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首
倒握毒蛇橫古路,背騎猛虎舞三臺。收來放去無多子,鐵眼銅睛被活埋。
趙州狗子無佛性,當空掘出秦時鏡。光明渾不見星兒,上下四維俱徹映。
袖中寶劍摩星斗,肘后靈符照八方。撥轉目前關捩子,從教天下竟忙忙。
倒握毒蛇橫古路,背騎猛虎舞三臺。收來放去無多子,鐵眼銅睛被活埋。
趙州狗子無佛性,當空掘出秦時鏡。光明渾不見星兒,上下四維俱徹映。
袖中寶劍摩星斗,肘后靈符照八方。撥轉目前關捩子,從教天下竟忙忙。
倒握毒蛇橫擋在古老的路徑上,背騎猛虎在三臺之境起舞。收放之間本無復雜,那些自以為明察的人卻被活埋。趙州和尚說狗子無佛性,如同從空中掘出秦朝古鏡。光明中不見半點星子,上下四方都透徹映照。袖中寶劍可摩星斗,肘后靈符照亮八方。撥動眼前關鍵機樞,任天下人紛紛忙亂。
三臺:古星名,分上臺、中臺、下臺,此處喻指超越凡俗的境界;或指三公之位,代指高位
無多子:無多少,指收放自如的禪機本不復雜
趙州狗子無佛性:趙州從諗禪師著名公案,通過“狗子無佛性”破除眾生對佛性的執著之見
秦時鏡:傳說秦始皇有照骨鏡,此處喻指本自清凈的佛性如古鏡,超越時間局限
關捩(liè)子:關鍵處、機樞,指禪法中破除執著的核心機鋒
肘后靈符:道家術語,本指隨身的符咒,此處喻指內在的禪悟智慧
《頌古三首》為禪宗“頌古”體作品,盛行于宋代。“頌古”是禪僧對前代祖師公案的闡釋,旨在以詩偈形式點化學人。此組詩或作于禪林傳法、開示學徒之際,通過三首偈頌分別解讀“收放自如”“佛性本凈”“轉物自在”等禪機,反映宋代禪門以詩喻禪的風氣。
此組詩為禪宗頌古類經典,通過險怪意象與禪宗公案,闡釋破除執著、直悟本性的禪理。語言機鋒峻利,意象奇崛而內涵圓融,是理解宋代禪風與禪文學的重要文本,體現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核心思想。
月照臨官渡,鄉情獨浩然。
鳥棲彭蠡樹,月上建昌船。
市散漁翁醉,樓深賈客眠。
隔江何處笛,吹斷綠楊煙。
千山紅樹萬山云,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離歌兩行淚,
更知何地再逢君。
南禽無侶似相依,錦翅雙雙傍馬飛。
孤竹廟前啼暮雨,懊惱澤家非有恨,年年長憶鳳城歸。
黃藤山下駐歸程,
一夜號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
好笑五陵年少客,
壯心無事也沾纓。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覺西風滿樹蟬。
光景暗消銀燭下,明月客腸何處斷,綠槐風里獨揚鞭。
江邊烽燧幾時休,
江上行人雪滿頭。
誰信亂離花不見,
若有片帆歸去好,
可堪重倚仲宣樓。
千重煙樹萬重波,
因便何妨吊汨羅。
楚地不知秦地亂,
否去泰來終可待,
夜寒休唱飯牛歌。
彌棹齊安郡,孤城百戰殘。
傍村林有虎,帶郭縣無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離緣底事,撩我起長嘆。
含香高步已難陪,鶴到清霄勢未回。
遇物旋添芳草句,卻去金鑾為近侍,便辭鷗鳥不歸來。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白羽鳥飛嚴子瀨,此境只應詞客愛,投文空吊木玄虛。
萬里逢歸雁,鄉書忍淚封。
吾身不自保,爾道各何從。
性拙唯多蹇,家貧半為慵。
只思溪影上,臥看玉華峰。
豫章城下偶相逢,自說今方遇至公。
八韻賦吟梁苑雪,
明日一杯何處別,綠楊煙岸雨蒙蒙。
繡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搖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難訴酒,無限別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見師初事懿皇朝,三殿歸來白馬驕。
上講每教傾國聽,
若向君門逢舊友,為傳音信到云霄。
琵琶洲近斗牛星,
鸞鳳曾于此放情。
已覺地靈因昴降,
戟戶盡移天上去,
里人空說舊簪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