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樸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茍并至,位名尤兩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文延。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樸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茍并至,位名尤兩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文延。
文章誕生于太平盛世,莊稼在豐收之年生長。日月運行有序,天地間是古老的山川。回歸質樸如同上古三皇五帝之時,古代文化傳承千年。帝王之功各有評定,偉大的創作不會沿襲前人。君主的教化遍布民間,人心自然信服于上天?;噬锨筚t若渴,您也應先樹立仁義。才能和品行若能兼備,地位和名聲便能兩全。我沒有繼承家業的本領,怎敢與父兄比肩。有幸能以平民身份入仕,應期望先做個地方官。文韜武略本可并用,是非善惡一同研究。離任的官吏多甘愿養老,停止戰爭安心種田。戰爭平息已久,永遠期望文化延續。
升平世:太平盛世。
大有年:豐收之年。
四克:可能指日月星辰運行有序。六合:指天地四方。
反樸:回歸質樸。次三五:如同三皇五帝之時。
古文丁一千:指古代文化傳承千年。
王功:帝王之功。
大作:偉大的創作。
主化:君主的教化。孚:信服。
上方:皇上。
弓冶手:指繼承家業的本領。
布衣仕:以平民身份入仕。
尺刀:可能指文韜武略。丹白:指是非善惡。
去吏:離任的官吏。
干戈包:指戰爭平息。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等內容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有所發展、文化繁榮的時期。詩人或許是看到當時的太平景象,有感而發,表達對盛世的贊美和對賢才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太平盛世,期望賢才輩出,文化延續。其特點是對仗工整,語言古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隙外光陰落木悲,秋光花色月離離。菱花影里青鸞失,紈扇風前舊手遺。琴韻已非成好合,砧聲只是憶空帷。天公實不如人意,隙外光陰落木悲。
彭澤迢迢宿種湖,羅原岡上又停車。夜分獨散青霄步,一點靈臺合太虛。
千金買寶劍,百金裝赤鞘。意欲獻上方,騎馬長安道。劍拔風塵昏,囊貯血肉腥。古來游俠兒,一擲雙丸青。瀚海憶?珉,天山起鼙鼓。落日照轅門,將軍怒如虎。年少氣亦俠,常思萬戶侯。磨刀桑乾河,欲唱大刀頭。金印大如斗,旌旗百尺高。不上燕然山,不插侍中貂。少小事戎行,生長亦朔漠。君恩重如山,鐵衣輕如葛。朔風蕭蕭來,七月如深秋。馬騰槽邊嘶,笑取金絡頭。男兒介冑身,死葬昆崙山。卻笑班將軍,生入玉門關。
鎮日抱瑤琴。獨坐沉吟。出門何處覓同心。彈盡高山流水調,沒個知音。歲月苦侵尋。華發盈簪。迂疏原合住山林。只為君恩深未報,惆悵而今。
九嶷如黛暮云間,帝子何年去不還。唯有清猿聽不盡,瀟瀟寒雨萬重山。
芳草當春爭弄色,夭桃無主恣開花。夕陽一片參差瓦,云是雷防二府衙。
禮之有本,子能啟問。大哉斯言,光昭明訓。德輝泰山,誣祭莫奮。崇茲祀典,盍永令聞。
弟兄能愛客,老衲每來尋。況有同心侶,相偕徹夜吟。異鄉消積恨,明月助清音。何必求仙去,花源此地深。
桃源深探意多違,趁得秋寒虺蜴稀。泉石孤清渠剝落,峰林逼夾澗幽微。躬身漫撥巴茅入,響履翻驚野雉飛。盛治詎容荒若此,藍圖未及到郊畿。
此曲幾人解,搔首叩旻天。女媧何故多變,摶土自何年。不學敲鐘鳴鼓,但以冰弦批拂,指上弄清寒。裊裊繞梁去,馀響落花間。起山鬼,隱霧豹,驚愁眠。別無長物,窺戶剛見月才圓。欲起湘靈鼓瑟。休作商聲變徵,意怯理能全。待乘埃風去,換骨托嬋娟。
折得黃花贈阿嬌,暗抬星眼謝王喬。輕車肥犢金鈴響,深院何人弄碧簫?
英明如藝祖,慈厚類仁宗。民隱深憂惻,天驕入益容。前芳嘗北指,鳴鏑自回功。戢動皆時當,居然八政農。
門外千竿竹繞墻,清風終日注回廊。五年未續夢中夢,得得來追三伏涼。
日日征帆上水風,掀天雪浪駭魚龍。不須檢校江行歷,知過云山幾萬重。遠村煙暝牛羊下,近岸波澄鷗鷺閒。一抹斜陽江似鏡,天移小景向人間。指點神鴉送客檣,江山回首郁蒼蒼。吳朝千載興亡地,極目長淮恨更長。擁騎年時憶往來,舊時行處半莓苔。山云勒駕應頻笑,又是江南勾當回。夕舂正是隔前溪,江路行人猶未歸。我笑臥龍成底事,晨光盡欠踏熹微。叫著漁郎急掉頭,一聲別浦聽蓮謳。山遙水遠應同趣,我亦青簾問酒樓。湓波已近見康廬,風月煙云自卷舒。白鳥歸來閒似我,向山深處認巢居。官牌夾外少人煙,商婦琵琶久斷弦。司馬青衫不須泣,江鷗對我正忻然。西望沙羨東秣陵,湓江中道是歸程。柳陰系纜人歸后,頻有黃鸝三四聲。人生最好是歸來,六月火云溶雪醅。散發晞風須一醉,月明攜簟又涼臺。
今朝四月初一,即辰孟夏漸熱。伏惟大眾增休,各各眼橫鼻直。若謂世諦流通,燋盤重添艾灸。若作佛法商量,瞎漢扶籬摸壁。還相委悉么,只為分明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