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諸塔
倚胸交戟事誰憐,埋骨猶臨大道邊。
結束新春兒女隊,蒼涼古巷姓名傳。
浮圖舊俗還仍漢,匕首遺謀竟誤燕。
細飽炙魚三月味,只應身寄太湖船。
倚胸交戟事誰憐,埋骨猶臨大道邊。
結束新春兒女隊,蒼涼古巷姓名傳。
浮圖舊俗還仍漢,匕首遺謀竟誤燕。
細飽炙魚三月味,只應身寄太湖船。
專諸懷揣利刃行刺卻無人憐惜,他的尸骨埋葬在大道旁。新春時節,有扮作兒女模樣的隊伍來此,古老的街巷中一直流傳著他的姓名。佛塔的舊俗還是保留著漢代風格,荊軻用匕首行刺的謀略最終誤了燕國。細細品味那炙魚的美味三個月,他只愿將身心寄托在太湖的船上。
倚胸交戟:指專諸藏匕首于魚腹,以進獻烤魚為名,靠近吳王僚,最終刺殺成功。
結束:裝束、打扮。
浮圖:佛塔。
匕首遺謀:指荊軻刺秦之事。
炙魚:專諸曾學習烤魚之術,以接近吳王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專諸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刺客,為公子光刺殺吳王僚。作者可能是在游覽專諸塔時,有感于專諸的事跡以及歷史上類似的刺殺事件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對俠義精神有所討論,作者借此詩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慨。
這首詩以專諸塔為切入點,借古抒懷。主旨在于通過專諸和荊軻的故事,思考俠義行為的價值和歷史影響。其突出特點是用典精妙,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俠義的獨特見解。
小筑何妨陋作銘,誦芬還憶錦秋亭。
家山久別勞塵夢,畫本重開儼舊型。
自愛翎修沖漢鶴,莫教囊負讀書螢。
空庭老樹尤難得,起舞頻看歷歷星。
輕衫窄袖身材小,影向銀燈好。
珠歌勸飲度清圓,無奈尊前侍立暗生憐。
牡丹亭榭花如繡,巧對紅兒瘦。
初開豆蔻尚含春,轉是五更風雨會愁人。
野廟連墳何代冢,鳳陽妃子節堪尊。
歌殘玉帶悲千種,慘盡金枝葬一墩。
御史范咸修墓碣,益王儼子紹兒孫。
南郊吊古增惆悵,月下凄涼姊妹魂。
為問先生,且住為佳,何事成歸計。卻道是、十載趁萍蹤,漫逍遙、蜉蝣天地。季主簾邊,韓康市上,閱盡人間世。便功業蕭曹,文章燕許,不過如斯而已。況他家父子是和非,問商山何與乃公事。白社遺民,黃冠故里,猶然遲矣。
再莫羨、揚州佳麗。負了山靈誓。閣梅堤柳,當年幾下蕪城淚。繡瓦宮娥,銀床賓客,只今名姓誰為記。天臺可賦,蘇門堪嘯,奚必江東虎視。把芒鞋整頓,歸來閒憩。
向軒皇、鑄鼎舊高臺,餌丹砂、身名俱避。有時來往空庭,一二莊生老子。倘教他日少微星耀,天上來徵處士。好教童子護柴門,道先生高眠未起。
行徹淩江到曲江,史君才業世無雙。前人俗政應除盡,盛賦新詩倒玉缸。
路絕曹溪孰敢過,主君才辨瀉懸河。一時風物應丕變,入眼山川秀氣多。
韓愈莫吟瀧吏問,梁鴻休賦五噫歌。百年榮辱能多少,且倒芳樽養粹和。
學佛學仙君自悟,多愁多病我難任。兵廚酒熟青梅小,且置玄談伴醉吟。
落盡梅花君未歸,且攜樽酒賦新詩。逢人少說瑤臺事,得道寧要俗子知。
結社朱明多隱賢,今從湖上溯淵泉。
讀書講學當中葉,立約放生有勝蓮。
圖畫流傳識怡老,詩篇唱和醉逃禪。
千秋莫笑雕蟲技,我輩還期金石堅。
可惜賨城足海棠,
山頭澗底盡芬芳。
成都花品分先后,
此地誰人為發揚。
堂堂又赳赳,微子國應危。
諸葛七擒日,陳平六出時。
威風萬里振,勛業四維知。
嗟我還無用,指揮且莫辭。
庭下焚香連宿霧,
林間鳴佩起棲鸞。
長公一仕曾為贅,陶令于官不及腰。
誰似星郎厭幾近,有如若士謝云霄。
分精攻距失長技,同薦車書待本朝。
且擬益君燕趙氣,更窺丞相颯風飆。
國身通一春秋旨,孔思周情世孰知。
不見肩吾與連叔,略從臃腫得支離。
文非喻道難為妙,悟以當仁不讓師。
七圣九皇無限恨,八纮宇定失嬰兒。
比來俱醒東華夢,君自乘云我息機。
路上行人憐把袂,海墻飛絮共沾衣。
周郎陸弟何年貴,元度真長眼底稀。
行矣蓬池出寥廓,不排云背莫輕飛。
門墻不外千桃李,澗谷誰甘一蕨薇。
足底煙霞宜我未,竹間香采是梅非。
云開萬里天無意,海放孤槎我有歸。
閣寄紫虛年五百,鐵筇扶路此通微。
到我連篇都月露,疑人有策頌巖廊。
齒牙不薄紅綾餅,風月宜歸紫錦囊。
黃鶴高登知后念,朱陵今話記前忘。
儒家莫悔生涯薄,舍下詩書墻下桑。
春到南天雪不飛,關山落落壯心違。
久無雁過書難得,五見梅開客始歸。
老屋杉篁寒色健,故園菘芥晚煙肥。
還鄉富貴慚何有,且試斑斕萊子衣。
山水清音晚更調,梵宮隨處可逍遙。
籃輿穿碧聞溪響,雪岸抽黃見柳條。
談笑暫時拋案牘,堤防終日為江潮。
艤舟且向孤山去,攜取寒香到酒瓢。
草堂修竹猶無恙,綠凈溪痕漲。
春來小雨課耰鋤,閑向梅花香里讀殘書。
鄰家芳榭余煙草,紅葉階如掃。
君恩肯許逐臣歸,昨夜夢中先到舊漁磯。
猿叟篆勢天下奇,如藤如鐵如蛟螭。直將古意變斯凝,結繩而上追皇羲。
非昔先生振奇士,圖書碑版兼鼎彝。收藏此冊來詫我,意我俗眼駭且嗤。
豈知我亦有奇癖,先得一本無參差。呼樽并幾發幽賞,相視莫逆窮諧嬉。
吁嗟非昔今何在,舊山樓下絕履綦。有時籃輿過君舍,路人怪我垂涕洟。
尋常草木尚敬止,何況秘簏長留貽。遣孤抱冊忽致贈,謂于日記中得之。
苦言惻惻不忍聽,展視惘惘若有思。平生交游遍天下,名流韻士如風馳。
葉景沈潘凋謝盡,我篋不受一物遣。森然此例在朋友,九原可鑒千夫知。
西風吹雨水薦至,遑恤己病愁民饑。錦鯨卷還坐悲嘯,空堂且詠東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