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兒歌
都盧小兒歌且舞,口吹鳴笛手擊鼓。
日落群游塵土中,噭咷不分巴與楚。
年年送臘迎春光,家家相隨夜開戶。
嗟汝兒曹舞更歌,及爾不為如老何。
都盧小兒歌且舞,口吹鳴笛手擊鼓。
日落群游塵土中,噭咷不分巴與楚。
年年送臘迎春光,家家相隨夜開戶。
嗟汝兒曹舞更歌,及爾不為如老何。
都盧這個地方的小孩又唱又跳,嘴里吹著鳴笛,手里敲著鼓。日落時分他們在塵土中一起游玩,喧鬧聲中分不清是巴地還是楚地的口音。年年送舊歲迎春光,家家戶戶都相互跟隨在夜里打開門戶。可嘆你們這些孩子盡情地又唱又舞,要是不趁著年少歡樂,等老了可怎么辦呢。
都盧:古地名。
噭咷(jiào táo):形容聲音喧鬧。
送臘:送舊歲。
兒曹:孩子們。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荊州地區有獨特的民俗文化,詩人可能在當地看到孩子們在節日期間的歡樂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荊州地區的民俗風情和孩子們的歡樂生活,提醒人們珍惜年少時光。其特點是生動描繪生活場景,語言通俗。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荊州的社會風貌和民間生活。
曾見雙鳧出尚方,旋看五馬試飛黃。初聞渤海無刀劍,更道漁陽有麥桑。廿載壺觴差記憶,幾村雞犬半荒涼。風流佐郡須公等,露冕重歌召伯棠。
殘星落曉岫,白發上輕車。春霧含花重,村煙透樹疏。過橋人影暗,出谷鳥飛初。吾亦緣何事,年年靡定居。
節鉞遠經過,邊城勝概多。云開山聳翠,風靜海無波。錦轡閑騕裊,龍文耀太阿。清時洗兵甲,期為挽天河。
泠風穿戶皺蛾眉,問蒼茫,月盈虧?縈懷花事,不堪與人私。且裹秋裳尋舊夢,聽菊語,倚疏籬。鬢絲淩亂又霜披,恨垂髫,已成衰。韶華去了,不想弄胭脂。又近重陽風雨日,人老矣,有誰思?
蕭瑟秋風古渡橋,江風壯晚潮。夕陽衰柳,何堪輕拆,瘦損小蠻腰。碧云澹遠澄波靜,慘怨散林皋。山海情深,石尤風急,留住遠征橈。
語闌壯氣欲消磨,奈此青燈永夜何。壁上取琴彈一曲,不知天外落銀河。
鰲峰朝日鵲聲稀,內使傳宣下紫微。予告不須留秘閣,許歸仍及賜春衣。恩濃玉檢天書濕,人去金莖瑞氣稀。況是陽和二三月,都門柳色正依依。
不辭淫與癖,擁得百城居。落日窮丹筆,明窗走白魚。閱來三豕正,帙返一鴟虛。此意今人少,寧能不爾于。
平生幾讀興公賦,今日霞標對赤城。此是南門入山路,山祇乞我一番晴。
岝崿一丘七洞連,崛奇千古霾云煙。旋驅廝隸斸荒蔓,即為將軍排好筵。突兀諸峰云際出,扶疏眾樹席中穿。畫圖焉得王丞手,勝事長令百代傳。
遺臣零落盡,后死復何人。鶴發悲無日,羊裘望有身。桐孤元半死,薇在未全貧。忽去同蟬蛻,無言寄老親。
不見昭陽宮內柳,黃金齊捻輕柔。東君昨夜到皇州。玉階金井,無處不風流。悵望翠華春欲暮,六宮都鎖春愁。暖風吹動繡簾鉤。飛花委地,時轉玉香球。
散發南樓夜,翛然披素襟。蛩聲依草際,螢火落墻陰。老破當年夢,秋生久客心。遙思苔石上,坐聽美人琴。
酒能成病姑停飲,詩怕傷時莫浪吟。客又不來春欲去,一簾花影哢鳴琴。釀蜜山蜂初割戶,銜泥梁燕已成家。春愁漠漠連芳草,閒過東園數落花。
劉伶正捉酒,中散欲彈琴。但使逢秋菊,何須就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