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滕公由嶺南過訪不值二首
翩翩巖穴畔,千騎遠從東。劍履周方伯,軒輶漢上公。花看薇省近,竹訝草堂空。萬古夷門道,誰論意氣雄。
小隊行春日,華鑣問俗時。孤亭留皂蓋,萬戶擁朱旗。氣色函關繞,星辰漢殿移。未應題鳳字,曾受子云奇。
翩翩巖穴畔,千騎遠從東。劍履周方伯,軒輶漢上公。花看薇省近,竹訝草堂空。萬古夷門道,誰論意氣雄。
小隊行春日,華鑣問俗時。孤亭留皂蓋,萬戶擁朱旗。氣色函關繞,星辰漢殿移。未應題鳳字,曾受子云奇。
您風度翩翩來到這巖穴之畔,眾多人馬從東方遠道而來。您如周代持劍著履的方伯般威嚴,似漢代乘坐輕車的上公般尊貴。本想在繁花似錦的官府旁與您相見,卻驚訝草堂中空無一人。那萬古不變的夷門之道,誰又能評判其中意氣之雄呢。您帶著小隊在春日出行,騎著華麗的馬匹去訪查民情。在孤亭留下了您的車蓋,百姓們簇擁著朱旗。您的氣勢如函谷關的云霧繚繞,如星辰從漢殿移來。本不應題下鳳字,可您曾像揚雄一樣受到賞識。
方伯:一方諸侯之長,后泛指地方長官。滕公:指姓滕的官員。
巖穴:山洞,這里可能指作者隱居之地。
劍履:帶劍著履,是古代大臣的特殊待遇。周方伯:周代的方伯。
軒輶:古代一種輕便的車。漢上公:漢代的上公。
薇省:指中樞機構。
夷門道:夷門是戰國魏都大梁東門,這里可能有特定象征意義。
華鑣:華麗的馬嚼子,代指華麗的馬匹。
皂蓋:黑色的車蓋,代指官員的車駕。
函關:函谷關。
題鳳字:用了呂安題鳳的典故,指拜訪不遇。
子云:揚雄,字子云,這里以揚雄喻滕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滕公作為地方長官,從嶺南前來拜訪作者,作者當時不在,故而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滕公作為官員出行訪查民情,作者與滕公或許有一定交往,對其才能和身份較為敬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滕公的贊美和欽佩,同時記錄了拜訪不值之事。其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豐富、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詩詞創作風貌。
日輪漸漸短,光陰一何促。
身如水上沫,命似當風燭。
常須慎四虵,持心舍三毒。
相見論修道,更莫著婬欲。
婬欲暫時情,長劫入地獄。
縱令得出來,異形人不識。
或時成四足,或是總無足。
可惜好人身,變作丑頭畜。
今是預報知,行行須努力。
有人道不得,是伊心王黑。
不能自了事,埋藏一群賊。
群賊多貪癡,緣事說是非。
心王被賊使,劫劫無出期。
見花不識樹,果熟始應知。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暫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幾?
土榻床,破蘆蕟{下為廢},老榆木枕全無被。
尊香不燒安息香,灰里唯聞牛糞氣。
拜別高堂日欲斜,紅巾拭淚貴新花。
徒來生處卻為客,今日隨夫始是家。
空。
此個一群賊,生生欺主人。即今識汝也,不共汝相親。
你若不伏我,我則處處說。教人總識汝,遣汝行路絕。
你若能伏我,我亦不分別。共汝同一身,永離于生滅。
太支十三,曹于弟季。或亡或微,曹始就事。
曹之祖王,畏塞絕遷。零王黎公,不聞僅存。
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文被明章,武薦畯功。
蘇枯弱彊,齦其奸猖。以報于宗,以昭于王。
王亦有子,處王之所,唯舊之視,蹶蹶陛陛。
實取實似,刻詩其碑,為示無止。(同前書卷二八)(按:碑云:“乃序而詩之。”)
綠莖同本兩花蓮,似證分身色相圓。
黃藥鬬香欺瑞麥,檀葩幷秀掩嘉蓮。
奏開祥瑞來天使,折去芳枝到御筵。
想得六宮人盡愛,幾多纖指遞相傳。
如來一真智,徧滿娑婆界。殷勤說方便,有人自不解。
無處不生心,有處多貪愛。心王作黑業,教他口懺悔。
口懺心不改,心口相違背。不服無心藥,病根總不差。
著相求菩提,不免還他債。
[原憲](憲原)守貧志不移,
顏回安命更誰知?
嘉禾未必春前熟,
君子從來用有時。
人有五般花,花蘭(一本云“花爛”)變成香。氤氳滿故宅,供養本爺娘。
有人見不識,報道十月桑。外塵一念愛,合成五色囊。
囊中起三柱,柱上有千梁。梁變成地獄,地獄作天堂。
緣個一群賊,自作自消亡。縱令存草命,何時還故鄉?
文字說定慧,定慧是爺娘。何不依理智,逐色在他鄉。
早須歸大宅,孝順見爺娘。
一生解縛鈍,渾身納里眠。
心中無意識,耳無繩索牽。
心本無系縛,同塵亦無喧。
城內數萬戶,不奈我恒一。
時時師子吼,禽獸俱皆卒。
教作羅睺羅,無蹤持戒律。
但知入理坐,日頭骨咄出。
海內埏埴徧,漢陰旌旆還。
望留丹闕下,恩在紫霄間。
冰雪背秦嶺,風煙經武關。
樹皆人尚愛,轅即吏曾攀。
自惜兩心合,相看雙鬢斑。
終期謝戎務,同隱鑿龍山。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
間泮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
萬物含新意,同歡圣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