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庭觀二首 其一
蕭蕭六轡天邊路,
云竹風松正歲寒。
欲洗衰顏換凡骨,
應須九轉大還丹。
蕭蕭六轡天邊路,
云竹風松正歲寒。
欲洗衰顏換凡骨,
應須九轉大還丹。
在天邊的道路上,六匹馬的韁繩隨風飄動,發(fā)出蕭蕭聲響,云竹和青松在歲寒中挺立。想要洗凈衰老的容顏、換掉凡俗的身軀,應該需要服用九轉大還丹。
蕭蕭:馬鳴聲,這里形容韁繩飄動的聲音。
六轡:轡是駕馭牲口用的韁繩,古代一車四馬,每匹馬兩條韁繩,共有六轡。
歲寒:指寒冷的時節(jié),常象征高潔的品格。
衰顏:衰老的容顏。
凡骨:凡人的軀體。
九轉大還丹:道教認為經過九次提煉的丹藥,服用后可使人超凡脫俗、長生不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歲月滄桑后,感慨自身衰老,同時受到道家思想影響,渴望通過服用丹藥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當時社會可能道教氛圍較濃,道家的煉丹修仙思想有一定影響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衰老的無奈和對超凡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受道家思想影響的心境。
寶林從何來,飛空錫同住。天風吹海濤,常恐復飛去。
我友白蘋洲畔客,忽凌風雪問征涂。南州歲晚尋高士,西塞煙深憶釣徒。呼酒江船春水動,讀書山館雨燈孤。無錢自愧蘇司業(yè),聊賦《驪駒》為子娛。
瓔珞五花冠。云鬢?鬖。霞衣縹帶綴瑯玕。玲舌輕彈天樂響,人在云端。弓樣轉彎彎。左右回盤。鏡光如月照孤鸞。天女散花穿隊子,環(huán)佩珊珊。
曰雁風高秋色好,之子南還何草草。綠袍烏帽新拜官,武略文聲繼諸老。劍光萬丈拂閩山,瘴霧蠻煙頓時掃。
大漠平連薊北天,向來前箸急籌邊。將軍已佩通侯印,使者仍輸太府錢。幾處鼓鼙閒落日,何年烽火避甘泉。君行會有匡時略,試問金城塞下田。
君家兄弟各能文,季也風流又絕群。萬里相逢又相別,落花時節(jié)卻思君。
吾佛廣大華藏海,法隨法行隨建立。此寶華王獅子座,上有寶蓋從天垂。古來寶積長者子,手持此蓋同供佛。佛以智慧威神力,一一寶蓋合為一。南山去天尺五近,王城不異毗耶城。彼時心即此時心,以此莊嚴作佛事。綵幢寶幡雜金碧,間見層出生光輝。猶如微風吹萎花,而復更雨新好者。仰觀三千大千界,于此蓋中悉充遍。一一世界既亦爾,線蹊針孔無不然。豈止一佛與二佛,盡十方佛現(xiàn)其中。廣長舌相熾然說,萬法一法靡不周。皇上心與佛心通,皇上壽與南山齊。無負此恩與此蓋,臣心有如此山爾。
荊揚春冬異風土,江北江南春冬花。跨馬出郊時極目,應須美酒送生涯。
蓬萊紫氣溫如玉,池上于今有鳳毛。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云送色曉雞號。
人言阿龍超,阿龍故自超。濟南一下語,北地不成驕。
司議因乘海上槎,河源歸路未應賒。市中徒爾疑成虎,杯內何曾影似蛇?官事吉兇占鵲語,閨房消息卜燈花。南風乞得樓船便,六月中旬便到家。
斂衽重尋瓜瓞詩,二君被化圣明時。人心似日云煙蔽,圣德如天草木知。風煖平原花發(fā)早,雨昏高樹鳥歸遲。如今猶有風流在,阡陌縱橫不忍犁。
深崖窮谷過人稀,一徑縈紆引犢歸。驟雨才收天放好,連空青嶂抱云飛。
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曉幃初卷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起來無語理朝妝,寶匣鏡凝光。綠荷相倚滿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揚。
秋涼如許。薄薄添衾絮。夢醒殘燈蟲亂語。昨夜黃昏一雨。曉窗把筆遲遲。芭蕉葉上新詩。詩到無人愛處,幾分天籟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