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園書觸目
山近云生易,人稀鳥下頻。
瘦篁穿石竅,古蔓絡松身。
熟摘巖邊果,干收澗底薪。
經過不相識,喚作避秦人。
山近云生易,人稀鳥下頻。
瘦篁穿石竅,古蔓絡松身。
熟摘巖邊果,干收澗底薪。
經過不相識,喚作避秦人。
山離得近,云容易生成;人稀少,鳥兒頻繁落下。瘦竹穿過石頭的孔洞,古老的藤蔓纏繞著松樹。采摘巖石邊成熟的果子,收集山澗里干的柴薪。路過的人互不相識,把這里的人稱作避世的秦人。
篁:竹子。
竅:窟窿。
蔓:藤蔓。
避秦人:指避世隱居的人,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避秦亂的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陸游晚年隱居山陰時所作。當時他遠離官場紛爭,在山園生活,寄情山水,寫下此詩來表達對山居生活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園寧靜生活,突出自然清幽特點。以質樸語言展現山居之美,體現陸游詩歌風格的多樣性,在其作品中豐富了對閑適生活的描寫。
三垂岡上酒頻釃
鐘虡還瞻舊羽儀
一掃橫尸三十里
軍中怕殺李鴉兒
一篙一棹芰荷舟,望著仙人西海頭。松影滿船蘆葦亂,為君先醉野云秋。
江上秋光更可憐,棹歌如坐鏡中天。預知百尺樓頭客,擬掃幽窗縱醉眠。
武寧縣中蔡老子,能棋能酒又能詩。胸中百萬多羅藏,不向人間說是非。
接人高下但唯唯,笑語相隨不作難。此翁胸次有涇渭,事不可處執如山。
此翁家世印累累,平生俯視造物兒。堪笑癡人不省誤,猶說此翁真個癡。
讀經一字禮一拜,瘦骨棱棱心苦辛。看伊冷淡教人笑,定作閻浮百歲人。
郊外青驄馬。蹀躞垂楊下。
悵望碧云重。夕陽蓮葉東。
最是銷魂處。禾黍離披去。
遠客易驚秋。風多莫上樓。
長風渺渺送行舟,
乘興來觀百尺流。
界破青山終古色,
做成紅葉十分秋。
仙心輒欲騎黃鶴,
宦海無因狎白鷗。
卻憶年時拋盞去,
幾回選夢到僧樓。
竹邊竹接屋邊屋,
花外花連樓外樓。
客燕不來泥滑滑,
滿城風雨正騎秋。
我生兩耳厭竹肉,高山流水愛結鐘期盟。
閒取龍門百尺之桐斫綠綺,朝回解帶便向書堂橫。
朝來有客貽我一片石,渾淪太璞含元音。
琴材完足未磨刮,徑倩妙手龍唇鳳翮一一雕鏤成。
調弦案譜葉宮羽,依稀絕壑千樹萬樹松風清。
始知中郎焦尾疑附會,爨余安得春雷鳴。
浪傳逸響匹柯笛,無乃秋柳啼寒鶯。
何如蔥翠玲瓏鑿山骨,意外突出新經營。
愿攜此琴恭進拊石曲,瓦缶竊和《南薰》聲。
綠鬢香羅著繡鞋,
玉容傳粉手親揩。
背人對鏡私偷語,
昨卜金錢事可諧。
一老皤然古道存,阿咸情重為開樽。斟來綠蟻饒香味,話到紅羊有淚痕。爭望平安娛晚景,可堪多難念中原。空山寂寞春將老,剩有傷心杜宇魂。
濃霧陰云四境埋,老夫懷抱幾時開?樹多荊棘鶯兒惱,花謝酴醾燕子來。詩雅尚能聯縞帶,酒稀不用典金釵。連綿春雨無遮蓋,破帽蒙頭帶醉回。
使君矯矯入滇南,萬里褰帷擁駟驂。
金馬山城千疊嶂,昆明池水百花潭。
去時楊柳逢春色,到日風霜掃夕嵐。
幕府過從如問訊,為言頭白不勝簪。
意句俱到,不入深村入荒草。
意句不到,珊瑚樹林日杲杲。
只如一言道盡,意況不及時如何。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衡茅岑寂掩柴關,庭下蕭疏竹數竿。
狹地難容大池沼,淺盆聊作小波瀾。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涼風助曉寒。
不校蹄涔與滄海,未知清興有誰安。
檐外桃花片片飛
垂涎漢水鱖魚肥
桐皮一作饑腸飽
似得精兵解虜圍
坎壈乾坤志,蒼茫宇宙身。
十年猶鎩翮,尺澤豈游鱗。
汗簡時鉆蠹,斯文企獲麟。
但憂來日少,滄海闊無津。
蒙蘢中一徑,繞在千峰里。
歇處遇松根,危中值石齒。
花穿枲衣落,云拂芒鞋起。
自古行此途,不聞顛與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