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四首 其四
翻翻林間藿,昔惟桃李華。
飄飖終焉薄,江海無津涯。
榮華寄須臾,憔悴空泥沙。
良無凌霜節,安得復嘆嗟。
翻翻林間藿,昔惟桃李華。
飄飖終焉薄,江海無津涯。
榮華寄須臾,憔悴空泥沙。
良無凌霜節,安得復嘆嗟。
林間的豆葉紛紛飄落,過去這里只有桃李開花。它們隨風飄搖最終衰敗,就像江海沒有邊際一樣消逝。榮華富貴只是短暫的寄托,憔悴之后只剩如泥沙般的結局。如果本來就沒有抵御寒霜的氣節,又何必再去嘆息呢。
翻翻:形容樹葉飄落的樣子。藿:豆葉。
昔:過去。華:同“花”,開花。
飄飖:同“飄搖”,隨風搖動或飛揚。薄:迫近,引申為衰敗。
須臾:極短的時間。
良:確實,實在。凌霜節:抵御寒霜的氣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世事變遷、目睹了一些人或事的興衰后創作此詩,借此表達對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嘆榮華短暫,強調氣節的重要性。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寓意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玉露零零物候秋,今宵織女會牽牛。人間無奈難拋俗,天上何須感別愁?
嵌崆石洞古,飄灑玉泉吐。飛流勢不定,散作松間雨。
射幸數跌。不如審發。
不見長江險,寧知天地浮。金焦當萬壑,日月蕩中流。波浪潛鮫室,云霞結蜃樓。乘槎吾有興,直欲犯牽牛。
四面風號助嘯歌,關山迢遞近如何?三年歸省原非早,一月離群已覺多。人為愁牽拋繡譜,詩從別后冷吟窠。幾回欲寄相思字,目斷天涯雁未過。誰家玉笛換新腔,小閣懷人意未降。覽景卷簾添別恨,無言鎮日盼歸艭。霜凝楓葉紅千樹,香逗梅花白一窗。為問綠軒軒畔月,幾時相照影雙雙?
青衫夜半何曾著,引興參差雜椒糈。
頗愜山行意,仍馀看竹情。峰盤之字徑,櫻有此君名。色帶晴嵐翠,聲兼石瀨清。經過莫問主,懶性厭逢迎。
密運玄樞,恢張要旨。名邈得來,成甚面嘴。若是金毛獅子子,誵訛豈止三千里。
中秘同書憶段郎,江東渭北云蒼蒼。南皋問訊知無恙,老我頭顱已盡霜。
靈澤夫人死漢家,何殊二女殉重華。瑤姬一自辭巫峽,精衛千年恨海涯。國賊豈能分歷數,天威猶自振褒斜。永安哀詔驚聞日,飛淚應沾白帝花。一逐長江下楚云,翠華望斷淚沾裙。少康興日因姚氏,帝乙歸時是女君。花落錦城先主憶,月明瑤瑟逐臣聞。徽稱不愧同昭烈,終古蟂磯享紫芬。
冉冉云煙墮墨池,隔窗疏影弄參差。清卿老去風流在,得見當年第一枝。
長安十日雨,雨中孤客愁。泥深妨著屐,鄉遠怕登樓。水氣偏欺日,云陰每妒秋。不知畿甸里,禾黍尚堪收。
氛眠催暝,想陰陰一片,水村山郭。為憶荒園籬落靜,醞釀古梅新萼。峭冷侵帷,晴陽斂樹,坐覺鹴裘薄。旅愁如結,最宜同釂杯杓。輸與臥雪袁安,衡門悄掩,選韻閑中樂。我亦豪情同訪戴,剡水高懷如昨。擬撰良辰,遠招勝侶,芳酒開朱閣。瓣香前哲。篴聲重倚飛鶴。
前有何句。后有張廖。
小亭園西偏,政復園取重。扶疏百本木,自昔誰所種。敷舒曉霞爛,磊落金丸奉。城東詩客在,端許與此供。董老故自貧,但有滿林杏。別令雕虎守,探囊續人命。我老斷狡獪,昔人慵季孟。惟馀隱幾地,可愈俗子病。天亦積氣爾,種榆誰所傳。人間自得得,何適而非仙。少陵健于辭,暇計然不然。長翁名亭意,系影更可憐。何年歲星精,夜辭天帝家。幻為賴鄉種,增賁別乘衙。似聞綵鳳舞,天風亂晨霞。尚當月林飲,一摻漁陽檛。坐亭撚吟髭,搯抉了不近。詩來良為吾,吮漱剩芳潤。遽令方丈屋,繞壁走虬蜃。何如嶺頭梅,題品得何遜。摭華復食實,果部誰稱伯。兄桃柰其弟,無若此眉白。三玄信殊稟,五沃擅嘉殖。藏核待東歸,分供橘奴帛。少日接為構,無何了桑榆。邀食有馀地,何事須千奴。此亭與此木,到眼聊為娛。五詩信睡語,定博君盧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