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國學六首 其一
杳杳清江去鹢
娟娟白帝流霞
東壁文星炳曜
玉堂金馬誰家
杳杳清江去鹢
娟娟白帝流霞
東壁文星炳曜
玉堂金馬誰家
清江水波浩渺,友人乘舟漸去;白帝城邊,明麗的流霞漫天飄飛。東壁文星閃耀,文運昌隆;玉堂金馬的顯貴之位,將來會屬于誰人?
杳杳:深遠、幽遠的樣子。
鹢(yì):水鳥名,古代船首常畫鹢鳥,故以“鹢”代指船。
娟娟:明媚、美好的樣子。
白帝:白帝城,位于今重慶奉節,此處或代指西方方向。
東壁:星宿名,屬二十八宿中的室宿,古代星象學認為與文章、學術相關。
文星:即文昌星,傳說為主管文運的星宿。
炳曜(bǐng yào):明亮照耀。
玉堂金馬:漢代宮廷殿名(玉堂殿、金馬門),后代指翰林院或高官顯爵的官署。
此詩為送友人赴國學(古代最高學府,如唐代國子監)而作。友人將入國學深造,詩人以詩相贈,既描繪送別時的江景,又借星象、典故表達對友人學業與仕途的美好祝愿,反映唐代重視科舉、推崇文運的社會背景。
全詩緊扣“送友人游國學”主題,前兩句以清江、流霞之景渲染離別氛圍,后兩句借文星、玉堂之典寄寓期望,主旨鮮明。語言含蓄而富有深意,既體現送別詩的抒情傳統,又融入對友人前程的關切,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情感溫度的送別佳作。
耿公山岳秀,才杰心亦妙。
鷙鳥峻標立,哀玉扣清調。
協贊休明啟,恩華日月照。
何意瑤臺云,風吹落江徼。
湘流下潯陽,灑淚一投吊。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
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
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總總干戚,填填鼓鐘。
奮揚增氣,坐作為容。
離若鷙鳥,合如戰龍。
萬方觀德,肅肅邕邕。
南陸銅渾改,西郊玉葉輕。
泛斗瑤光動,臨陽瑞色明。
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
詎知時不遇,空傷流滯情。
湯沐三千賦,樓臺十二重。
銀??稱貴幸,玉輦盛過逢。
嬪則留中饋,娥輝沒下舂。
平陽百歲后,歌舞為誰容。
高館基曾山,微冪生花草。
傍對野村樹,下臨車馬道。
清朗悟心術,幽遐備瞻討。
回合峰隱云,聯綿渚縈島。
氣似滄洲勝,風為青春好。
相及盛年時,無令嘆衰老。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
城臨丹闕近,山望白云重。
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
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
獨好中林隱,先期上月春。
閑花傍戶落,喧鳥逼檐馴。
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調,開甕酒歸醇。
佇望應三接,彌留忽幾旬。
不疑丹火變,空負綠條新。
鬬蟻聞常日,歌龍值此辰。
其如眾君子,嘉會阻清塵。
止笙磬,撤豆籩。
廓無響,窅入玄。
主在室,神在天。
情余慕,禮罔愆。
喜黍稷,屢豐年。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暫安。
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
分形妝薄鬢,鏤影飾危冠。
自憐疎影斷,寒林夕吹寒。
絲管清且哀,一曲傾一杯。
氣將然諾重,心向友朋開。
古木無生意,寒云若死灰。
贈君芳杜草,為植建章臺。
賓衞儼相依,橫門啟曙扉。
靈陰蟾兔缺,仙影鳳皇飛。
一水秋難渡,三泉夜不歸。
況臨青女節,瑤草更前哀。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開。
離光升寶殿,震氣繞香臺。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樂來。
愿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
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
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回也寔夭折,賈生亦脆促。
今復哀若人,危光迅風燭。
夜臺淪清鏡,窮塵埋結綠。
何以贈下泉,生芻唯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