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江都赴召為考功郎
河陽花亦似江門,家近潘安洛水園。一自仙郎歸起草,遂令星斗滿中原。
天上葳蕤五鳳樓,含香朝入拜宸旒。金莖高擢仙人掌,露色還如漢闕秋。
山公啟事辟功曹,云里西京劍佩高。莫憶故人消渴日,秋風吹送廣陵濤。
蕪城北望薊丘臺,木葉初飛朔氣催。一片離心秋雁起,萬家明月楚天來。
河陽花亦似江門,家近潘安洛水園。一自仙郎歸起草,遂令星斗滿中原。
天上葳蕤五鳳樓,含香朝入拜宸旒。金莖高擢仙人掌,露色還如漢闕秋。
山公啟事辟功曹,云里西京劍佩高。莫憶故人消渴日,秋風吹送廣陵濤。
蕪城北望薊丘臺,木葉初飛朔氣催。一片離心秋雁起,萬家明月楚天來。
河陽的繁花也似江門的景致,你家臨近潘安曾住的洛水名園。自從你這位才俊被召入起草詔令,便讓如星斗般的賢才布滿中原。天上有華麗的五鳳樓高聳,你帶著御香清晨入朝拜謁帝王。金銅仙掌高高擎起承露盤,清露之色恰似漢宮秋景。你如山濤般公正選拔人才,在云中的西京佩劍冠帶高潔。不要記掛老友我消渴多病之日,秋風吹送著廣陵的波濤為你送行。北望蕪城與薊丘高臺,樹葉初飛北風吹得急切。離別的愁緒如秋雁飛起,千萬家的明月從楚地飄來。
河陽花:潘岳任河陽令時遍種桃花,后以代指地方官治下的美景。
仙郎:漢制尚書郎稱仙郎,此指方江都被召入朝廷任職。
五鳳樓:唐宮闕名,此指皇宮樓閣。
宸旒(chén liú):帝王的代稱,旒為皇冠上的玉串。
金莖:漢武帝建銅柱承露盤,此喻朝廷清貴之景。
山公啟事:山濤任吏部尚書時,選拔人才的奏疏稱“山公啟事”,此贊方江都任考功郎(掌考核官吏)的公正。
消渴:病名,此或為作者自謙體弱。
蕪城:指揚州;薊丘臺:北方臺名,泛指遠方。
此詩為作者送別友人方江都赴京升任考功郎(掌官吏考核)而作。結合“秋風吹送”“木葉初飛”等句,推測創作于秋季。方江都被召入朝廷,作者既贊其才德,又因離別生情,詩中融合對友人仕途的期許與離別的感慨。
全詩以“送”為核心,前半贊友人升遷之榮(如“仙郎歸起草”“山公啟事”),后半抒離別之思(“離心秋雁”“萬家明月”)。用典貼切,意象宏闊,既顯對友人的推崇,亦見深厚的友情,是典型的唐代送別詩佳作。
少年曾作江門游,百尺樓高望隔洲。
一病移時空有夢,十年回首又登樓。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樹荒臺起暮愁。
誰剪榛蕪開塞路,梅花明月舊磯頭。
蘆荻花飛木葉乾,
小盤孤露水中看。
村田收歉魚應足,
一架扳罾兩釣竿。
萬戶凋傷戰伐余,登豐舊里盡丘墟。
浮空石爛思遺履,清獻巖深蹇著書。
瘦馬半飧鄰縣草,哀鴻常擁令君車。
靈符縱革南山虎,澤竭誰援泣釜魚?
荻岸通舟溝樣窄。避大江、橫天風色。畫槳徐開,蒲帆疊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蘆中人也得。愿畢生、釣魚而食。遮莫相呼,掉頭不應,只讀楚騷周易。
雕闌近曲。剪凍云幾點,衫袖凝馥。珠絡穿成,霜顆玲瓏,珊瑚燕尾低簇。
含章遺恨悲鸞鏡,忍再見、當時裝束。只斷魂、偷趁幽香,飛傍那人蛾綠。
還記橫枝翠帳,墮鬟倦未整,春睡初足。簾隙風尖,疏朵微欹,私語畫屏斜觸。
犀帷月暗瓊梳碎,任散亂、釵梁寒玉。剩幾絲、冰膩殘膏,冷挹淚綃難掬。
背水千年廟,登壇百戰功。
至今思赤幟,何處吊藏弓?
春雨王孫草,靈風古木叢。
淮陰年少子,終自笑英雄。
倚胸交戟事誰憐,埋骨猶臨大道邊。
結束新春兒女隊,蒼涼古巷姓名傳。
浮圖舊俗還仍漢,匕首遺謀竟誤燕。
細飽炙魚三月味,只應身寄太湖船。
陋室辟東窗,輕飆淅淅揚。
銀河隨月瀉,玉宇覆天長。
鵲架秋期邇,烏啼露氣涼。
一尊邀素魄,莫笑我詩狂。
荒煙蠻雨陣云低,昔嶺悲風咽鼓鼙。碩畫幾番傳檄箭,雄懷真欲掃鯨鯢。從容授命心如鐵,勇往揮戈氣截霓。腸斷英魂川月影,年年垂照浣花溪。
報國空教素志違,酋蠻反覆事全非。欣看浩氣盈詩卷,想見忠肝血染衣。華表云深歸鶴杳,浣花春冷淚鵑稀?;纳綗鹬翁?,留取英風壯四圍。
人非莫舉揚,萬事且包荒。
殿上便猶掩,車中吐不妨。
在他誠所短,于己有何長。
須是常規檢,回頭自忖量。
萬象森羅晚眺中,茫茫海闊與天空。
馬蹄投驛忙行客,牛背還村認牧童。
風勢送云歸岫白,霞光帶日返江紅。
靜觀自樂乾坤大,點綴秋容各不同。
一夏過半,
久參事慢。
伶俐衲僧,
一咬便斷。
日華淡淡云陰薄,兵衛森森擁鈴閣。旌旗不動柳風輕,劍戟無聲花雨落。
將軍新試越羅衣,兩袖春風拂地垂。閱遍三軍超距樂,晚涼乘興詠歌歸。
松風流響團涼影,翠薄翻空火云令。一軍無事枕戈眠,萬馬不嘶清晝永。
將軍燕坐凝清香,靜對珠鈐萬慮忘。不用更揮諸葛羽,溶溶心月自生涼。
霜梁楓林秋氣肅,潦水收痕山露骨。蒼鳩一夜化為鷹,百鳥含羞傍林麓。
將軍小隊出西郊,金環壓轡青驄驕。霹靂一聲軍吏賀,半空云外落雙雕。
凍云不飛朔風直,野獸畏寒出還沒。角弓鳴髇趁蟲飛,霜鍔吐芒驚鬼哭。
將軍自控五花驄,翩翩云騎爭追從。射殺南山白額虎,碧油幢底夜論功。
曾峨豸角立朝端,貴近聞名膽尚寒。
古冢狐貍何足問,法筵龍象各傍觀。
青霄直上云梯易,白首能堅鐵壁難。
想見洛陽為紙貴,爭傳獻可袖中彈。
瓦礫何所知,說法猶咄咄。況此空洞中,孰能無啟發。
危岑百尺高,下有溪流深。高深日相激,合此無盡音。
人行冥昧中,遇坎輒自省。聞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
我有嗜睡癖,衾枕長與偕。晨昏要無失,曷日住君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