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顧通府擬歸索和章
山居還有事權無,童子朝朝告水符。我得此生真得矣,公知人懶不知乎。一春花鳥篇章廢,萬里云霄羽翼孤。惟有白龍池上月,夜深來伴老樵夫。
眼中魚鳥異飛沉,天損真誰不受侵。別駕何須稱我病,諸公那肯借人深。三年入報天官政,再命來腰刺史金。何許幔亭君欲去,虹橋跨月幾千尋。
山居還有事權無,童子朝朝告水符。我得此生真得矣,公知人懶不知乎。一春花鳥篇章廢,萬里云霄羽翼孤。惟有白龍池上月,夜深來伴老樵夫。
眼中魚鳥異飛沉,天損真誰不受侵。別駕何須稱我病,諸公那肯借人深。三年入報天官政,再命來腰刺史金。何許幔亭君欲去,虹橋跨月幾千尋。
山居生活是否真有事務?童子每日都來報告取水的事。我這一生如此已很滿足,您知道我懶散卻未必了解其他?整個春天因賞花鳥而荒廢詩章,如在萬里云霄中獨展羽翼。只有白龍池上的明月,深夜來陪伴我這老樵夫。眼中魚鳥或飛或沉各不相同,自然的損耗誰能不受侵擾?別駕您何須說我有病,諸位公卿又怎肯深加援手?三年間上報天官政績,再次受命佩戴刺史金印。您要前往何處的幔亭?那虹橋橫跨明月有幾千尋長。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依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酬和。
水符:此處指每日取水的事務或憑證。
天官政:指通過吏部考核的政績(天官代指吏部)。
刺史金:刺史的官印(金代指官印)。
幔亭:傳說中武夷山頂的仙人亭,代指隱者居所。
虹橋:神話中連接仙凡的橋梁,此處形容月色下的奇幻景象。
此詩為詩人酬和顧通府(官職為通判)擬歸鄉之作。顧通府欲歸,詩人次韻相和,既回應其歸意,亦借山居生活的描寫,反映自身閑適心境與對仕途際遇的感慨,或作于二人交往期間。
全詩圍繞“擬歸”主題,通過山居瑣事、自然景象與仕途回憶,既展現詩人對閑適生活的滿足,又隱含對人際疏離的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悠遠,是酬和詩中兼具生活意趣與個人心緒的佳作。
犬羊無故事喧爭,惆悵中原失太平。
天上風霜方鼓動,人間草木已欣榮。
共懷前日千齡遇,誰使蒙塵萬里行。
淚眼時時望滄海,百川渺渺向東傾。
東風作惡也輕佻,斷送殘紅四散飄。
自是春愁渾未解,不堪詩句苦相撩。
冥蒙薄霧迷歸燕,料峭余寒入敝貂。
齋閣但知棄一醉,盡教窗雨夜蕭蕭。
泗上頻蒙訪寓公,十年乖隔馬牛風。
誰知邁往青云士,尚寄哀遲白髪翁。
浮食即今尸靖館,育材當日謾儒宮。
寄聲有道勞虛奨,窶?方安鼠技窮。
拏云老檜欲千春,幾閱人間旦復曛。
風里樛枝喧過雨,月中清影碎流云。
蟠根不愿郎官谷,聳干宜參君子軍。
須信英靈神物護,頻經兵寇惜揮斤。
末學紛紛只是夸,孔顏門戶本無遮。
農工商賈皆同氣,草木蟲魚是一家。
我欲收心求克己,公知誠意在閑邪。
汝南夫子規模大,歸去相從海一涯。
奉留高客敢同黃,恃有親親與鴈行。
樂孺誠宜賦棠棣,盤桓何畏嗇檳榔。
敬通叔達無爭論,法護僧彌各擅長。
二義周官如問得,且看姜被莫騰裝。
德與才高位不酬,大鈞杳默向誰尤。
剖符政化傳沂水,握節威名振宛丘。
心悟三乘真合覺,學該九域獨推優。
鴈行影拆元龜喪,涙灑西風不忍收。
古甃泓澄淺,涓涓似有源。
蒸云驟游宇,吹雨忽翻盆。
泉伏微如蠋,泥蟠肆任蚖。
嶄然頭角見,坐禠葉公魂。
覊宦棲棲易感懷,一秋聊得病顏開。
幸蒙南巷攜家至,更喜東床自遠來。
鵠髪二翁頻撰屨,鸰原群從共衘杯。
家山莫便懷中隱,風月躋攀更幾回。
葛帔練裙一散仙,親攜畚鍤道蒙泉。
濫觴初見開微溜,中準終能作止淵。
棲畝稻秧滋菶菶,入池藕葉泛田田。
道人跬步不知處,未遇高賢名孰傳。
環堵翛然一畝寬,更無塵霧苦相干。
森森佳樹木奴實,湛湛清池地鏡寒。
三益時瞻玉界尺,一杯何用肉臺盤。
官閑坐享無功祿,更恐風人刺伐檀。
賀老舊時宅,平湖照眼明。
魚蝦無遠近,菱芡自生成。
歷歷疑猶見,紛紛盡肆耕。
斯民日牢落,無路問魚并。
講罷公堂得少休,下簾清興與天悠。
書空怪事知無益,為圃機心逝不留。
四至九卿空士笑,一當萬乘豈人謀。
先生獨有摛詞巧,奪盡人間重錦裘。
泉石清游一月間,風輕氣爽未驚寒。
唱經云岫頻清梵,佞佛爐煙費紫檀。
震澤魚肥聊獨酌,包山橘熟阻同看。
歸來頓識南宗髓,寧見彌天釋道安。
庭闈無復薦芳膻,烏鳥哀情毎泫然。
游子但吟春草句,門人欲廢蓼莪篇。
風枝數效臯魚泣,水菽難攀子路賢。
空羨鄰封二佳令,兒啼八十壽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