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
疑是花神夜出游,花間曉墮玉釵頭。佳人拾處春相惜,斜插云鬟傍翠樓。
何處佳人競晚妝,素釵斜倚曲欄旁。月明應訝花無影,風細時聞玉有香。
疑是花神夜出游,花間曉墮玉釵頭。佳人拾處春相惜,斜插云鬟傍翠樓。
何處佳人競晚妝,素釵斜倚曲欄旁。月明應訝花無影,風細時聞玉有香。
仿佛是花神在夜間出游,清晨在花叢中遺落了玉釵。佳人拾取時春光也憐惜,斜插在烏黑發髻邊依傍著翠樓。不知哪里的佳人在爭著晚妝,素白的玉簪斜倚在曲欄旁。明月應驚訝這花沒有影子,微風輕拂時能聞到玉簪的清香。
玉釵頭:指玉簪花,因花形細長似玉釵而得名。
云鬟:女子烏黑濃密的發髻。
素釵:此處指白色的玉簪花。
訝:驚訝、驚異。
此詩為詠物之作,當是作者見玉簪花素白雅致、形似玉釵的形態,觸發聯想,以花喻人、借景抒情而作。
全詩圍繞玉簪花展開,通過擬人、比喻等手法,從形態、環境、香氣多角度刻畫其柔美特質,語言清新,意境婉約,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細膩觀察與贊美。
崩山萬壑爭流潝,
溪石團團馬蹄縶。
大者如鼓小如拳,
溪面誰填遞疏密。
水挾沙流石動移,
大石小石蕩摩澀。
海風橫刮入溪寒,
故縱溪流作鬐鬣。
水方沒脛已難行,
水至攔腰命呼吸。
夏秋之間勢益狂,
瀰漫五里無舟楫。
往來溺此不知誰,
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巖壑深復深,
此中定有蛟龍蟄。
淺笑輕顰處處真
清歌妙舞醉傳神
百花亭外桃花面
疑是楊環羽化身
嚴郎置茲樓,
立名曰清輝。
未及署花榜,
遽徵還粉闈。
去來三四年,
塵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
灑埽施簾幃。
院柳煙婀娜,
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戶,
待月闡東扉。
碧窗戛瑤瑟,
朱闌飄舞衣。
燒香卷幕坐,
風燕雙雙飛。
君作不得住,
我來幸因依。
始知天地間,
靈境有所歸。
秋空仙掌現云端,
疑是金莖捧露盤。
月出明珠懸玉腕,
西風吹影逐飛鸞。
湖山影里,水月光中。
似我非我,朦朦朧朧。
兩眼平生四海空。
古槐疏柳度輕飆。荷香隔院飄。棚陰清露綴葡桃。開樽興倍豪。
金跳脫,紫檀槽。有人態色饒。解襟滅燭影蕭蕭。嚴更促麗譙。
下策取富貴,
上策學神仙。
二者成兩失,
相將食與眠。
謀身貴有術,
得計良獨偏。
子遂無此心,
欲語增羞顏。
雨過松花落野亭
泉聲何處響泠泠
洞開幽壑腥龍氣
石斷危巖臥虎形
深院鐘聲僧飯白
虛堂幢影佛燈青
荒齋寂坐塵心凈
修竹千竿月滿庭
閣中蕓冷,觀中桃謝,誰問貞元朝士。吾宗一句好書紳,但記取、毋污青史。
不交平勃,不游田竇,也不朋他牛李。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仰看云在天,未辨行遲速。今日穿云跨嶺行,豈知疾過奔馬足。
平地風氣清,吹云天上行。今日披云動涼氣,始知風在云中生。
山不見路惟見云,桃花梨花近不分。北云壓山烏欲雨,南云映日紅氤氳。
下山直自云中落,云中之人輕似鶴。翩然可是隔仙凡,悵望山頭掛云腳。
我聞仙人乘云兼御風,仙家幻術安能通。不如安坐南云下,笑指此云稱老翁。
開亭面鹿峰,白鹿每經過。忽銜落花去,還來臥青莎。仙者不可見,孤峰但嵯峨。疏篁映秀木,好鳥鳴相和。飛泉灑天窗,六月涼氣多。賓朋四五輩,飲酒朱顏酡。璆琳粲明質,芝術芬長哦。皆為廊廟器,偶會林泉阿。磻溪與桐廬,回旋竟如何。卻笑晉右軍,弄筆憐白鵝。未能騎黃鶴,高飛出塵寰。且來跨白鹿,隱見蒼崖間。
誰為鹿峰亭,名聞戴氏園。仙者去已遠,捲簾對青山。秀木染深塢,鳴泉掛危欄。春風吹綠鬢,皓月頹朱顏。賓朋合簪履,昆季芬芝蘭。黃鶴安足騎,白鹿不須跨。但愿有濁酒,長嘯此峰下。醉醒醒復醉,黃金任高價。
月湖荷花千頃生,
摧殘人豈是無情。
憑君為勘今年狀,
他日還書寄一聲。
來時北渡正三更,
歸日微明復到此。
過港應須及退潮,
稍緩須臾徒延企。
以茲來往不成眠,
雞鳴夜半行裝起。
平時擁被五更寒,
今夜匆匆胡乃爾。
風捲濤飛天雨急,
從人盡是征衣濕。
十年長隱南山霧,今日始為出岫云。事業真如移馬磨,羽毛何得避雞群。求珠采玉從吾好,秋菊春蘭各自芬。嗟我蹉跎無一用,塵埃車馬日紛紛。
岳麓東環湘水回,長沙風物信佳哉!妙高峰上攜誰步?愛晚亭邊醉幾回。夏后功名馀片石,漢王鐘鼓撥寒灰。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當年眺覽來。
新柳輕翻淺浪
春波易皺微風
池閣薄陰融曉景
晴霞已射簾櫳
小徑愁聞夜雨
拾來數點殘紅
又被幽禽低喚
鴨爐香篆濛濛
斜倚繡床眉未畫
十分針指玲瓏
愁入芭蕉心里
情通豆蔻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