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見素都憲撫江西
閶闔天開袖疏來,先皇深意獨憐材。
江搖旌旆云霞繞,詔剪絲綸日月回。
千里藩垣聊試手,百年海岳幾生才。
故山聞說饒猿鶴,滿地蒼生半草萊。
閶闔天開袖疏來,先皇深意獨憐材。
江搖旌旆云霞繞,詔剪絲綸日月回。
千里藩垣聊試手,百年海岳幾生才。
故山聞說饒猿鶴,滿地蒼生半草萊。
宮門大開,您帶著奏疏前來,先皇深意原是愛惜賢才。江西江面上旌旗搖動,云霞環繞,皇帝詔書如日月般光輝。治理千里藩鎮不過小試身手,百年間山海才孕育出您這樣的人才。聽說家鄉多有猿鶴棲息,但百姓仍生活困苦,田地荒蕪。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此處代指皇宮正門。
袖疏:袖中攜帶奏疏,指林見素向皇帝進言。
旌旆(jīng pèi):泛指旗幟。
絲綸:指皇帝的詔書,古代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藩垣:本指籬笆,此處代指地方行政長官的職位。
草萊:雜草,喻指百姓生活的荒蕪困頓。
林見素(林俊)為明代名臣,此詩或作于其被任命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撫江西之際。明代江西為重要布政使司,作者通過此詩既肯定其受先皇重視的才略,也隱含對其赴任后改善民生的期望,反映明代士大夫“致君澤民”的家國情懷。
此詩為送別林見素赴任江西巡撫之作,以“憐材”為核心,既贊揚林氏才略與皇恩優渥,又以“滿地蒼生半草萊”暗點任上職責,體現送別詩“勖勉”與“關切”的雙重主題,語言工整,情感真摯,是明代官場贈別詩的典型代表。
有聲無字耳通神,
六片紅牙萬種春。
可惜楊環差一拍,
東風吹入馬嵬塵。
綵絡雙鉤銀蒜小,鸚哥簾外貪眠。幾枝楊柳漾新煙。碧闌絲雨嫩,人在落花天。
半亸香鬟窗里坐,書愁自疊紅箋。夾衫初著卸輕綿。姍姍腰更瘦,不耐晚風前。
東望望春春可憐,君恩猶許傍林泉。薇山枉憶黃虞代,桃水應忘魏晉年。日月為余光早到,風云出此氣彌添。春容無數飛前壑,心遠方知有地偏。
東望望春春可憐,春風近遠為春傳。真成獨賞馀茲地,忽漫相逢是一天。古意長留青樹色,韶光乍起綠蘿煙。榛苓滿目人何在,欲頌椒花倍黯然。
記從天際散花回,
菊影梅魂落酒杯。
淡月暗隨云里去,
亂紅斜逐短墻來。
殺人刀,活人劍,劈破虛空成兩片。
千妖百怪盡潛蹤,萬象森羅光影現。
艾人與門神,端的見不見。
拄杖子聊通一線。
會經堂前饒眾木,不與凡花溷幽獨。
旬日文書苦困人,眼前何物能醫俗。
朝來繞樹得休暇,忽驚身在錦繡谷。
露萼回看紅映窗,風枝卬見高過屋。
不嫌簾燭隔霄漢,但恨樓臺少竹肉。
添酒從招月下魂,宵深清夢猶難足。
聞道京兆手親植,新年正及春景淑。
當時廷尉聊戲言,雅話居然屬饜腹。
詎知勝事偏我值,蔚蔚充庭如立竹。
秋風兩度牽詩懷,閉戶蓬蒿森滿目。
今來賞心已天幸,未免聯吟更望蜀。
花開安得二公同,傳語西飛寄兩鵠。
賞者不栽栽不賞,世間萬事總回曲。
后來桃李應更多,好愛棠陰勿輕觸。
裊娜舞長條,繞隋堤、翠幕金衣啼曉。細縷蘸晴波,低搖漾、水面落紅頻掃。
柔情弱態,盈盈十五憐嬌小。十里曉風殘月岸,譜入才人詞草。
樓頭觸起相思,覓封侯、忍把年華負了。怕見擘棉時,飄零恨、點點紗窗飛到。
韶光易渺。杜鵑喚得春歸悄。回首灞陵橋畔路,綰住離愁多少。
天涯芳草綠初勻,腸斷莊周醒后身。
寂寂小園空有恨,茫茫大地竟無春。
斜風細雨過三月,淺白長紅隔一塵。
紫玉成煙麗華死,三生何處問前因。
小院金猊噴瑞芬,玄談時自座前聞。運籌邊計輕羊祜,落筆詞鋒逼子云。萬里江山瞻赤旆,百年心事共斯文。都門夜雨論周易,應憾伊川止七分。
芝蘭忻得挹英芬,更向朱弦次第聞。天地此心同夜月,江山明日隔春云。千章半是驚人句,六籍全通載道文。清晤有期應不遠,詩題同看石榴分。
離函秦,
入京洛,
紇干山雀何不樂?
朔吹津亭澒洞間,海天寒色照刀環。
誰令雁字催征騎,頗為梅花戀故山。
玉舄共占仙令起,金門遙待侍臣還。
他時把袂知何處,應笑馮唐鬢共班。
積翠古名園,頹廢無人賞。
榮華有憔悴,天香委榛莽。
我來宰茲土,搜奇悵已往。
念此絕世姿,移置瑤臺上。
瑤臺一何崇,榛莽一何枉。
殷勤灌溉心,重是百花長。
草木感知己,酬報情豈爽。
倍發來春花,高堂供色養。
老我心知筆力衰,頗欣臘雪瑞清時。三茅奇觀亦難遇,白玉峰頭燈萬枝。
萬玉真妃搖佩琚,梁園授簡屬相如。莫嫌一水限吳越,兩岸交輝合太虛。
雪光絕勝水銀銀,未覺仙家隔一塵。真境宜君著佳句,賞心樂事更良辰。
見說中宵泛綵舟,何人同賞大江流。陽冰伯雪應為伴,更約禪人白道猷。
舊聞老具擅詩聲,夜泛錢塘向鳳城。今日清游更豪逸,雪花和月帶潮生。
草色遙分一徑斜,
竹籬茅舍是誰家。
樹頭聽得黃鸝語,
恰似嗔人折杏花。
五典笙簧莫浪吹,三墳金玉久相貽。獨留古意還千古,盡洗時心又一時。
三長屈指是何人,一字違心豈素臣。迷路終須從老馬,南車猶許向春麟。
孤心長使駕千年,一義終當子眾詮。電折霜開憑獨照,珠流璧合總齊妍。
擬將今古付諸篇,三伏勞勞手萬年。寡陋獨憑賢圣啟,虛心或倩鬼神憐。
少年振轡入詞場,古意時心各斷章。老去獨思依閫閾,自疑墨外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