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
憑高閱士劍如林,
故國風流變古今。
袨服云仍猶左衽,
叢臺休恨綠蕪深。
憑高閱士劍如林,
故國風流變古今。
袨服云仍猶左衽,
叢臺休恨綠蕪深。
登上高處檢閱士兵,劍像樹林一樣密密麻麻,舊日國家的風采已隨時間變遷。如今趙國的后代仍穿著左衽的華麗衣服,叢臺啊,不要遺憾被深深的綠蕪掩蓋。
憑高:登上高處。
閱士:檢閱士兵。
故國:指過去的趙國。
袨服:華麗的衣服。云仍:遠孫,這里指趙國的后代。左衽:我國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于中原一帶人民的右衽。
綠蕪:綠色的雜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趙國曾是戰(zhàn)國強國,叢臺是趙國的重要建筑。隨著歷史變遷,趙國逐漸衰落。詩人可能在游覽叢臺時,目睹其荒蕪之景,聯(lián)想到趙國的興衰,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以小見大,從叢臺的變遷反映國家命運。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jīng)典名作,但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
日號丙丁,方號中央。
德惟其時,蠲吉是將。
夫何飲之,黃流玉瓚。
夫何食之,有陳伊饌。
於穆圣祖,肇開鴻業(yè)。
我武惟揚,皇威有曄。
四隩混同,百靈震疊。
陟配高穹,明靈是接。
昭格靈貺,祀典肇升。
牲牷告充,雕俎是承。
薦虔效物,省德惟馨。
靈其有喜,萬宇肅澄。
至哉柔祇,滋生蕃錫。
滌濯靜嘉,寅恭夕惕。
金奏純如,萬舞有奕。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房铏陳列,室簋登奉。
告饗具歆,展徹惟拱。
祥光奕奕,嘉氣蒙蒙。
受嘏不諐,燕天之寵。
土發(fā)而祭,農(nóng)祥是祈。
籩豆加篚,典禮有彝。
惟茲珪幣,用告肅祗。
神靈降鑒,錫我繁厘。
熙事成兮,始終潔齊。
籩豆徹兮,撙節(jié)靡垂。
靈有嘉兮,降福孔皆。
票然逝兮,我心孔懷。
瞻言太華,奠方作鎮(zhèn)。
典冊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儀,祀宗薦信。
介祉萬邦,永配坤順。
坤元茂育,植物成形。
於穆圣祖,功齊三靈。
嚴恭配侑,厚德攸寧。
永懷錫羨,歆此惟馨。
我誠既潔,我豆既豐。
神來降斯,有儼其容。
薦此嘉幣,肅肅雍雍。
何以侑之,于樂鼓鐘。
天威煌煌,山龍采章。
庭實旅百,上公奉觴。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
永錫難老,萬壽無疆。
神之功兮,四海所宗。
占五帝兮,莫與比崇。
倏往來兮,旌騎容容。
恭明祀兮,萬世無窮。
道德淵源,斯文之宗。
功名糠粃,素王之風。
碩兮斯牲,芬兮斯酒。
綏我無疆,與天為久。
九苞薦瑞,戴德膺仁。
藻翰爰奮,靈音載振。
非時不見,有道則臻。
降岐匪匹,儀舜為鄰。
物之備矣,以交于神。
時惟炎精,不忘顧歆。
經(jīng)緯之文,璆琳之質。
燦然相輝,其儀秩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