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詠趙真真楊玉娥唱雙漸諸宮調 青樓集
煙柳風花錦作園。霜芽露葉玉裝船。誰知皓齒纖腰會,只在輕衫短帽邊。啼玉靨,咽冰弦。五牛身去更無傳。詞人老筆佳人口,再喚春風在眼
煙柳風花錦作園。霜芽露葉玉裝船。誰知皓齒纖腰會,只在輕衫短帽邊。啼玉靨,咽冰弦。五牛身去更無傳。詞人老筆佳人口,再喚春風在眼
冒雨探靈窟,峰高未易躋。人聲煙外接,鳥道樹中迷。鐘動方知寺,泉飛不見溪。何當開霽景,一覽萬山低。
嶺峻林尤茂,幽奇此獨鐘。逃禪為帝子,聽法有神龍。花散千崖雨,濤翻萬壑松。曠懷追謝屐,何處覓芳蹤。
樂與數晨夕,區區諸老翁。
貧居依稼穡,繞宅自蒿蓬。
懶惰故無匹,箴規向已從。
閑居三十載,鄉里習其風。
有客思尋片石談,
攜筇來訪舊精藍。
寒蕪漠漠江村夕,
一角斜陽尺隱庵。
群峰削玉倚青天,迤邐浮嵐斷復連。遠樹盡疑含宿霧,長林不辨雜飛煙。隨風冉冉沾衣袖,帶雨冥冥濕錦韉。卻憶東梅溪上路,芒鞋幾度踏曾巔。疊嶂回巒復幾重,千巖萬壑翠連空。遙兼積靄林光潤,近染晴云樹色濃。深澗鳥啼迷晚黛,蒼崖人語度冥濛。憶從蚤歲同登覽,曾上凌霄第一峰。石橋磊落跨溪流,長日溪頭事事幽。一片雨聲來枕畔,半空云影上簾鉤。花間濯足聞清瀨,柳下垂綸近白鷗。有約還山尋舊隱,芒鞋竹杖共追游。青山疊疊樹蒼蒼,驛騎時看駐道傍。嘶向柳邊當薄暮,飲來花底愛微涼。解裝暫息征途倦,振轡寧忘去驛長。愧我兩京叨扈蹕,馳驅幾得從飛黃。翠竹岡頭景物幽,長天落日澹悠悠。幾家返照催砧杵,半壁新蟾入畫樓。高壟牛歸樵己散,滄溪漁罷網初收。故家迢遞金川外,猶憶登臨共唱酬。蘭若疏鐘曉露涼,扶桑海色曙蒼蒼。遙催落月沉西嶺,微度閒云出上方。鶴下巢邊鳴竹徑,僧從定處啟松房。幾回待漏趨丹禁,閶闔聲中拜玉皇。大雪舒晴絢碧霄,山前積素擬瓊瑤。千林日轉寒將散,萬壑陽和凍欲消。谷口問人初見路,溪頭送客漸通橋。玉堂歲歲逢三白,吟對西山寄泬寥。蒼嶺蜿蜒去復回,白云千仞壓崔嵬。高林縹緲晴光合,列嶂絪缊旭景開。己見從龍天上去,還聞伴鶴日邊來。承恩屢到蓬萊島,五色曾看擁上臺。
嘆息人間萬事非,懶朝真與世相違。腐儒衰晚謬通籍,回首風塵甘息機。萬里秋風吹錦水,千家山郭凈朝暉。白沙翠竹江村暮,來歲于今歸未歸。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霜雪霽全消。久知白發非春事,未有涓埃答圣朝。多病窮愁常闃寂,獨能無意向漁樵。欲填溝壑惟疏放,回首扶桑銅柱標。
干戈衰謝兩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萬事糾紛猶絕粒,百年多病獨登臺。新亭舉目風景切,巫峽秋濤天地回。獨把漁竿終遠去,一生懷抱向誰開。
故國平居有所思,江湖遠適無前期。書簽藥囊封蜘網,清簟疏簾看奕棋。草木變衰行劍外,碧梧棲老鳳凰枝。吏情更覺滄洲遠,搖落深知宋玉悲。
絕愛墻陰橘,花開滿院香。
鄰人欺不在,稍覺北枝傷。
天門高處一躋攀,
兩袖牛龍石霧班。
曉渡三溪歷三觀,
已參青帝非人間。
板閣風涼無一事,細吟花蕊新詞。羅衫薄薄映冰肌。桃應妝半面,柳要學雙眉。
越布手巾金錯盌,多情計掾堪貽。不曾腸斷月英詩。任他平望水,自照野鴛飛。
金盆濯足段文昌
乞索家風飽便忘
他日楚人能一炬
又從焦土說阿房
裴回若留,
靈其有喜。
薦我馨香,
挹茲酒醴。
我祖在天,
執道之紀。
申佑無疆,
奏神稱禮。
新晴眺覽。空翠相磨明老眼。水滿溪湖。來往風帆得自如。
天公濟勝。明月當空開寶鏡。詠謫仙詩。醉里騎鯨也大奇。
一樽紅友掃離愁,
泰岱期登最上頭。
歸去吟囊重檢點,
記曾醉眼小齊州。
入關霧雨出關晴,往蹇來亨未可憑。但為八閩除大慝,不妨縲紲到神京。
再入關來宿雨晴,南公遺讖以堪憑。還知生死從天定,只把丹心注玉京。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時人應怪我何求,
白盡從來未白頭。
磅礴昆崙三萬里,
不知何地可薶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