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簫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馀舞榭歌樓。方面倚賢候。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簫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馀舞榭歌樓。方面倚賢候。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
山巒翠色凝結,河流景色如畫,并州這座著名的城市自古就很有名。簫鼓聲震天動地,士兵的刀槍如水流般閃亮,十萬勇猛的軍隊扎下連營。金色的戰馬在長長的楸樹林中奔跑。少年們個個身佩錦帶和吳鉤寶劍。道路通向榆關,大雁飛過汾水,正是適宜的秋日。追憶過去的風流往事。有儒雅的將領醉酒吟詩,有才子縱情游玩。古老亭閣旁松樹傾斜,故國城池高聳,只留下了舞榭歌樓。地方依靠賢能的長官。只怕他像及時雨一樣被朝廷召回,難以挽留。不如到西溪去,盡情地帶著樂隊在蘭舟上宴飲。
凝翠:翠色凝結。
川容:河流的景色。
并州:古州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貔貅:比喻勇猛的軍隊。
長楸:種著楸樹的大道。
吳鉤:寶刀名。
榆關:在今山西榆次。
汾水:黃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內。
儒將:有文人風度的將領。
方面:指地方軍政長官。
賢候: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為霖雨:指被朝廷重用。
蘭舟:用木蘭木造的船,這里泛指游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并州是歷史名城,當時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作者可能是在游覽并州時,看到當地的景色、軍隊以及回憶起往昔的故事而創作此詞,同時也是為了贊美當地賢能的長官。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并州的風光、歷史和人文,贊美賢能長官。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也展現了北宋時期描寫城市風貌和人文生活的創作風格。
人生期百齡,子適四之一。
人仕期萬石,子適升斗秩。
稟靈甚純粹,守道復貞吉。
無負于神明,如何有倉猝。
雖登爵一命,亦治邑千室。
名竟未達君,澤亦不被物。
鬼神莽無狀,天道眇難詰。
冥冥九原深,永與顏賈匹。
陽光轉南極,漸喜入吾廬。
物色經霜后,云容欲雪初。
嚴風動枯槁,凜氣益蕭疏。
何日陽春筦,潛興冰下魚。
簿書易短景,燈火宜清夜。
過從喜吾子,尊酒迨我暇。
歡來中扃豁,興盡外物借。
錯落盤上棋,白黑互陵跨。
決機競神速,取勝頗雄覇。
惜我壯士氣,局此萬里駕。
時乎無由試,寓目亦悲咜。
天地一枰土,古今萬物化。
愿無辨其間,痛飲但來舍。
采芳未盈手,積潤不滿尋。
游魚亦何樂,幽客同此心。
安排在所寓,相與忘浮沉。
濟理趣自足,孰知慕高深。
鵬翻蕩滄海,龍起焚山林。
體妨反多累,豈若終蹄涔。
山深行易迷,南麓偶清曠。
雞犬鳴谷中,樵童戲巖上。
茅茨肖浮居,牖戶相背向。
竹徑通往來,清陰亦彌望。
白頭三四老,相見語歡暢。
心疑避世子,形跡一何放。
行將從之游,自恨苦羈鞅。
不能問姓名,聊作招隱唱。
歸客江南來,迢迢數千里。
故人遺我書,細字三四紙。
上言平生懷,伐木義所倚。
下道相知心,結綬方獨喜。
寧知淮陽翁,棄外甘臥理。
不預朝廷議,何由發吾子。
他時傷遠別,渭北遽成悲。
今作終天恨,悠悠奈我思。
平生華屋處,回首不勝悲。
寂寞西州路,何堪再到時。
趙國棄鳴犢,孔圣為之回。
西伯善養老,伯夷以為歸。
馳驅西楚郊,徘徊太皥墟。
周漢多封君,不祀既忽諸。
三墳基皇德,八索總道樞。
若人豈欺我,虞夏亦典謨。
萬里如浮云,古風訖無余。
往矣不可追,喟然為躊躇。
同居汴水上,自與君居隔。
月出城頭人盡歸,思君攜手獨不得。
興來狂歌無與賡,白云時向望中生。
城外明月未應減,期君對舉黃金觥。
都盧小兒歌且舞,口吹鳴笛手擊鼓。
日落群游塵土中,噭咷不分巴與楚。
年年送臘迎春光,家家相隨夜開戶。
嗟汝兒曹舞更歌,及爾不為如老何。
不踏城南陌,從春及素秋。
蕭條非復昔,顧眄莾堪愁。
白露蒹葭老,清風蘭杜幽。
佯狂驚楚俗,應識棹夷猶。
客游已昨日,已復歳月改。
流光一如此,故物紛晦在。
忽使中心悲,悠悠若浮海。
相思間何闊,此意君當解。
古城何巍巍,古墓何累累。
生游市朝死田野,從古到今無免者。
城荒郤為狐兔宅,墓在他人種松柏。
伏羲以來三萬年,此城此墓幾變易。
誰人聽唱野田詩,能令君悲亦不悲。
滴瀝松下雨,清微萍際風。
欣然此時賞,我與斯人同。
倦鳥墮水上,游魚翔鑒中。
不言閱群動,未覺幽興窮。
翻翻林間藿,昔惟桃李華。
飄飖終焉薄,江海無津涯。
榮華寄須臾,憔悴空泥沙。
良無凌霜節,安得復嘆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