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蠶六首 送神用《祥安》。
神之功兮,四海所宗。
占五帝兮,莫與比崇。
倏往來兮,旌騎容容。
恭明祀兮,萬世無窮。
神之功兮,四海所宗。
占五帝兮,莫與比崇。
倏往來兮,旌騎容容。
恭明祀兮,萬世無窮。
神明的功績啊,為四海所尊崇。與五帝相比啊,沒有誰比它更崇高。它忽來忽往啊,旌旗車馬從容。恭敬地舉行明祀啊,千秋萬代永無窮。
宗:尊崇。
占五帝:與五帝相比。占,比。
倏:忽然。
容容:從容的樣子。
明祀:對神的祭祀。
先蠶是中國古代傳說中始教民育蠶之神,祭祀先蠶是古代的重要儀式。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官方或民間祭祀先蠶的活動中,當時社會重視蠶桑業,人們通過祭祀先蠶神來祈求蠶桑豐收,表達對先蠶神的感恩與尊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先蠶神的功績,突出其崇高地位。特點是語言莊重、情感虔誠。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和人們對蠶桑業的重視。
年年縱被春情誤。莫道春情無著處。海棠開了好題詩,綠柳陰濃聽燕語。人生自有真情緒。不合空教愁里度。與君俱是眼前人,領取從來無盡趣。
陰晴不定。省識春心性。著盡輕愁和淺悶。恰似女兒身分。繡花繡草年年。絲絲縷縷情牽。慵里莫拋針線,好教繡遍河山。
有甚閑愁可皺眉。新來愛誦稼軒詞。歸心已共春波遠,離緒還應草樹知。思勝事,憶兒時。海棠楊柳盡垂絲。東風庭院深深地,病后閑中總覺宜。
蒼梧杳靄迷遐躅,晚云愁入修眉綠。薰風不動五弦空,清血斑斑在山竹。
古郡荒藉驛舍卑,歲華羈思兩依依。曉寒破暝清霜凜,暮色籠煙落月微。風物未諳惟近藥,暄涼無定只更衣。
兩岸更無通步路,四時常有避風船。
海燕飛來趁歲華。認取春回,卻已堪嗟。幾番風細雨斜斜。落了梅花。開了櫻花。望眼樓頭暮靄遮。欲破閑愁,除是新茶。年年芳草遍天涯。送我還家。伴我離家。
已列危峨浮倒影,故淙寒碧護孤洲。峰回路斷迷征客,雪濺雷奔阻下鷗。
崖山風月。千古精誠相對接。省識堂堂。一卷昭然日月光。狂心飛鶴。動靜隨時都是學。活活乾乾。此趣于今腕下傳。
露葉螢光濕。
一夜西風離敗荷。人生無酒也當歌。舊歡新恨相將在,好月佳花莫放過。花易謝,月如何。小窗虛處月明多。黃昏便擁秋情睡,未到黃昏睡得么。
一水穿巖走碧沙,沿溪樛木臥龍蛇。分明便是桃源路,不見溪頭流落花。
雪里梅初落,風前柳乍低。年時曾共水仙期。等是無憑,情事惹人思。夢好沉吟過,香溫取次稀。風懷打迭付新詞。不道一年,容易又芳時。
昨浮枉渚水,今上枉人山。想像云深處,先生獨往還。
曉起盆花漠漠寒。語人消息料應難。依舊情懷依舊事,早春天。臘凍漸銷梅似雪,東風不放柳生棉。小閣春燈長夜飲,記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