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月缺初擬雕弓彎,月滿又比金刀環。
時缺時滿惟此月,戍卒夜夜望關山。
關山以外銀光爛,關山以內人腸斷。
金波騰地倍加寒,屈指已覺流光換。
流光已換仍不歸,暗處隱耀青燐飛。
中原那計邊塞冷,秋深猶未寄征衣。
望衣不至空咄咄,撲面朔風砭肌骨。
忽聽關前畫角聲,彷佛金閨砧敲月。
月缺初擬雕弓彎,月滿又比金刀環。
時缺時滿惟此月,戍卒夜夜望關山。
關山以外銀光爛,關山以內人腸斷。
金波騰地倍加寒,屈指已覺流光換。
流光已換仍不歸,暗處隱耀青燐飛。
中原那計邊塞冷,秋深猶未寄征衣。
望衣不至空咄咄,撲面朔風砭肌骨。
忽聽關前畫角聲,彷佛金閨砧敲月。
月亮缺的時候像初制好的雕花彎弓,圓的時候又像金刀的刀環。時而缺時而圓的只有這月亮,戍邊的士卒夜夜望著關山。關山之外月光燦爛,關山之內人肝腸寸斷。月光照地格外寒冷,屈指一算已感覺時光變換。時光已變卻仍然不能回家,暗處隱隱有青色磷火在飛。中原哪里考慮到邊塞的寒冷,秋深了還沒寄來征衣。盼望著征衣卻沒來只能空自嘆息,撲面而來的北風刺痛肌膚。忽然聽到關前畫角聲,仿佛聽到妻子在月光下搗衣的聲音。
雕弓彎:雕花的彎弓。
金刀環:金刀的刀環,環諧音“還”,有歸鄉之意。
戍卒:守邊的士兵。
金波:指月光。
流光:時光。
青燐:即磷火,俗稱鬼火。
那計:哪里考慮。
咄咄:表示感慨、嘆息。
朔風:北風。
畫角:古管樂器,發聲哀厲高亢,多用于軍中號令。
金閨:女子閨房,這里指戍卒妻子。
砧敲月:在月光下搗衣。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古代戰爭時期,大量士兵被派往邊塞戍守。邊疆戰事不斷,士兵們長期不能回家,生活條件艱苦。中原與邊塞信息不暢,家中親人不知前線冷暖,未能及時寄去征衣,反映了戰爭給士兵及其家庭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戍卒的生活與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手法營造出凄涼氛圍。在文學史上,它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古代邊塞生活,對研究古代戰爭和士兵生活有一定價值。
高亭照初日,竹影涼蕭森。
新篁漸解籜,翠色日已深。
雨多苔莓青,幽徑無人尋。
靜趣久迺得,暫來聊解襟。
清風颯然生,鳴鳥送好音。
佳時不易得,濁酒聊自斟。
興盡即言返,生來期抱琴。
卜肆垂簾地,依然門徑開。
沈冥時已往,思慕客猶來。
鳥啄虛簷壞,狐穿古井摧。
空余舊磯石,歲歲長春苔。
唧唧復唧唧,夜嘆曉未息。
蟲聲急愈尖,病耳聞若刺。
壯士易為老,良時難再得。
日月相隨東,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謀,萬古無窮極。
安知人間世,歲月忽已易。
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為雪而為冰,皆得一陰凝結之純精。常恨處非大荒窮北極寒之曠野,養違其性夭厥齡。
豈知火維地荒絕,漲海連天沸天熱。黃冠黑距人語言,有鳥玉衣尤皎潔。乃知物生天地中,萬殊難以一理通。
海中洲島窮人跡,來市廣州才八國。其間注輦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誰能徧歷海上峰,萬怪千奇安可極。
兔生明月月在天,玉兔不能久人間。況爾來從炎瘴地,豈識中州霜雪寒。渴雖有飲饑有啄,羈紲終知非爾樂。天高海闊路茫茫,嗟爾身微羽毛弱。
爾能識路知所歸,吾欲開籠縱爾飛。俾爾歸詫宛陵詩,此老詩名聞四夷。
黃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鳴鳳不再鳴。
自從蘇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聲。
百蟲壞戶不啟蟄,萬木逢春不發萌。
豈無百鳥解言語,喧啾終日無人聽。
二子精思極搜抉,天地鬼神無遁情。
及其放筆騁豪俊,筆下萬物生光榮。
古人謂此覷天巧,命短疑為天公憎。
昔時李杜爭橫行,麒麟鳳凰世所驚。
二物非能致太平,須時太平然后生。
開元天寶物盛極,自此中原疲戰爭。
英雄白骨化黃土,富貴何止浮云輕。
唯有文章爛日星,氣凌山岳常崢嶸。
賢愚自古皆共盡,突兀空留后世名。
魚鑰侵晨放九門,天街一騎走紅塵。
桐華應候催佳節,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餳粥冷,清香但愛蠟煙新。
自憐慣識金蓮燭,翰苑曾經七見春。
清晨下直大明宮,馳馬悠然宿露中。
金闕云開滄海日,天街雨后綠槐風。
歲花忽忽雙流矢,鬢發蕭蕭一病翁。
名在玉堂歸未得,西山畫閣興何窮。
淵明本嗜酒,一錢常不持。
人邀輒就飲,酩酊籃輿歸。
歸來步三徑,索寞繞東籬。
詠句把黃菊,望門逢白衣。
欣然復坐酌,獨醉臥斜暉。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樸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茍并至,位名尤兩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文延。
漢詔崇儒術,虞庠講帝猷。
叢楹新寶構,萬杵逐歡謳。
照爛云甍麗,回環璧水流。
冠童儀盛魯,蒿柱德同周。
舞翟彌文郁,橫經盛禮修。
微生聽昕鼓,愿齒夏弦游。
窮山荒僻人罕顧,子以一身千里來。
問子之勤何所欲,自慚報子無瓊瑰。
非徒多難學久廢,世事漸懶由心衰。
吳興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賢材。
鄉閭禮讓已成俗,余風漸被來江淮。
子年方少力可勉,往與夫子為顏回。
鎖印春風雪入簾,天寒鳥雀聚空簷。
青幡受歲兒童喜,白發催人老病添。
艷舞回腰飛玉盞,清吟擁鼻對冰蟾。
相從一笑兩莫得,簿領區區嘆米鹽。
吳江通海浦,畫舸候潮歸。
疊鼓山間響,高帆鳥外飛。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鳴機。
試問還家客,遼東今是非。
槐柳依依禁籞長,初寒人意自凄涼。
鳳城斜日留殘照,玉闕浮云結夜霜。
老負漁竿貪國寵,病須樽酒送年光。
歸來解帶西風冷,衣袖猶霑玉案香。
由來邊將用儒臣,坐以威名撫漢軍。
萬馬不嘶聽號令,諸蕃無事著耕耘。
夢回夜帳聞羌笛,詩就高樓對隴云。
莫忘鎮陽遺愛在,北潭桃李正氛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