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一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郊原上草木莽莽,黃塵飛揚,殘余的暑氣雖已退去卻仿佛又回來。昨夜一場雨為大地洗去燥熱,清晨起身感覺已飛升到高峻的塔山。平生與詩友徐孺結盟,他的筆力能挽回狂瀾。要開闊眼界需費雙腳行走,像我這樣的打算多么粗疏。此次出游只缺王子(彥博)在,聽說他的歸書剛打開。本想追隨你們一起歡樂,流浪的我卻徒增哀傷。我們家鄉的這座山高峻超絕,正值季秋時節,臨山賞菊正適宜。本應一起共飲一杯酒,只恐因此又要分別。
莽莽:草木茂盛的樣子,這里指郊原廣闊。
蘇洗:蘇醒、洗去(指雨水沖洗燥熱)。
崔嵬(cuī wéi):高峻的山。
徐孺:指審知(詩友)。
詩盟:詩人之間的盟好,指結為詩友。
疏:粗疏,不周密。
王子:指彥博(標題中提到“時彥博歸及常山”)。
季月:每季的最后一個月,這里指秋季的最后一個月(九月)。
此詩作于八月二十四日,詩人與審知同登塔山,用審知前一年九日(重陽節)留題的韻腳創作。此時彥博剛回到常山未同行,詩人因友人未聚而感遺憾,故寫此詩記錄登山情景并抒發交游之情。
詩中記錄與友人登塔山的經歷,通過秋日郊原、山景等描寫,表達與詩友的交游之樂,以及對彥博未同行的思念與離別的隱憂,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宋代文人游賞唱和的生活片段。
五畝幽棲地,謀生不愿馀。門淹戶牖轍,架秩鄴侯書。富貴憑蕉鹿,文章辨魯魚。尚馀驕吝在,且欲倩君鋤。
洞天連福地,閉戶養吾真。世降民風古,春歸景象新。雞豚同作社,魚鳥自相親。借問誰相似,羲皇以上人。
蒼雪馀千梃,清風幾百竿。葡萄羞晚酌,苜蓿媚春盤。理亂誰能系,升沉已厭觀。鹿門真得算,獨遺予孫安。
階穿新迸筍,屋破暫牽蘿。欄養能言鴨,池馴博字鵝。處喧長得靜,取足不求多。獨對青山飲,時時一浩歌。
誰謂市廛遠,時新薦亦嘉。庾郎春末韭,陸叟雨前茶。架護新秧橘,瓶翻自灌花。山人殊未識,道是魯東家。
先民遺訓在,種德莫如滋。盧橘接成樹,楊梅低壓枝。壽應能比櫟,智豈不如葵。沮溺耕相耦,都忘抱甕疲。
未能齊出處,猶幸得齊年。郭泰舟同載,陳蕃榻借眠。溪山朝上日,墟落晚生煙。村徑相過近,詩成幾百篇。剩得幽居趣,懸車卻悔遲。
款山低作檻,畎水曲通池。步月相攜處,觀云獨坐時。悠然沂上樂,點后少人知。
黃閣歸來日,伊誰共歲年。巷中顏氏樂,谷口子真賢。小閣調鸚語,閒窗對鶴眠。平生出處意,把酒問青天。
耕桑時有暇,風物亦登臨。自是逃虛子,誰同擊壤吟。簡編中對古,冠服外隨今。一勺源頭水,泠然洗我心。
正始有遺音,衣冠落東南。
典午賴群賢,歷年百有三。
吾聞運甓人,功與王謝參。
晦儉佐宋齊,賣國爾乃甘。
陶氏獨有孫,饑死終無慚。
南州桂冬榮,先民嘉炎德。
明珠貢彤庭,翡翠生顏色。
淑往化斯竭,物變胡叵測。
苦桃雜馬蘭,中路叢剡棘。
壺蜂飛螫人,沙蟲巧為射。
茫茫煙液委,回風蕩鰲極。
智士多苦懷,觸覽熱中臆。
河漢無津梁,奮飛嘆奇翼。
薇藥無情自紫紅,
白頭閤老去匆匆。
林閒翠羽偷相語,
可是梅花累此翁。
客來無貌更無文,真率相投氣自薰。
不善逢迎應恕我,但須談笑總由君。
公榮飲酒胸誠闊,阮藉看人眼太分。
蕉鹿夢原同戲局,未來過去總浮云。
晉室失其馭,所資惟賢豪。謝公負雅量,人士歸皋牢。聲樂自滿耳,舉世方驚濤。安能縮首尾,共作寒蟲號。
清顏照木石,東山為增高。肥水了大事,馀算曾無勞。高崧豈具眼,嘲戲同兒曹。
端居有所思,所思在長安。冉冉歲云暮,夢想接容顏。緘書不我遺,悵此別恨端。
徙倚向幽獨,喟然傷心肝。懷人不能寐,被衣彈鳴琴。鳴琴若作意,中夜發孤音。
美人在何許,遙憶湘水陰。征鴻去不返,雙魚逝何深。引領重躑躅,幽恨獨難任。
燕瘦環肥筆底來,
重翻古案隸新裁。
玉鉤斜畔香魂笑,
又費人間點鬼才。
蒼峰落日寒,
萬壑秋聲起。
白日逐云歸,
行人猶未已。
隔江嵐翠重,高寢畫圖展。疑是仙人居,蓬萊水清淺。
文杏花葉香,古柏虬龍附。俯仰難自如,移亭應就樹。
東溪看朝隮,薈蔚眾皺堆。東溪人已去,白云自往來。
朝采芙蓉花,暮采芙蓉葉。芙蓉不見人,臨風舒笑靨。
北舍飛倉庚,南村鳴布谷。細雨試開軒,綠蓑覆黃犢。
架上白鸚鵡,窗前綠牡丹。何如航海客,親至落伽還。
大塊多噫氣,斯齋眾響俱。其南為梵宮,其西為仙壺。
水色碧于黛,花光紅若霞。連甍架飛棟,即此是仙家。
斯園最高處,惟見云舒卷。憑欄一御風,不覺泠然善。
入門于邑淚潸然,執手尪羸木榻前。
往事談來聊草草,拊膺郁處尚填填。
已教吳質長愁老,更使崔骃一病綿。
轉眼星辰成永訣,秋風秋雨苦啼鵑。
云中古城郁嵯峨,
塞上行吟麥秀歌。
感時傷古今如此,
報主懷恩奈老何!
江風山月夢悠悠,白發三年在惠州。詩骨梅花兩清絕,此身只合葬羅浮。
辛卯科名海內傳,談經不到伏生年。明珠徑寸誰收得,流落天南海水邊。
山巾野服鬢絲絲,記得南窗病起時。白玉蟾蜍銅雀硯,日長閒寫廟堂碑。
大庾山高隔暮云,哀猿啼處月紛紛。何由化作遼東鶴,一夕飛來祭酒墳。
梅好惟嫌淡濘,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鳳皇池。酒入瓊肌半醉。
東閣詩情易動,南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回首蘇臺幾舊盟,春華秋實各蜚聲。
光陰原似駒馳隙,世事真如棋在枰。
老驥雄心嗟伏櫪,男兒偉業問屠鯨。
澄清孟博今何有,未許蹉跎負此生。
歲晚節自抱,足見有心哉。
游人從何處,帶得春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