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歸亭
一峰凜凜插煙霏,
誰筑新亭占石磯。
標榜未應專一壑,
此山何處不忘歸。
一峰凜凜插煙霏,
誰筑新亭占石磯。
標榜未應專一壑,
此山何處不忘歸。
一座山峰威嚴地插入云霧之中,是誰在巖石上修建了這座新亭。亭子的命名不應只著眼于一處山谷,在這座山里處處都讓人樂而忘歸。
凜凜:威嚴、高聳的樣子。
煙霏:云霧。
石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標榜:這里指亭子的命名。
一壑:一處山谷。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游覽一座山峰時,看到新修建的忘歸亭,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心境,沉醉于山水之間。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間美景,突出其令人忘歸的特點。它的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小見大,從一座亭子的命名引發(fā)對整座山的感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前年曾見壁上山,去年又看卷中樹。道人丘壑自胸中,水水石石紛無數(shù)。
使見所夢憶所歷,嘆者得息迷者悟。青原山上山如簇,何嶺何峰是其族。
我未入山見道人,欲向此山先禮足。譬如問鯖詣五侯,才過屠門已果腹。
春音居士殊高致,抗首風塵仙作吏。前身要是白社人,乘閑便入青原寺。
又乞五岳留真形,道人潑墨供游戲。我欲問君假齒圖,沿溪處處咸相志。
他日入山或不迷,不止盤礴領其意。
四月南風發(fā),
飛騰見使君。
劍吹關塞霧,
衣雜海山云。
輸挽誠余事,
崢嶸故不群。
即看宣室召,
天語豁殷勤。
倒握毒蛇橫古路,背騎猛虎舞三臺。收來放去無多子,鐵眼銅睛被活埋。
趙州狗子無佛性,當空掘出秦時鏡。光明渾不見星兒,上下四維俱徹映。
袖中寶劍摩星斗,肘后靈符照八方。撥轉目前關捩子,從教天下竟忙忙。
講退臨流獨倚筇,塵埃無處寄閑蹤。
青山歸去心長在,白發(fā)生來事轉慵。
門徑草深梅雨歇,像龕燈暗水煙濃。
相知唯有搖松客,時辱音書慰病容。
二雛別時小,婀娜雙髻鬟。
余欲荷鋤去,未能深入山。
桃花諳母祝,琪樹倩人攀。
愿化成龍杖,來看雉子斑。
不攜兒女去嬉春,
瀟灑書齋小阮親。
同看月明還幾夕,
孤帆將別病中人。
溪邊洗俗塵,
林下解朝紳。
車馬慵應客,
漁樵暫寄身。
置書煩有位,
釀酒畏比鄰。
又欲西州去,
峨眉看一春。
哀時辭賦共淩云,猿臂蛾眉各一軍。異代湖山鄰可卜,岳填風雨接秋墳。
胭指和淚點袈裟,醉跡吟痕遍海涯。稍慰飄零蘇子谷,九原相伴有梅花。
半閑堂廢踏殘紅,遺跡難尋葛嶺中。天子蝦蟆臣蟋蟀,江山都付可憐蟲。
風吹蘆荻聲颼颼,晚潮入港浮孤舟。
老民已掃市朝跡,造物全付江湖秋。
項里廟前是魚市,禹會橋邊多酒樓。
醉來且復過此日,莫為砧杵悲無裘。
大業(yè)喧傳數(shù)省功,關心教育重文翁。揮戈扼要元戎合,射策逢時九月通。
桃李陰多依北極,芙蓉生不怨東風。海濱向化同鄒魯,逢吉康強食報豐。
瑯玕出水玲瓏。郁蔥蔥。好伴莼絲茭葉、雨聲中。
竹影織。苔痕濕。顫西風。比似個人眉黛、可相同。
微雨灑春枝
芳菲遍水湄
僧閒出定后
客韻到門時
律在何妨酒
禪深益悟詩
暝鐘人始散
燈影照茆茨
濕煙含閣潤
滑雨點林酥
晴霽雖云好
空濛似此無
泉堪供碧乳
飯亦出雕胡
盡日閒吟眺
為歡尚未徂
斗帳初垂懶卸頭。任他紫箋減秦篝。簾外銀河天似水,數(shù)更籌。
梧葉催蟲涼到枕,花枝和月午當樓。還似殘春寒食后,一般愁。
故國風煙芳樹森,比來殾息斷秋陰。
驚將一尺椷云字,觸迕三年戀土心。
淝水功名看齒長,杜陵皮骨但愁侵。
相酬未得瞢騰醉,碧海明珠夜夜深。
五步一留連,十步一錯愕。
及來造茲頂,聊憩華嚴閣。
下俯群嶺趨,嶺翠紛上薄。
闌干凌萬仞,石海波浪作。
波遠天四空,騁望極寥廓。
水畫嘉陽田,云抹成都郭。
晴霞亙如練,千里氣參錯。
顧茲本非頂,虛中無倚著。
乃知大峨心,萬象此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