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選部國雍張光祿元易見過得人字
秋盡衡門黃葉新,頻來二子轉相親。
名從海內推詞伯,游豈燕中傍酒人。
苜蓿堪娛吾且老,茅柴能飲未辭貧。
獨憐此會今稀少,南北風煙易愴神。
秋盡衡門黃葉新,頻來二子轉相親。
名從海內推詞伯,游豈燕中傍酒人。
苜蓿堪娛吾且老,茅柴能飲未辭貧。
獨憐此會今稀少,南北風煙易愴神。
秋末時節,我簡陋的家門旁新落了黃葉,周選部國雍和張光祿元易頻繁來訪,我們的關系愈發親近。他們二人的名聲在海內被推崇為文壇大家,他們的交游怎會像燕地那些只知傍著酒徒的人。苜蓿這樣的粗食也能讓我愉悅,只是我已漸老,能喝著茅柴這樣的薄酒也不嫌棄自己貧窮。只是可惜這樣的聚會如今很少有了,南北的風煙景象容易讓人傷感。
衡門:指簡陋的房屋。
詞伯:對擅長文詞者的尊稱。
苜蓿:一種植物,這里指粗食。
茅柴:指劣質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生活較為清苦時,友人周選部國雍和張光祿元易頻繁來訪,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平淡,詩人在自己簡陋居所與友人相聚,享受這份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情誼和對生活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萬壑隱孤秀,峰頭羽士家。
懸流疑剩雨,落葉亂殘霞。
閣峻秋陰伏,山空暮景斜。
何人自西岳,移種石蓮花。
晚坐空山寂,樓危怯獨依。
青林寒佛火,白月凈巖扉。
細把藤花酒,重添薜荔衣。
三更扶杖去,高詠謝元暉。
仙鯉當年縱碧流,
何人鞭石誇平疇。
云低萬里青虹見,
春漲三江錦浪浮。
漠漠地疑通漢渚,
盈盈人望濟川舟。
誰云涸轍無消息,
驤首龍門是舊游。
九五當乾馭,黃裳被冕旒。天風申巽命,晝日接康侯。
錫馬膺藩寵,從龍展壯猷。即看交泰合,雷雨滿皇州。
十載不家食,天衢觀國光。包魚知碩量,射隼著鋒芒。
井井宏經濟,乾乾日贊襄。大君宜有命,三錫倍輝煌。
含章承帝寵,資斧鎮南中。蹇蹇王臣節,謙謙君子衷。
后庚新積習,先甲振頹風。我自窺觀者,欣瞻衎食鴻。
包荒匡泰運,憑河屬上公。蔚文騰變豹,儀羽翊飛龍。
鼎耳資鉉壯,王庭羨棟隆。定知裁輔烈,豐日永當中。
需郊開祖帳,旅觶盍朋簪。悵望違鉉玉,無因繫柅金。
貫魚茅拔匯,鳴鶴子和陰。倘束丘園帛,如蘭尚可尋。
疊鼓收寒,試燈風小珠簾卷。玉梅消瘦倚窗枝,蟾月窺人淺。十里銀笙鈿管,簇行云銅街繡軟。不如休去,花影重門,繁星一院。
誰念何郎,宿醒未解吟詩倦。枕屏清淚濺瀟湘,蜜炬香心短。閑里華年自換,漏沈沈、天長信遠。春眠困頓,猶夢婆娑,舞蔥歌茜。
何處風光欲斷魂,
水邊云里有芳園。
馬蹄不識山家路,
相趁溪聲到小門。
閥閱方成一段奇,
三湘況是古來稀。
弟兄同歲乘槎去,
父子連科折桂歸。
詩禮傳家人共羨,
歡華過眼事俱非。
秋風寂寞萱堂露,
染盡當年戲綵衣。
斗酒金鑾筆下春,
脫靴力士幾曾嗔。
后生不謂尋常事,
驚怪先生膽是身。
零落香魂去不回,
黃泉應上望夫臺。
他生不愿為夫婦,
但作羅浮蛺蝶來。
茅許仙蹤在,
煙霞一境清。
夷希何許叩,
松徑月空明。
佛性戒珠心地印,
淫坊酒肆光迥迥。
寶壽見他打一拳,
從斯脫卻勞生病。
下客拋官獨自回。
莫向歧亭說斷魂,
霜天鴉鵲噪閒門。
江云帶雨催寒色,
野水和煙入暝痕。
詩思如冰亂宵柝,
酒香邀月過前村。
曼卿自是無佳詠,
綠葉青枝一并論。
賓戲兩翁迂闊甚,金章換得笠并蓑。
君從老艾傳衣缽,仆似元城耐搗磨。
歲晚石交惟竹伴,古來鼎味待梅和。
凍泥滑滑村居僻,今雨無人肯見過。
勿薄淮陽守,
家居竟隔年。
頗聞宣室召,
將起賈生賢。
郡政冰霜體,
詞林錦繡篇。
青云公望遠,
玄發萬人憐。
治法胥緣理與情,理情兼盡政斯平。四方但覺安耕鑿,終歲相傳少訟爭。
經濟文章共一途,宰官猶是大名儒。掄才自有真衡鑒,拔萃超凡總不誣。
旱潦災荒實可憂,頻將水利細推求。浚源豈特通舟楫,高下農田得有秋。
紡織江鄉處處同,年來生計巳皆窮。為興蠶繭舒民困,補救群推第一功。
鐘鼓笙鏞瑟與琴,而今節奏久銷沈。清風江上來師曠,釐訂常懸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