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二季父二首 其二
覊宦棲棲易感懷,一秋聊得病顏開。
幸蒙南巷攜家至,更喜東床自遠來。
鵠髪二翁頻撰屨,鸰原群從共衘杯。
家山莫便懷中隱,風月躋攀更幾回。
覊宦棲棲易感懷,一秋聊得病顏開。
幸蒙南巷攜家至,更喜東床自遠來。
鵠髪二翁頻撰屨,鸰原群從共衘杯。
家山莫便懷中隱,風月躋攀更幾回。
在外為官漂泊不定,容易讓人感懷,這一秋姑且因病情好轉而容顏舒展。慶幸叔父一家從南巷來到這里,更歡喜女婿從遠方趕來。兩位白發老人頻繁走動,兄弟子侄們一起舉杯飲酒。家鄉可不要就藏在心中,還能有幾回一同去賞風弄月呢。
覊(jī)宦:在外做官。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病顏開:指病情好轉,臉色有了喜色。
南巷攜家:指叔父一家到來。
東床:指女婿。
鵠髪(hú fà):白發。撰屨(zhuàn jù):指來往走動。
鸰原:比喻兄弟。群從:指兄弟子侄輩。衘杯:即銜杯,指飲酒。
家山:家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在外為官,叔父一家和女婿前來相聚,詩人在與家人的歡聚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家人相聚的喜悅和對親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的語言描繪家庭場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宋代普通文人對家庭生活的情感表達。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
獨客已無家,客中重作客。鮀江已他鄉,他鄉復行役!
五月入羊城,酷暑汗流額。嶺南煙瘴地,況是炎威迫。
西人重衛生,先事防疹疫。英屬新嘉坡,因之禁海舶。來者尚有人,往者已絕跡。令我心如焚,進退殊躅躑。
賴有賢主人,早晚相慰籍。時為駕桐艇,相與醉花席。
轉瞬忽新秋,珠江珠露白。泛海七洲洋,船唇浪花拍。水程八日馀,寢饋蛟龍宅。
壯哉此行游,豈曰行蠻貊!入世雖無緣,反躬惟自責。悔不學逢迎,況有孤高癖!倦鳥不知還,毋乃太局蹐。且勿隨人忙,偷閒過除夕。
樓名聚遠倚晴空,
無限風光入坐中。
豈是帝家移帝力,
由來天子即天公。
都門霜落雁南飛
官舍蕭條獨憶歸
淡月疏星辭帝闕
亂云高樹近親闈
淵明對酒心猶好
杜甫能詩趣不違
聞說邑人相候久
高堂莫戀老萊衣
報客頻勞鶴
束書更住山
從今松桂里
散發弄潺湲
晝寢房中應接稀,
青燈夜雨獨吟時。
但令心廣身長泰,
不管東皋歸去遲。
幽徑真堪殿六朝。拂衣惟見草蕭蕭。塵箋細撫已魂銷。
林靜風煙千嶂遠,樓高涕淚一身遙。廣陵心事托寒潮。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頭白。
起行觀病者,身健有馀力。
出門視勞者,身閒免事役。
入鄉閱貧者,身足飽衣食。
寓形天地間,幸已不失職。
奈何不自休,汲汲復戚戚。
大鵬彌九區,轉動恐逼窄。
鷦鷯巢一枝,隨意翻羽翼。
馳光無停留,駟馬方過隙。
君看北邙山,貴賤一真宅。
姓孔名聃,
字曰瞿曇。
禪道第二,
文章第三。
同門同出入,
不是我同參。
翻雨翻煙羨柳嬌,
隨人心意短長條。
書生不擅逢迎事,
偶一垂肩便折腰。
冥鴻天外渺難攀,
天上初懸曳履班。
張翰豈緣莼菜去,
留侯原為赤松還。
丹心五夜長情闕,
紫氣三秋復度關。
別墅圍棋人好在,
橫山應復比東山。
百尺危樓,面陽峰、覽盡楚天云物。西望武昌東夏口,遙對黃州赤壁。清簟疏簾,投壺散帙,炎夏生冰雪。玉堂惟構,未許元龍稱杰。
讀書夜感青黎,畫楝雕檐,星斗寒光發。秋水長空涵雁影,時見斷霞明滅。學士當年,倚欄凝睇,把鏡悲華發。丹心歲晚,咫尺身依日月。
日光墮地風烈烈,
滿眼黃沙吹作雪。
三更雪盡寒更切,
泥床如水衾如鐵。
骨戰唇搖膚寸裂,
魂魄茫茫收不得。
誰能直劈天門開,
放出月光一點來。
黃頭小人欲作賊。阿公在城下指縛得。
黃頭小人欲作亂。賴得金刀作蕃捍。
百年老眼共乾坤,
著手推開萬化門。
一氣鴻蒙渾未鑿,
兩儀混辟互為根。
無聲無臭虛中覺,
不睹不聞靜處存。
遙想韋編三絕后,
不知幾度月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