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工部兄尋由里山泉眼
葛帔練裙一散仙,親攜畚鍤道蒙泉。
濫觴初見開微溜,中準終能作止淵。
棲畝稻秧滋菶菶,入池藕葉泛田田。
道人跬步不知處,未遇高賢名孰傳。
葛帔練裙一散仙,親攜畚鍤道蒙泉。
濫觴初見開微溜,中準終能作止淵。
棲畝稻秧滋菶菶,入池藕葉泛田田。
道人跬步不知處,未遇高賢名孰傳。
身著葛布披肩和白色裙子的閑散仙人,親自帶著畚箕和鐵鍬前往蒙泉。剛開始看到泉水源頭只是細微水流,最終能匯聚成平靜的深潭。田野里的稻秧因泉水滋潤而茁壯成長,池塘里的藕葉泛起層層綠意。那道人走了幾步就不知去向,若沒遇到賢能之人,這泉水之名又有誰來傳揚呢。
葛帔練裙:葛布披肩和白色裙子,形容穿著樸素。
散仙:指閑散自在的仙人,這里比喻尋泉之人。
畚鍤:畚箕和鐵鍬,用于挖掘的工具。
濫觴:指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這里指泉水源頭。
中準:指適中的標準,這里可理解為泉水匯聚到一定程度。
止淵:平靜的深潭。
棲畝:田野。
菶菶:草木茂盛的樣子。
田田: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
跬步:半步,這里指走了幾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閑適之時與工部兄一同去探尋由里山的山泉眼。當時或許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關注自然景觀,在尋泉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尋泉之事,突出了泉水的變化和其對周邊植物的滋養。其特點在于生動描繪自然景象,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的關注和細膩的觀察。
何代提戈去不還,
獨留形影白云間。
肌膚銷盡雪霜色,
近來豈少征人婦,
笑采蘼蕪上北山。
淮安古地擁州師,畫角金饒旦夕吹。
淺草遙迎鹔鹴馬,何況遷喬舊同伴,一雙先入鳳凰池。
雨余獨坐卷簾帷,便得詩人喜霽詩。
搖落從來長年感,何況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馬好狂時。
九天雨露傳青詔,八舍郎官換綠衣。
初佩銀魚隨仗入,聞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霧夕有光輝。
草玄門戶少塵埃,丞相并州寄馬來。
初自塞垣銜苜蓿,不與王侯與詞客,知輕富貴重清才。
金貂曉出鳳池頭,
玉節前臨南雍州。
暫輟洪爐觀劍戟,
峴首風煙看未足,
便應重拜富民侯。
辟雍流水近靈臺,中有詩篇絕世才。
渤海歸人將集去,
莫道專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越中藹藹繁華地,秦望峰前禹穴西。
湖草初生邊雁去,
明日漢庭征舊德,老人爭出若耶溪。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
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
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池榭堪臨泛,翛然散郁陶。
步因驅鶴緩,吟為聽蟬高。
林密添新竹,枝低縋晚桃。
酒醅晴易熟,藥圃夏頻薅。
老是班行舊,閑為鄉里豪。
經過更何處,風景屬吾曹。
星象承烏翼,蠻陬想犬牙。俚人祠竹節,仙洞閉桃花。
城基歷漢魏,江源自賨巴。華表廖王墓,菜地黃瓊家。
霜輕菊秀晚,石淺水紋斜。樵音繞故壘,汲路明寒沙。
凊風稍改葉,盧橘始含葩。野橋過驛騎,叢祠發迥笳。
跳鱗避舉網,倦鳥寄行楂。路塵高出樹,山火遠連霞。
夕曛轉赤岸,浮靄起蒼葭。軋軋渡水槳,連連赴林鴉。
叫閽道非遠,賜環期自賒。孤臣本危涕,喬木在天涯。
公府有高政,新齋池上開。再吟佳句后,一似畫圖來。
結構疏林下,夤緣曲岸隈。綠波穿戶牖,碧甃疊瓊瑰。
幽異當軒滿,清光繞砌回。潭心澄晚鏡,渠口起晴雷。
瑤草緣堤種,松煙上島栽。游魚驚撥剌,浴鷺喜毰毸。
為客烹林筍,因僧采石苔。酒瓶常不罄,書案任成堆。
簷外青雀舫,坐中鸚鵡杯。蒲根抽九節,蓮萼捧重臺。
芳訊此時到,勝游何日陪。共譏吳太守,自占洛陽才。
阮巷久蕪沉,四弦有遺音。
雅聲發蘭室,遠思含竹林。
座絕眾賓語,庭移芳樹陰。
飛觴助真氣,寂聽無流心。
影似白團扇,調諧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猶今。
家家菊盡黃,梁國獨如霜。
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
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
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
一入瑤華詠,從茲播樂章。
星使出關東,兵符賜上公。
山河歸舊國,管鑰換離宮。
行色旌旗動,軍聲鼓角雄。
愛棠余故吏,騎竹見新童。
漢壘三秋靜,胡沙萬里空。
其如天下望,旦夕詠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