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陶贈野人
樂與數(shù)晨夕,區(qū)區(qū)諸老翁。
貧居依稼穡,繞宅自蒿蓬。
懶惰故無匹,箴規(guī)向已從。
閑居三十載,鄉(xiāng)里習其風。
樂與數(shù)晨夕,區(qū)區(qū)諸老翁。
貧居依稼穡,繞宅自蒿蓬。
懶惰故無匹,箴規(guī)向已從。
閑居三十載,鄉(xiāng)里習其風。
樂于與幾位老者共度朝暮,這些樸實的老人們相伴左右。貧寒的居所依靠農耕維持,房屋周圍自生蓬蒿野草。懶散的性子實在無人能比,從前的勸誡我早已接受。閑居生活已持續(xù)三十載,鄉(xiāng)里人也習慣了我的作風。
數(shù)晨夕:頻繁相處,共度早晚時光。
區(qū)區(qū):此處指平凡樸實的樣子。
稼穡(jià sè):泛指農業(yè)生產,稼為種植,穡為收割。
蒿蓬(hāo péng):蓬蒿,野生草本植物,此處指荒樸的環(huán)境。
無匹:沒有能相比的,此處指懶散的性格突出。
箴規(guī)(zhēn guī):勸誡、規(guī)諫。
習其風:習慣其生活方式與風氣。
此詩為‘律陶’(模仿陶淵明詩風)之作,當創(chuàng)作于作者隱居時期。作者傾慕陶淵明的田園情懷,通過贈詩‘野人’(指隱居民間之人),展現(xiàn)自己安于農耕、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及心境。
詩中以平淡語言描繪農耕閑居生活,展現(xiàn)安貧樂道的情懷,風格質樸自然,深得陶詩‘自然為宗’的精髓,是模仿陶淵明田園詩的典型作品。
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
國士感知己,能將七尺輕。擊衣譬已報,吞炭氣難平。漳水西風急,邢臺落日晴。千秋石橋上,過客馬猶驚。
沙老猶生觜,江寒已伏槽。長煙分聚落,短日下亭皋。木脫曾巢見,潮生小艇高。幽懷誰與悟,不見酒中豪。絕徼三叉路,連艫萬斛船。一區(qū)江上宅,百榼酒中仙。有土能埋玉,無膠可續(xù)弦。摩挲綠苔石,屐齒尚依然。
東風游約近,積雪閉門深。興或有時到,春應無處尋。柳藏初活眼,草沒未灰心。寂寞南山下,茶煙出樹林。
怯露依芳蕙,驚風入繡幃。莫將羅扇撲,更待滿園飛。
予幼好奇術,年來無所營。一壺常坐臥,虛室少將迎。白石歌中爛,黃金賦里成。待逢堯舜世,方擬學長生。
綠水青山白發(fā)翁,山南山北水西東。兩枝槳,半帆風,人間何必泣途窮。
巍巍乎高山,千年兮萬代。不知宇宙情,須臾變滄海。
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著意怨王孫。當年艷態(tài)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調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砌臺歌舞陽春后,明月朱扉幾斷魂。
彎弓射雕不射虱,擁書讀禮不讀律。詞流倒峽賦凌云,意氣干霄虹貫日。雄才大略非等夷,斯人豈是池中物。昨日誦君孺慕篇,涼風在樹聲蕭瑟。今來識得白眉良,萬里斑衣仍素韠。山人赤腳入軍門,將軍于我成膠漆。半月不來人事疏,內庭突見龍駒出。相逢一揖問姓名,貴人許結王生襪。羨君風度似翁閒,羨君藻思如翁疾。羨君特達能不驕,羨君文章能繼述。云臺事業(yè)相后先,鉅下風流難髣髴。我在東林懶見人,疏情不覺因君密。莫辭有約去還來,浮生相見旋相失。升沉回首各云泥,云去飄飄泥滑滑。
翰墨前賢在,懸金不易求。登壇稱二妙,破冢閱千秋。雅好憐昌歜,窮途哂敝裘。櫝還雖可恨,已勝夜光投。
茅屋蕭蕭晚,秋陽照土墻。豆花初帶莢,杞子未經霜。原憲非君病,琴張是我狂。相逢只長揖,一笑據(jù)胡床。
春來了。孤根矯樹花開早。花開早。水村山郭,嫩紅晴曉。隴頭何處鱗鴻杳。一枝欲寄行人少。行人少。大江南岸,北風低草。
歸槎始得今朝報,拄杖何勝昨日情。不是伊川無信息,佺期原欠靜中靈。
地近堯天饒雨露,花王窈窕多風度。書生不辦買花錢,空解搖毫為花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