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疴雜詩 其十一
竹外斜陽半滅明,卷簾欹枕看新晴。雨塵飄漾香煙裊,中有蛛絲屋角橫。
竹外斜陽半滅明,卷簾欹枕看新晴。雨塵飄漾香煙裊,中有蛛絲屋角橫。
望里塘非遠,悠然紫翠橫。
水禽飛不定,春草夢中生。
苕霅溪流潤,江皋峽浪平。
近聞消息好,花滿錦官城。
年年辛苦制征衣,春雪滹沱見雁飛。腸斷玉釵紅燭句,思家夢境已全非。
幾日臨歧心早動,六州鑄鐵錯難收。人間尚有封侯悔,況為皇華誤白頭。
悼亡詩料寫荒寒,皋廡相依慰愿難。今夕孤鐙風雪里,太行山色怕重看。
幕下誰人識杲之,
微聞贊畫向蓮池。
登樓不恨鄉關遠,
拄笏只言山色奇。
直道自能消鬼魅,
高人何處不軒羲。
它年坐上話銅狄,
可是蓬萊清淺時。
秋思炎蒸郁未開,
客途聊復一登臺。
亭依翠岫中天出,
檻俯黃河撼地來。
向晚煙云頻拂席,
近人星斗故臨杯。
漠陵楚壁俱塵土,
爾我那堪不醉回。
花如得意明秋旭,
云似無心度曉風。
策馬舍舟吾不系,
群山赴海此稱雄。
宮槐轉日游人過,
古寺吟詩憶爾同。
不厭陳登湖海氣,
幾時都下醉郫筒。
靈鵲橋初就。記迢迢、重湖風浪,去年時候。歲月不留人易老,萬事茫茫宇宙。但獨對、西風搔首。巧拙豈關今夕事,奈癡兒、騃女流傳謬。添話柄,柳州柳。
道人識破灰心久。只好風、涼月佳時,疏狂如舊。休笑雙星經歲別,人到中年已后。云雨夢、可曾常有。雪藕調冰花熏茗,正梧桐、雨過新涼透。且隨分,一杯酒。
春草蘆溝,又加寫、旗亭行色。比疊到,陽關三曲,曼聲凄惻。畫本重題言不盡,故人相送情難極。較桑乾、深淺意何如,惟君識。
車與馬,鞭絲勒,主與客,觥船側。埋怨到,綠楊絲短,系君無力。聚首不如圖以內,懷人只在天之北。咽離聲、流水最無情,何曾息。
堂中鶴發老,臞臞未能寬。泮渙而爾游,于汝其獨安。
負米慚子路,殺雞愧茅容。汗顏戴履間,子職何以供。
富貴以榮親,有命不可必。道義以榮親,古人所無斁。
茫茫八極內,何莫非斯人。茍非富道義,何異彼黔民。
人稟五行秀,卓然與物異。由其達大經,秉彝不容己。
人為天地心,體焉天地同。病于有我私,不能相流通。
二程十四五,即為圣人徒。汝年已蹉跎,得無驚覺乎。
昔者抗厥志,欲效顏子復。今胡事悠悠,反作曹食粟。
古人用功處,步步最縝密。胡爾大闊疏,踐履無其實。
細味古人書,惕焉重深慚。循首以至足,百無一二三。
器局事宏大,心期勿卑污。俗士不必效,汝為君子儒。
百樂不足玩,萬好俱無益。休休事追逐,蕩志而害德。
輔仁貴有益,謹毋友善柔。良心放則死,胡為樂佚游。
克己貴乎嚴,存心大而正。改過勿憚吝,任道尤須勁。
知以達其行,行以精其知。二者互相發,不容偏廢之。
詩蔽思無邪,禮主毋不敬。二言書諸紳,時時與涵泳。
大學示絜矩,中庸發尚絅。昔人深工處,愿言日三省。
周翁圖太極,張子銘訂頑。吾門禮義宗,毋離幾席間。
言人必志圣,論學必志道。有如講為邦,規模必王佐。
志一氣以動,氣一志以隨。持養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血氣有盛衰,理義無損益。理義要常勝,毋為血氣役。
始學何所主,以心為嚴師。動作必內懼,隱微毋自欺。
心藏隱奧中,乘間亦易動。須于動之微,堅持勿使縱。
人心甚可畏,動熾如奔霆。雖以刀鋸降,不能為之寧。
居獨念無僻,境動情不肆。圣人然后能,學者須敬忌。
圣人于燕居,德容申天如。學者之自持,其可惰慢與。
吉士無妄語,德人不茍笑。容貌端以莊,話言謹而要。
勿謂善戲謔,于我固何尤。要知外不嚴,中為之所流。
開卷必起敬,肅容正冠襟。如侍圣賢側,親承謦欬音。
事事物物間,私皆在所滌。一裘憾雖微,子路必勇克。
質暴難入德,心粗寧配義。君看簞瓢人,磨礱極醇粹。
氣稟微有偏,積習日蕃衍。矯厲工弗深,其末必猶反。
今日一念差,不即伐以柯。明日又重生,習熟將如何。
顏子不貳境,如判桐葉然。一絕不復續,何嘗有遺根。
成湯之盤銘,新焉旦復旦。未聞作圣功,毫釐有間斷。
惆悵光陰指一彈,卷簾楓葉又飄丹。
香消猊鼎煙猶裊,酒熱銀鐺漏已殘。
幾陣雁聲驚短夢,一庭花影上朱欄。
披衣起步荒園里,風靜枝頭露未干。
亢,四星恰如彎弓狀。
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橫。
大角左右攝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
折威下左頓頑星,兩個斜安黃色精。
頑下二星號陽門,色若頓頑直下?
人生得丈夫,萬一幸為儒。
寸心含宇宙,不樂復何如。
帆拂城墻影不遲,海風吹亂飏潮時。
樓飛似挾蛟龍氣,笛奏休驚雁鶩池。
上下巡鹽勤白打,東西抽貨苦波斯。
江魚價賤金錢貴,疾苦炎州只自知。
日斜愁見斷頭虹,颶母來時尚練風。
海底魚龍喧夜市,潮頭宮闕起秋空。
鹽燒積雪千田白,花吐攀枝十里紅。
大小虎門多戍卒,莫令洋寇勢相通。
閶闔天開袖疏來,先皇深意獨憐材。
江搖旌旆云霞繞,詔剪絲綸日月回。
千里藩垣聊試手,百年海岳幾生才。
故山聞說饒猿鶴,滿地蒼生半草萊。
珍重君房列上卿,
玄纁何苦遠相迎。
釣臺細雨春山外,
竿自橫江水自清。
誰舍塵身石骨巔,
浮屠突兀拂霄躔。
方隅端拱明離位,
梯級高營石晉年。
土穴有龍噓重霧,
草庵無衲坐空禪。
虛危直視煙霞路,
鏜鞳風鈴到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