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王漁洋三國小樂府 其一 銅雀臺
鄴下尋鴛瓦,
當年閣建霞。
云何頭已白,
猶想婿喬家。
鄴下尋鴛瓦,
當年閣建霞。
云何頭已白,
猶想婿喬家。
在鄴下尋覓當年銅雀臺的鴛瓦,那時的樓閣高聳如直入云霞。為何曹操頭發都已花白,還想著讓喬家二喬成為曹家兒媳呢?
鄴下:指鄴城,是曹操的根據地,銅雀臺在此處。
鴛瓦:即鴛鴦瓦,互相成對的瓦。
閣建霞:形容樓閣高聳,好像直入云霞。
云何:為何。
婿喬家:讓喬家的女兒做自己家的兒媳,傳說曹操建銅雀臺是為了得到大喬和小喬。
擬王漁洋風格創作,王漁洋以創作小樂府等詩歌著稱。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對三國歷史進行研究或感慨時,曹操建銅雀臺廣為人知,作者借此發揮想象,以獨特視角看待曹操。
這首詩主旨是借曹操建銅雀臺之事,展現其晚年仍有的風流心思,突出歷史人物的多面性。其特點是視角獨特,以小見大。在文學上豐富了對三國歷史題材的創作。
院宇深,云鬟小。風案塵消,更把爐煙裊。三沐三熏時最好。篆怕風噓,簾下銀鉤早。
玉漏遲,銅壺杳。郁郁蔥蔥,一縷情多少。記得鴛鴦衾慣抱。午夢醒時,細細添龍腦。
海國何如江漢永,
悠然過化想存神。
此行省斂非無事,
恐愧當年茇舍人。
也覺霜華鬢影侵,知君關隴歷嶇嵚。
縱然雞肋空馀味,莫使龍泉減壯心。
晚嫁不愁傾國老,卑棲聊當入山深。
仇香豈是鷹鹯性,奮翼天衢有賞音。
客有攜來端水珉,天然中界玉圭形。
送君早入薇垣紫,結劄先登藜閣青。
要看濡毫香典籍,直須提筆福生靈。
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經。
東籬吐佳菊,采采含幽馨。
芳心竟云托,離披履前楹。
詎惟陶令賢,千載同幽襟。
感茲時物遷,獨見霜中榮。
故人安素子,為君寫其英。
醉墨尚淋漓,宛若寒露侵。
豈無春陽華,朝發夕已零。
贈此竟何俟,亦以期令音。
龍門何處郁相望,南浦西山帝子鄉。
簾外落霞長掩映,樓頭綵筆正飛揚。
高名且緩求荊氏,巨室今聞得豫章。
我輩寸心千古事,大宗師是魯靈光。
樂哉新相知,開懷接談宴。
插花醉不辭,風光惜流轉。
酒闌欲上馬,握手增眷眷。
平生我輩人,定非兒女戀。
從來書傳多良牧,不過百里食其福。誰能易地三治民,咸以恩威交善俗。
我師閥閱自平陽,烏衣公子能文章。一朝射策彤墀畔,分符赤縣來遐方。
香山至止未期月,士女謳吟聲弗輟。恩波渺渺虎門潮,更有論文心似雪。
未幾政府采政聲,賁禺虛左移臺旌。粵東此地最煩劇,吾師治之和且平。
政成藉手旋香邑,赤子攀轅如不及。吾師望歲正情殷,旗亭竹馬爭迎入。
梯航萬里越裳來,翩翩同赴黃金臺。間關王事忘疲苦,豐貂寶馬無塵埃。
恩平山縣號難治,中丞特召先生至。編茅作署竹為垣,翕然不減中牟異。
今年復買鐵城舟,禺山端水兩不留。拳拳獨念香山島,殘黎何幸逢賢侯。
朝懸明鏡暮甘雨,玉琴彈出尚高處。鞏也飄零欲冷灰,感師之德如陽回。
念我本為廉吏子,孤根弱質為人摧。古來國士感知己,我豈其人聊爾爾。
寸心相報在何年,須眉未必長如此。衙齋一夜綠荷香,羽衣高坐飛瑤觴。
采芹不敢獻君子,祝師勛業侔蒼蒼。懸弧之志在四海,區區一職非其愛。
但能努力濟斯民,孺子終為天下宰。君不見當時陶魯古岡城,片言能使韓公驚。
功成封爵號三廣,至今匹婦知姓名。古之豪杰能自計,吾師此日年方富。
宏才厚力廣一時,何難譽望垂千古。
閒居欣少事,燕坐覺無營。
炎暑鏖天陣,驅除須酒兵。
勿嫌晡日杲,自有晚風清。
堪笑竹中飲,終成七子名。
青山送遠紅橋別。往事何堪細說。懊惱鷓鴣啼徹。況是花時節。
離腸九轉無時歇。江上錦鱗曠絕。教喻愁心千迭。惟有窗前月。
正槐堂日永,梅雨消塵,麥風搖翠。天祐昌辰,誕中興嘉瑞。
秀偉標姿,從容謀斷,笑吐平戎計。漢節歸來,邊塵掃凈,鼎司榮貴。
間世良臣,威嚴輔政,嫵媚承君,道襟沖粹。玉券金丹,稱功名成遂。
茂苑煙霞,太湖風月,聊伴凝香醉。補袞工夫,調羹手段,如今重試。
曠野夕陽下,長林皓月升。
迷途隨馬去,喚渡有山應。
樹杪出孤寺,鐘邊來一僧。
秋宵禪榻靜,相對話寒鐙。
穆張亦是梟雄將,膠柱談兵實可憐。力屈殺身同一地,喪師辱國在今年。
諸將才猷豈盡奇,大都力戰各乘時。黃毛近怕莊游擊,黑面休誇李太師。
聞說當時掃地王,威名朔漠陣堂堂。自稱大將張旗鼓,首控驊騮出戰場。
但富黃金與白珠,登壇擁眾鎮邊隅。即使勉攀貂玉貴,終然不類將門趨。
國公承襲惟紈褲,侯伯雖多大抵同。舊典此中掄大將,平江英保是元戎。
紫塞長城萬古悲,塹山還復見今時。臊奴秪益輕專制,老耄何堪銳出師。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屠賈坐封侯。
黃河青海入狼煙,漢將胡兵殺氣連。安得即時尋魏絳,務農休甲報皇天。
一片銀沙照夕暉,
輕風拂拂襲征衣。
忽驚白鷺沖人起,
只向溪流急處飛。
東西尉候往來通,博望星槎笑鑿空。
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
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