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閣端午帖子 其四
昆山瑞玉題真篆,
閬苑蟠桃刻印文。
并獻春閨延美慶,
億年嘉氣永氤氳。
昆山瑞玉題真篆,
閬苑蟠桃刻印文。
并獻春閨延美慶,
億年嘉氣永氤氳。
昆侖山上吉祥的玉石刻著真正的篆文,閬苑中的蟠桃鐫刻著精美的印文。一同獻給春閨以延續美好的喜慶,萬年的祥瑞之氣永遠彌漫繚繞。
昆山:昆侖山,傳說中產玉之地。
瑞玉:吉祥的玉。
真篆:指道教的真文或工整的篆體文字。
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宮苑,如《神仙傳》所記。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西王母所植,三千年一熟。
刻印文:鐫刻印信文字。
春閨:指女性居住的內室,此處或指郡王內眷。
延美慶:延續美好的喜慶。
嘉氣:祥瑞之氣。
氤氳(yīn yūn):形容氣體彌漫的樣子。
此詩為端午帖子,是古代宮廷或貴族在端午節為特定對象(如郡王內眷)撰寫的應景詩,內容以吉祥頌賀為主,創作時間當在端午節,背景為節日應景活動。
此詩為端午應景之作,借昆山瑞玉、閬苑蟠桃等祥瑞之物,表達對郡王內眷延續美慶、萬年吉祥的祝愿,語言典雅華麗,充滿祥瑞之氣,符合端午帖子頌賀功能。
午漏奏新詩,
昕朝召節飛。
若非梁武帝,
誰識謝玄暉。
此日知何日,他鄉憶故鄉。亂山深處過重陽。走馬吹花、無復少年狂。
黃菊擎枝重,紅茱濕露香。扁舟隨雁過瀟湘。遙想萊庭、應恨不同觴。
歇馬行松徑,尋僧度石橋。欲窺龍藏勝,不憚虎溪遙。踰嶺參干佛,看碑辨六朝。
誰言陶處士,猶待遠公招。一片煙蘿地,空山涌白蓮。欲除煩惱障,先辨辟支禪。鳥下翻經石,龍沉洗缽泉。新詩攜謝眺,翹首問青天。
風鈴夢覺。又麴塵吹暈,芳事無著。萬點閒愁,一束相思,情根瘦與誰托。油云絲雨秋人感,漫問取、春陰池閣。卷畫簾、稠綠侵衣,忍憶去年花落。
還記吳姬鬢好,露香潤素手,釵鈿曾約。慣折花枝,數到瓊英,鏡里銷魂梳掠。伶俜偎趁鞦韆影,算碧玉、年華猶弱。可半庭、鋤色青青,冷入亞紅闌角。
雖晚亦既好,花中無此香。誰能識真趣,高隱在潯陽。
并與杞同賦,舊嘗聞雪堂。先生澹無欲,亦復愛清香。
十年蹤跡故山違,萬里間關客路歸。
本為看云頻趣駕,豈知到日獨沾衣。
秋風鴻雁行中斷,春草池塘夢乍非。
宦海飄零吾已倦,況堪衰病酹斜暉。
刀環鞺鞳角聲哀,雪壓征衣戰后回。莫道窮荒無絕色,梅花時帶血花開。
壯士高歌塞上腔,倭夷東竄牡丹江。來朝走馬寧安道,委甲如山看受降。
乘傳空持諭蜀文
更無排馬到公門
華陰縣里騎驢過
今日方知縣吏尊
菡萏生香。望禁柳煙濃,未似江鄉。穿針當此夕,漫亸卻釵梁。縱今蓮漏夜永,金門客、誰許清狂。只別院,有紅牙齊拍,同唱伊涼。
清光。玉繩低轉,銀漢斜橫,牽起愁海難量。擁衾和月睡,且閑閉云窗。雙魚音信都斷,怎能夠、夢到回廊。風露里,怕天邊、啼損殘妝。
荔枝今已過,何事欲南游。
雨落百城暗,寒生六月秋。
世寧多趙尉,秦尚有穰侯。
客子幸無恙,歸來看蒯緱。
蚤春從一別,
別緒近何如。
昨日聞人語,
喜君能讀書。
延年遵服氣,
過夏善防虛。
一為呼曾子,
新詩祈寄予。
昔我初挾策,年當弱冠余。
中外四十載,還復來帝都。
城闕增氣象,市阛多歡娛。
衣冠徠遠服,第宅耀長衢。
袞袞臺省中,奕奕英乂居。
曩時同學者,朗若晨星疏。
偶逢一二人,相揖訝髭須。
所遇非舊觀,老大增長吁。
臺上秋月來,煙草見人跡。
風吹水痕寬,木落山容瘠。
趺坐翠微間,星斗紛可摘。
微聞僧磬鳴,清越石城白。
霜滿頤間雪滿簪,
已甘蕭散臥山林。
如何六十公孫子,
尚作當年舉子心。
黯靄陰云覆,滂沱急雨飛。洗殘枝上亂紅稀。恰是褪花天氣、困人時。
向曉春酲重,偎人起較遲。薄羅初見度輕衣。笑拭新妝、須要剪酴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