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不及登高撫景缺然詩寄同社
山寺鳴鐘客賦詩,登高還憶去年時。秋光漸滿十分候,野興獨無些子兒。
白酒似知供眺覽,黃花若為遣衰遲。家童探報山中事,亦說風流少故知。
昔年登眺與君同,萬丈揮毫灑碧峰。佳節偶為應內熱,新篇連惠覺情濃。
名山到處多遺事,蠟屐何人識舊蹤。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風休惜鬢雙蓬。
山寺鳴鐘客賦詩,登高還憶去年時。秋光漸滿十分候,野興獨無些子兒。
白酒似知供眺覽,黃花若為遣衰遲。家童探報山中事,亦說風流少故知。
昔年登眺與君同,萬丈揮毫灑碧峰。佳節偶為應內熱,新篇連惠覺情濃。
名山到處多遺事,蠟屐何人識舊蹤。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風休惜鬢雙蓬。
山寺鐘聲響起,我這客居之人賦詩抒懷,登高時還回憶起去年的情景。秋光漸漸到了最濃郁的時候,可我卻毫無出游的興致。白酒好像知曉我要登高眺望,菊花仿佛是為了排遣我衰老遲暮之感。家童前來報告山中的情況,也說那里少了往日的故交,少了幾分風流韻致。往年我和你一同登高遠眺,豪情萬丈地揮毫潑墨,詩文灑落在碧峰之間。佳節偶然未能登高,心中或許有些煩悶,你接連惠贈新作,讓我覺得情誼十分濃厚。名山大川到處都有過往的事跡,可如今有誰能穿著蠟屐尋覓到往日的蹤跡呢。野菊還未枯萎,重陽節依舊在,秋風啊,不必憐惜我雙鬢蓬亂。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缺然:欠缺的樣子。
些子兒:一點兒。
黃花:指菊花。
衰遲:衰老。
蠟屐:涂蠟的木屐,古人登山常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知是重陽節時詩人未能登高而作。當時可能詩人已至中年或老年,經歷了歲月的變遷,身邊的故交可能有所減少,社會環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但也有一定變遷的時期,詩人在佳節觸景生情,回憶往昔,感慨當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重陽節未能登高展開,抒發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特點在于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等手法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節日的真實心境和情感。
濟世功名肯力為,風云遇合貴逢時。
欲知辟谷師黃石,便是扁舟號子皮。
后進忌能逾日月,敵人用間果蓍龜。
福城東際笙歌地,且祝千齡醉荔支。
瘦骨巖巖,殘毳毿毿。
坐寒云??,心空月潭。
虛應亡機而若谷,深禪有口而如鉗。
槃珠勿遺其色,囊錐不露其尖。
皇道大平沒棱角,自然雨五而風三。
一點照今古,胸中殊了然。
不妨為漫吏,可但號臞仙。
丹荔盟猶在,凝香句未傳。
秋風稍涼冷,速辦下灘船。
雪發霜髭,古巖阿師。
坐寒空劫眼,機活用時眉。
文殊靠倒維摩詰,帝釋仰贊須菩提。
如今吃飯下堂去,誰敢等閑欺石梯。
理極非身,智明自神。
三緣未作,一默含純。
回途異類,出歷諸塵。
彎彎月下漣漪水,剪剪風斜楊柳春。
云石雪松,歲寒之友從。曉月霜鐘,清白之音容。
自樂也村歌社舞,平懷也牧笛歸農。
暴雨卒風,潛神堂而避陣。吼雷掣電,戰禪席而交鋒。
十分閑暇,一等疏慵。青山白云之去就,浮萍流水之行蹤。
披霧變文豹,吟云蛻骨龍。
身老藝孤兮難其授子,智齊德半兮未可傳宗。
人頭膏火底心休,來預林儔默默游。
犀暈成時月魄夜,雁行斷處霽容秋。
百年分付三椽下,萬象崢嶸一指頭。
歸去懶融無伎倆,庵前華鳥莫相求。
識浪瀝干,肚皮束寬。
口翻瀾而海闊,發垂雪而山寒。
妙傳家法髑髏眼,巧幻神通赤肉團。
相隨來也,搥鑿無瘢。
紅爐焰里結冰霜,收拾儂家妙有方。
舌本要資云水味,鼻端相助蕨薇香。
掃歸茅舍閑堆雪,坐照金盤浄發光。
去去道人成底事,芳滋許我沃枯腸。
赤肉一團,疏通數竅。
惟色惟聲,乃聽乃眺。
不借應而即真,不外虛而常照。
長時默坐亡世機,萬里青天絕飛鳥。
謂爾畫工,那得其妙。
忽辭鼓山行,便作徑山去。
道人孤飛云,腰包咄嗟具。
兩邊兄弟間,楊岐一條路。
禪許眾人參,院要大家住。
無是亦無非,何喜復何怒。
同粥鼓齋鐘,等燈籠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門透圓悟。
爾則有師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兒,妄念分毀譽。
石火電光中,畢竟什么處。
所得能幾多,造業不知數。
生死到頭來,請問末后句。
窮漢未必窮,富漢豈真富。
入門相見時,此話莫錯舉。
奇勛施社稷,萬世許忠嘉。
賓日扶神器,回天坐正衙。
貂蟬峨上袞,鼗鼓擁高牙。
暫屈臨閩粵,重聞降白麻。
曉徑風香雨陣紅,鑿崖棱石上梯空。
勸歸鳥語春過半,投飯人家日正中。
山怪翠寒臺對偶,溪能柔碧剡相通。
楊華便是浮萍草,蹤跡又隨流水東。
鑒之現像,谷之藏神。
六門隨萬匯,三昧入諸塵。
月通犀角暈,華到蜜房春。
歷歷之機果明了,更嫌何處不相親。
默而不凝,照而不流。
關捩虛而活,機輪轉處幽。
閑云淡而無雨,野水清而有秋。
要將平等一如相,著在森羅萬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