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涼
流憩竹林中,
翠影濃于幛。
幽禽不見人,
飛過低枝上。
流憩竹林中,
翠影濃于幛。
幽禽不見人,
飛過低枝上。
在竹林中漫步休憩,翠綠的竹影比帷幕還要濃密。隱蔽的禽鳥沒有發現人,撲棱棱飛過了低矮的枝椏。
流憩(qì):漫步休息。流,移動;憩,休息。
幛(zhàng):帷幕,遮擋用的布帛。
幽禽:隱蔽的禽鳥,指隱藏在竹林深處的鳥。
此詩無明確創作背景記載,推測為詩人夏日于竹林納涼時即興所作,反映其對自然生活的觀察與享受。
全詩通過描繪竹林納涼的小景,以自然意象傳遞閑適情趣,語言簡練生動,展現了古典詩歌中‘以小見大’的藝術特色。
陳陳史傳勘玄幽,一笑誰能問慎由。
往往東南旗運盛,亭亭西北蓋云浮。
瓊樓玉宇無身翼,弱水蓬萊有艾舟。
圣主攘夷修政事,可能吊伐至枋頭。
天風吹上鬰孤臺,太守登高領客來。
地近九霄星斗大,秋涵八景水云開。
吟成一徑黃花笑,召節歡傳紫詔催。
琴鶴自隨千古事,興來且與盡余杯。
簞瓢不改乃真豪,之子胸中志自高。
本自無官彭澤柳,不知何世武陵桃。
窗前草色勤鉆仰,堂上萱叢敬抑搔。
好向中庸看未發,養成和氣盎春醪。
鎖斷長江鐵戶門,風帆云海幾朝昏。
能依佛教綿遺址,大勝焦家裕后昆。
鶴骨已仙羲帖在,鰲身不動米碑存。
住山傳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柳塘醉我無邊酒,得隴癡生望蜀心。
亦有白衣雙白玉,不孤黃菊萬黃金。
寶婺古來金繡水,銀蟾后夜玉青岑。
韋齋井畔通宵月,應照空樽印渴襟。
尺書春寄忽驚秋,未見新除入報郵。
鐵漢尚疎丞相馬,玉兒肯伴秀才牛。
欲令世事更新易,可使時賢不進休。
子職顯揚千古事,圣恩深重更龍頭。
艷紅香紫春正中,扶輿磅礴清氣融。
玉麟夜掣香案鎖,五云裹送光玲瓏。
吾家自是詩書裔,秀杰相承擢丹桂。
太丘合有二方兒,省華須著三堯繼。
近聞絡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
愿言種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車人。
春秋自有胡氏學,盡束諸家上高閣。
當時小試錦江城,橫翼秋風天一鶚。
祇今冠帶圜橋門,孤羆兀坐空狐群。
近來文氣頗卑苶,要使四海宗雄文。
余生志愿游璧水,竟隔蓬萊三萬里。
雖然末第偶成名,俗骨自憐凡可鄙。
君今換骨向時中,六館名流自不同。
宰相狀元三舍選,齋前碑字看填紅。
出門何所有,四面圍青山。
是溪從山來,亦復茲回環。
高人潁川君,結茅此中間。
溪光挹瀲滟,溪響聽潺湲。
四面勿著橋,往來聽渠艱。
是名僊凡界,亦曰清濁關。
可人送過溪,否則溪上還。
舉世無清濁,誰歟障倒瀾。
獨能驅鴈鶩,不使污鹓鸞。
此事雖云小,其人已可觀。
近來峨豸者,欠此廣文官。
仙往徑獨在,亭高山若堆。
知非凡木比,識得洞賓來。
骨蛻棧沉水,壇緣薜荔栽。
于何穉松子,有記弗詳該。
尼山拜了又何求,馳騖中原作壯游。
泰岱峰頭觀日出,汶陽城外看河流。
朝吟闞縣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樓。
從此不消刪白發,留歸江上對眠鷗。
泰山天地極,鄒魯圣賢關。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間。
五文合泗水,八荒無競山。
扶輿清淑運,日夜何曾閑。
尼山連嶧阜,豈徒翠浮鬟。
軒轅與羲皞,孔孟垂曾顏。
正氣盡此出,高哉其可攀。
一川澄不動,山色浸分明。
噪晚鴉寒甚,窺魚鷺瘦生。
人家江閣好,天下釣翁清。
想此幽居者,何知有利名。
茅齋住翠林,一逕總清陰。
澗近水聲入,窗虛山色侵。
讀書依竹靜,送客出花深。
此地無塵俗,令人長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