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蘇院
粉蝶粘將衣桁,黃鶯飛上花枝。
可人正是晚春時。一幅花箋初試。
希逸兒名風月,韋郎宅枕山池。
神仙福地本無疑。況有沈檀羅綺。
粉蝶粘將衣桁,黃鶯飛上花枝。
可人正是晚春時。一幅花箋初試。
希逸兒名風月,韋郎宅枕山池。
神仙福地本無疑。況有沈檀羅綺。
粉蝶停留在晾衣桿上,黃鶯飛上了花枝。讓人愉悅的正是晚春時節。初次嘗試在花箋上書寫。像希逸那樣鐘情風月,韋郎的住宅枕靠著山池。這里無疑是神仙居住的福地。何況還有沉香和綾羅綢緞。
衣桁:晾衣的竿架。
可人:使人滿意、使人感到舒服。
花箋:精致華美的箋紙。
希逸:指南朝宋的鮑照,字明遠,曾任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這里借指鐘情風月之人。
韋郎:可能泛指風雅之士,其住宅枕靠著山池。
沈檀:沉香木,這里泛指香料。
羅綺:綾羅綢緞。
由于“西江月·蘇院”并非廣為人知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創作于詞人處于閑適生活中,看到晚春美景,有感而發寫下此詞,表達對眼前美好環境和生活的感受。
此詞主旨是描繪晚春景色與風雅生活,突出閑適愜意之感。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用典增添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
山近云生易,人稀鳥下頻。
瘦篁穿石竅,古蔓絡松身。
熟摘巖邊果,干收澗底薪。
經過不相識,喚作避秦人。
烏帽圍寬帶眼移,閉門慣忍日長饑。
文章雖愧聲名誤,志節寧隨血氣衰。
天地無私非困我,圣賢可學有余師。
短檠正嘆經時別,涼入郊墟喜可知。
已向煙霞著腳深,世間萬事不關心。
舊攜鴉觜供鉏藥,新典魚須用買琴。
井上引藤初滿架,池南移竹漸成陰。
話行不必須今日,五百年間有賞音。
欲曉不能寐,亟起坐北堂。
齋莊對斷簡,左右陳朱黃。
湛湛一池墨,裊裊半篆香。
老生不自逸,幸此夏日長。
奇哉長頭兒,好勇不可當。
安得數年健,與兒講虞唐。
十日雨晴湖水深,暖催新綠上橫林。
分泥海燕穿花徑,帶犢吳牛傍柳陰。
夏近漸低游舫價,日斜殊費寺樓吟。
歸來支枕還無事,一縷微煙看水沉。
趁朝把笏著烏靴,不似歸來買短蓑。
尚鄙朱公養魚術,肯為寧戚飯牛歌。
逢時有命求何益,觸事無心得最多。
樂處卻嫌兒輩覺,出門十步即煙波。
魏野林逋久已僊,放翁寄傲鏡湖邊。
松根偃蹇支琴石,巖竇潺湲洗藥泉。
半祿掃空雖在我,殘年健甚豈非天。
遙遙桑苧家風在,重補茶經又一編。
藥笈漁竿每自隨,枯筇短帽恰相宜。
投林但有窮猿喜,伏櫪元無老驥悲。
巖溜甘寒通碧沼,野梅清絕隔疏籬。
放翁老甚情懷懶,那辦題詩寄所思。
十里丹楓岸,三家小麥村。
山多妨極目,秋晚易消魂。
火舉船過埭,人行犬吠門。
窮愁已如許,那更雨昏昏。
憶昔初辭鹓鷺行,慨然誓墓老耕桑。
蓼汀夜宿夢魂爽,梅塢暮歸襟袖香。
窮巷每多閑日月,小兒時誦古文章。
吾儕窮死從來事,敢變胸中百煉剛。
身如病鶴謝樊籠,白盡衰髯臉尚紅。
蒲葦陂塘新漲后,梧楸門巷夕陽中。
遺名要耐千年看,快飲方夸百榼空。
造物閔憐君會否,放教折臂老新豐。
病眼猶堪閱世人,難將雪鬢著烏巾。
囊中錢盡罷沽酒,澗底雨寒愁束薪。
老子那辭徙牛屋,癡人自喜拜車塵。
窮通要是兒嬉事,懶就山僧講宿因。
我身匪兕虎,豈是曠野物。
生非洪水時,胡為在巢窟。
向來三入朝,薄命不黔突。
未嘗識許史,況敢交平勃。
滄波渺黏天,遠逐輕鷗沒。
今年君恩厚,幸許賜骸骨。
既逃申公鉗,又異卞和刖。
放懷歌嗚嗚,寧暇書咄咄。
小聚風煙外,衡門水竹間。
疏溝分北澗,翦木見南山。
人笑謀生拙,天教到死閑。
猶存拄杖子,遇興即躋攀。
秋風吹細雨,蕭然濯炎熾。老夫疾頓平,甘食仍熟寐。
春物財幾何,搖落已復至。昔人喻死生,謂若屈伸臂。
愚公顧不靈,白首沒榮利。嗟予幸學道,了此直差易。
三拜散人號,退志獲早遂。弦歌萬二千,盡力不能祟。
瘦驢骨可數,渺渺入空翠。霜蟹初把螯,絲莼小添豉。
平生笑巨君,老嚙干肉糒。異味幸滿前,萬事付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