夙。囊澀不得行,空有書盈簏。牙軸亦叢積,壯如大舉腹。得友贈之策,乃得戒童仆。
是時歲將秋,斗柄指西陸。季鷹動鄉思,鱸膾兼莼簌。歸與田將蕪,補蒔蘭與菊。兒童猶歡呼,且耕或且讀。
東風揚暖,漸是春半,海棠麗煙徑。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濛濛雨,黃鸝飛上,數聲宜聽。
風定。朱闌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喜濃芳滿地,暗香難并。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
陌上草青青,隴頭煙靄靄。
行歌田野間,春風拂衣帶。
野雀集蓬蒿,蛙聲滿溝澮。
小蝶無隨人,平楚郁松檜。
日午聞雞鳴,村婦向田外。
桑麻四望稠,衣食真足賴。
天半微聞響佩環
紅墻銀漢在人間
徒勞翠鳥殷勤探
難伺鳥龍一隙閒
卓女調琴囊瑟瑟
衛娘拈管竹斑斑
可憐枉負如花貌
輸與桃花有笑顏
修修修得到乾乾,
方號人間一醉仙。
世上光陰催短景,
洞中花木任長年。
形飛峭壁非凡骨,
神在玄宮別有天。
唯愿先生頻一顧,
更玄玄外問玄玄。
尊酒相逢,笑同是、舊日天涯行客。花氣輕浣蘭襟,琵琶淚無跡。秋正悄、疏燈自落,風瀟灑、桂華流席。截竹吹云,抽刀斷水,天地寬窄。
且休問、吳國當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覓。都向藕花多處,似桃源塵隔。清事滿、閑身又好,度冷香、寫上詞筆。只怕傳過江南,那人相憶。
義路資開拓,
愀然驚奠亡。
吾儕自如失,
夫子獨何傷。
往日知鬷蔑,
逢人傲子方。
哭君心欲折,
迥立向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