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二首
春雨霢霂,正狼藉、落花堪哭。無聊賴,客窗滋味,幾宵殘燭。眼底乍拋人一個,眉尖壓上愁千斛。問斷腸詞為阿誰吟,樓東玉。
銀屏后,闌干曲。偎素臉,頻叮囑。愛明眸秋剪,翠娥嬌蹙。福薄若無歡笑分,病身甘守孤單宿。望天公鑒念一心人,成金屋。
眼角相勾,誰道有、這場拋散。怕向那、定情簾下,訴愁窗畔。幾度卸妝垂手望,無端夢覺低聲喚。猛思量此際正天涯,啼珠濺。
欲寄語,加餐飯。難囑咐,魚和雁。隔云山牽挽,寸心如線。善病每逢春月臥,長愁多向花前嘆。況如今憔悴去儂邊,何曾慣。
春雨霢霂,正狼藉、落花堪哭。無聊賴,客窗滋味,幾宵殘燭。眼底乍拋人一個,眉尖壓上愁千斛。問斷腸詞為阿誰吟,樓東玉。
銀屏后,闌干曲。偎素臉,頻叮囑。愛明眸秋剪,翠娥嬌蹙。福薄若無歡笑分,病身甘守孤單宿。望天公鑒念一心人,成金屋。
眼角相勾,誰道有、這場拋散。怕向那、定情簾下,訴愁窗畔。幾度卸妝垂手望,無端夢覺低聲喚。猛思量此際正天涯,啼珠濺。
欲寄語,加餐飯。難囑咐,魚和雁。隔云山牽挽,寸心如線。善病每逢春月臥,長愁多向花前嘆。況如今憔悴去儂邊,何曾慣。
春雨綿綿,落花狼藉,讓人見了忍不住悲哭。百無聊賴,客居他鄉的窗前,數夜伴著殘燭。剛剛眼前還有人相伴,轉眼間人已離去,愁緒重重壓上眉梢。想問這斷腸的詞是為誰而吟,是那樓東的梅妃。在銀屏后,欄桿轉彎處,她依偎著我,素臉相對,頻頻叮囑。我愛她明亮如秋剪的眼眸,嬌蹙的翠眉。只恨我福薄,好像沒有享受歡笑的緣分,即便病著也甘愿孤單獨宿。只希望老天爺能體諒我這一片癡心,讓我們能像漢武帝金屋藏嬌般長相廝守。與她眼角傳情,誰能料到會有如今這場分離。我害怕走到那定情的簾下、訴愁的窗畔。好幾次卸了妝垂手盼望,無端從夢中醒來還低聲呼喚她。猛然想到此刻她遠在天涯,淚水忍不住飛濺。想寄語讓她多吃飯,卻難以托付魚雁傳書。隔著云山的牽絆,我的心像線一樣被扯著。我身體不好,每到春天就臥病在床,長久的憂愁常在花前嘆息。更何況如今她憔悴地離我而去,我怎么能習慣。
霢霂(mài mù):形容雨下得細密。
狼藉:形容雜亂不堪。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
樓東玉:指梅妃,唐玄宗妃江采萍,曾居樓東,作《樓東賦》。
秋剪:形容眼睛明亮如秋天的剪刀。
翠娥:指女子的眉毛。
金屋:漢武帝幼時說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是作者經歷與愛人分離后,在客居他鄉時所作。可能當時社會環境較為安定,作者個人處于情感的痛苦之中,借詞抒發對愛人的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愁和對愛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將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在情感表達上的細膩與婉約。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歷楚山川。但將痛飲酬風月,莫放離歌入管弦。
縈綠帶,點青錢。東湖春水碧連天。明朝放我東歸去,后夜相思月滿船。
早識茶陵是故鄉,
扁舟三月過瀟湘。
定王臺下雪濤壯,
賈誼宅邊煙草長。
南澗蘋蘩勞夢想,
東風橋梓有輝光。
逢人盡說玉堂客,
年少無如此最良。
憶昔初入都,有客衣冠隨。
吾師為我言,汝當師視之。
暇日通一刺,飫我言如飴。
不怨別君速,徒嗟識君遲。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壯游應遜子,鍛羽獨慚余。草綠王孫路,花溪隱士廬。一騎秋色暮,九月朔風初。沽酒茅茨下,盤餐飯野蔬。
萬里岢嵐道,三年代郡歸。風霜堅客骨,酥酪使人肥。白晝黃塵暗,清宵鐵騎飛。是方多俠烈,幾個賦無衣。
贈我西涼物,絨氈色色精。頓令少年夢,直繞九邊城。垂老有何好,疏狂易作驚。細觀還使者,已荷古人情。
故鄉不可見,
仰視河漢流。
肅殺亦歲功,
動植宜虔劉。
朝歌《思歸引》,
暮歌大刀頭。
煢獨固增感,
離思亦縈憂。
房櫳蜻蛚吟,
原野狐貍游。
蟋蟀仍在堂,
相對樂未休。
日月已云邁,
良士慎自謀。
新秋近,晉公別館開筵。喜清時、銜杯樂圣,未饒綠野堂邊。繡屏深、麗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花暖間關,冰凝幽咽,寶釵搖動墜金鈿。未彈了、昭君遺怨,四坐已凄然。西風里、香街駐馬,嬉笑微傳。
算從來、司空慣,斷腸初對云鬟。夜將闌、井梧下葉,砌蛩收響悄林蟬。賴得多愁,潯陽司馬,當時不在綺筵前。競嘆賞、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芳春調、紅英翠萼,重變新妍。
小憑回闌春晝永。為洗冰甌,濃綠烹香茗。慧業三生今又證。依稀翠水曾相認。
已過花朝春未醒。潦草春風,紅減花多病。獨夜怯尋梨夢冷。思君吟瘦缸花影。
別館秋光晚,澄溪繞寺門。
屋連漁火岸,人在水云村。
宿鳥棲鐘紐,寒蟲咽草根。
誰憐鄉國異,俯仰幾黃昏。
百念成今夜,江心逐望齊。
云危將月隱,地迥覺天低。
國已余三戶,吾何愛一畦。
而今披發去,風葉任顛迷。
粵徼烽煙起,炎飆薄廣州。霾云迷海岸,腥浪激河流。賈豎窺戎旆,儒生俯敵樓。更憐西北將,持檄漫登舟。世步逢多難,真遺玉食憂。連環當日計,借箸幾人籌。共睹車前轍,誰從野外謀。鯨波猶惡甚,病客未銷愁。虎門煙浩渺,山色望中昏。殺氣兼天黑,兇濤拍海渾。鯨鯢終褫魄,魑魅總游魂。痛絕三城外,蕭條幾處村。閭閻聞撫寇,儀帛出官庭。卻遣幕中吏,翻從海上行。元戎空仗鉞,岳伯漫專城。撫事堪流涕,臨風欲請纓。
客過漫郎宅,依然不似官。
榿林通崦曲,茅屋傍陀干。
白雪芙蕖酒,秋風苜宿盤。
兩生期未至,猶作孟公看。
長息上池水,偏疑壽世書。
七診理不再,九候勢全虛。
肱折知良術,身輕辨病除。
名醫非取利,滌臟足心舒。
千丈陰崖百丈溪。孤桐枝上鳳偏宜。玉音落落雖難合,橫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時。試彈幽憤淚空垂。不如卻付騷人手,留和南風解慍詩。
清江巡簡大夫孫,
此日承恩出帝閽。
愧我中年厭離別,
為君沽酒洗愁魂。
城頭畫角天方曙,
沙上邏兵月正昏。
盡道為官莫尸素,
班資高下不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