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長卿往江西兼詢同伯宗良用晦貞吉孔陽諸宗侯三首 其三
雙魚書不寄江干,
應問南曹水部官。
病后青溪曾弄笛,
梅花吹送秣陵寒。
雙魚書不寄江干,
應問南曹水部官。
病后青溪曾弄笛,
梅花吹送秣陵寒。
沒有書信寄到江邊,你此去應詢問南曹的水部官員。病愈后曾在青溪吹奏笛子,梅花的笛音送走了秣陵的寒冷。
雙魚書:代指書信,古樂府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后以雙魚喻書信。
江干:江邊。
南曹:唐代吏部、兵部選補官吏的機構,此處借指相應官職。
水部官:水部郎中,唐代工部屬官,掌水利,此處泛指官吏。
青溪:南京秦淮河支流,六朝時為文人雅集之地。
秣陵:古縣名,今南京一帶。
此詩為送友人何長卿往江西時所作,兼問候同伯等宗侯。或作于詩人與友人交往期間,時當冬日,詩人以病后吹笛的舊憶、梅花送寒的意象,暗合離別時的清冷心境。
詩寫送別,通過書信未寄、詢問官職、病后弄笛等細節,勾連別緒與舊憶,語言凝練,意境清冷,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送別詩含蓄深沉的特點。
薄晚煙林收紫翠。澄江皓月秋無際。
六尺釣竿隨手制。絲綸細。流光動處魚龍避。
試問云臺成甚事。直鉤自適閑中趣。
夜靜水寒慵久佇。空歸去。西風夢到蘆花被。
竹里投裝暑正隆,
緩尋幽事向刀峰。
芃芄香稻連疇綠,
??寒流一澗通。
樂天作草堂,勝絕擬終老。
出處不自決,徒為泉石道。
明日征帆取次飛,何人解識箭鋒機。
回瞻北闕君恩重,莫遣西風酒力微。
早為漢庭歸吁俊,未妨周易去研幾。
適齋老去詩猶健,聞道行歌晝錦歸。
惟皇高祖,英靈在天。
神功大化,裕后光前。
寢廟儼若,音容僾然。
竭我孝思,以格于重。
玄云車龍,馭髣髴盤。
旋與乾元,同運何萬。
斯年肅以,跂予若有。
見焉永佑,予小子對。
蕭蕭六轡天邊路,
云竹風松正歲寒。
欲洗衰顏換凡骨,
應須九轉大還丹。
獨坐高樓辟四窗,俯看旌旆盡飛揚。
將軍似虎生風勇,士卒如山壓卵強。
閒暇養成堪敵愾,太平修武是堤防。
白頭也有安邊策,寶劍無緣賜上方。
貴人妝梳殿前催,
香風吹入殿后來。
仗引笙歌大宛馬,
白蓮花發照池臺。
中朝樞府,矗紅墻翠瓦。年少郎君況淹雅。看今宵、井絡不見天彭,剛一笑,已向人間下嫁。
銅輿聲漸近,百盞晶籠,映得天街不曾夜。尚有好心情,欄角沈吟,故意看、西山嬌冶。
也不是蕭疏愛看山,要選個遙峰,小眉邊畫。
庭幃夕膳與晨餐,循彼蘭陔意未闌。
毛義也曾辭奉檄,孟郊早已戒游盤。
不忘獺祭因恩重,欲遂烏私恐色難。
風木可虞一憂喜,子心能得幾時安。
待人曾慣耐春寒,
來日相逢各自難。
悽絕落花微雨外,
與誰私憑玉闌干。
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兩槳入菰蒲,鳧鷗欻驚散。
疏林直炊煙,落日斜酒幔。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
風舟挽猶遲,兀若乘款段。深行蛟龍國,飐蕩光炯散。
洲涼扇荷箑,山晚垂云幔。眷言江海期,百年行欲半。
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捲幔。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維舟瞰層波,未忍分練段。人間好風味,魚鳥同聚散。
儒生長窘束,書燈守幽幔。逐樂嗟已遲,蚤還猶及半。
君才切玉刀,一舉成兩段。我如摶沙礫,放手輒星散。
傳聞紫貝闕,薜荔充帷幔。楚吟尚多亡,君詩補其半。
升平不滿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頭,陛下徒跣走。
欲艤扁舟藏壑去,卻從滄海見塵飛。
盈盈一水經秋別,落落斯堂與世違。
鳥獸同群知有托,江湖滿地竟安歸。
買山吾已輸君早,何獨傷心柳十圍。
咫尺西樵路,人家別一村。
山川淳樸處,井里鑿耕存。
有客看游艇,呼童問水源。
潮生催解纜,江上正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