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部挽歌三首 三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
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
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
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
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平日里喜歡結交賓客,整日對著琴瑟歌聲。這一日卻長眠于黃泉之下,讓人傷心卻又無可奈何。墓前庭院里的人已經散去,祭祀的地方只有鳥兒飛過。碑石上都長出了苔蘚,生前的榮耀聲名還能留存多少呢。
永日:整天。
泉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陰間。
墓庭:墓地的庭院。
榮名:榮譽和名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工部去世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遵循傳統喪葬習俗,詩人與李工部可能有一定交往,在參加葬禮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李工部,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展現了生命的無常和榮耀的短暫,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打動讀者。
肸肸神皋迥,鑾輿曉駐時。天連雙鳳闕,地近九龍池。日月開黃道,云霞翊畫旂。澤隨陽德布,春滿萬年枝。
平臺春興日堪乘,公子相邀賽信陵。那得更逢寒食下,高齋獨供伏牛僧。
象闕星辰,鳳臺春色,觚棱仙掌金莖。瓊林侍宴,天語記叮嚀。日近龍顏開霽,紅云擁、雉扇鸞停。金溝暖,萬年宮樹,時聽曉鶯聲。賜歸優詔許,劍懸蛟影,箭委雕翎。對寒食,飛花流水柴荊。自笑投林倦鳥,繁華夢、誰問功名。溪山好,船頭載酒,醉里釣絲輕。
生涯簞食與囊漿,空憶朝回衣惹香。筆去馀才猶可賦,酒來多病不能觴。松窗雨細琴書潤,槐館風微枕簟涼。正與文君謀此渴,長沙美湩送予嘗。肉食從容飲酪漿,差酸滑膩更甘香。革囊旋造逡巡酒,樺器頻傾瀲滟觴。頓解老饑能飽滿,偏消煩渴變清涼。長沙嚴令君知否,只許詩人合得嘗。
老攜書冊赴東阿,千里驪駒振玉珂。故舊樽前憐白發,諸生館下詠菁莪。項王墓在寒煙積,黃石祠荒落木多。幾度皋比分講罷,閑來吊古有悲歌。
四皓忘機飲碧松,石巖云殿隱高蹤。不知俱出龍樓后,多在商山第幾重。
雨細孤村,草亂微塵。一川云、黯繞征魂。惜紅憐碧,置酒盈樽。想山中歌,月中笛,畫中人。暈頰霞熏,玉腕寒勻。覓歸鴻、冷落芳濱。暮云含黛,似損眉顰。怕弦絲切,鬢絲落,柳絲新。
萬古未來事,先天逆已知。卦中無不有,卻要后天推。位須分對待,氣即驗流行。羲體兼文用,俱由造化生。世治常無亂,民安永不危。尚須西伯演,羲畫可無之。易名緣變易,周義取周流。出震始終艮,當于此處求。震位東方木,胡為以帝言。一芽觀出處,主宰見天根。萬物皆相見,文明午日中。圣人南面立,品匯各亨通。兌澤何言說,秋成看水田。黃云萬萬頃,滋潤作豐年。天一實生水,冬藏坎次乾。精神要休養,醞釀出春天。萬物天為大,中間地次之。成功付諸子,父母似無為。雷風火澤水,獨艮不言山。朔易指方位,萬形消息間。君知已似嗣,音義古來同。萬物生相續,南薰鼓巽風。役物至未極,分明土王時。嗣火孕金氣,秋成方在茲。陽生在十月,亥謂之天門。戰乎乾者物,乾實戰于坤。八列方隅位,四周分至時。畫疆興庶務,地矩囿天規。宗廟蒸嘗禮,朝廷覲見儀。無窮天下事,不過似農時。細玩文王卦,如何法地方。田從一井起,鄉遂及要荒。觀身不見背,動體悉由心。向陽負陰處,離坎細推尋。次謙終以巽,九卦至三陳。圣人有憂患,何況是凡人。元亨猶利正,始可用純乾。未了一貞字,何由保性天。亨到離時見,貞從坎處來。歸根培養熟,方解鼓風雷。背于身不見,亦不見庭人。物我俱無與,方知止處真。乾坤始開辟,六坎首經綸。士不知憂患,焉能免世氛。始屯終未濟,世故信多艱。維坎剛中吉,周旋險難間。彖辭六十四,三十四言貞。干事匪正固,難求心外亨。亨嘉誰不愿,貞固士之常。乾體充剛健,坤爻認直方。祖考精神散,子孫能聚之。淫祠祭非鬼,萃渙義何居。卦之兇者五,否剝未濟三。如姤與歸妹,深防女敗男。易經之下卷,何以始恒咸。貞女家人利,如詩有二南。二五時難遇,沈淪下位多。乾潛與坤履,退謹養天和。學者欲學易,當觀羑里時。如何是敬字,恐懼畏憂危。
月影來自天,江流擁酒泉。不須語客去,我醉即當眠。
攜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時復出柴門。交頭共倚春風力,到手還疑夜月痕。禹廟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應存。老來只為尋詩苦,踏雪明朝過遠村。
也不多時便立秋,寄聲殘暑速拘收。瘦蟬有得許多氣,吟落斜陽未肯休。
陽回杳無朕,朔風振江郊。翩翩者何禽,銜枯創新巢。長短有成理,環也特其遭。窮者非盡愚,顯豈皆賢豪。羲陽奄西馳,今夕明復朝。如何途路子,得意怕自驕。
手撚荼蘼緣酒惡,十二欄干憑一角。歸興應如春樣濃,前亭后亭花自落。絳闕清都何時到,滄海桑田誰與憐。三十六天歸路穩,撚花對酒一凝然。
帆開春鳥起,篙響曉鴉連。日出千江水,風連一路煙。病苦魔難敵,情真事可憐。平生左明府,應惠濟生丸。
溪頭萬杵響春雷,談笑爭看雉堞開。鼛鼓不須催晝急,麗譙疑復自天來。一樽誰酹風前酒,萬柳空垂雪后栽。魯史書城三十六,不殫民力獨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