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客譚日俄戰事
誰謂西鄰土馬豪,聊城棄甲比山高。
廟謨始覺聯吳好,天意寧煩詛楚勞。
遣吏爭兵聞哭泣,連年舉債盡脂膏。
北盟舊事多同異,六區叢談付蔡條。
誰謂西鄰土馬豪,聊城棄甲比山高。
廟謨始覺聯吳好,天意寧煩詛楚勞。
遣吏爭兵聞哭泣,連年舉債盡脂膏。
北盟舊事多同異,六區叢談付蔡條。
誰說西邊鄰國(俄國)兵馬強大?他們在戰場上丟棄的鎧甲堆積如山。朝廷決策這時才覺得聯合他國(日本)是好辦法,哪還用得著像古人詛咒楚國那樣大費周章。派遣官吏去征兵時能聽到百姓的哭泣聲,連年舉債耗盡了百姓的財富。歷史上的北盟之事和現在有諸多異同,這些復雜的情況就像《鐵圍山叢談》一樣,可留給后人去評說了。
西鄰:指俄國,俄國在中國西部。土馬豪:兵馬強大。
聊城棄甲:指俄國在戰爭中大敗,丟棄大量武器裝備。
廟謨:朝廷的決策。聯吳:這里以“吳”代指日本,當時清政府想聯合日本對抗俄國。
詛楚:戰國時楚國強大,有人作《詛楚文》詛咒楚國。
遣吏爭兵:派遣官吏去征兵。
舉債盡脂膏:連年借債,耗盡百姓財富。
北盟:指北宋末年與金國結盟之事。
六區叢談:可能是泛指各類雜談,這里以《鐵圍山叢談》(作者蔡絳)代指對這些事的記錄和評說。
此詩創作于日俄戰爭時期。這場戰爭發生在中國東北,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俄國在戰爭中失利,清政府在外交上試圖聯合日本對抗俄國,同時戰爭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如征兵和舉債等。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表達對時局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的外交決策失誤和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諷刺有力。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德人心寂寥,
立朝實莊語。
虎節坐山城,
孤云猶能雨。
文章被甥姪,
孝友諧婦女。
偃息一畝宮,
植梅當歌舞。
池塘夜雨聽鳴蛙
老境侵尋每憶家
白發生來驚客鬢
黃粱炊熟又春華
百年不負膠投漆
萬事相依葛與瓜
勝日主人如有酒
猶堪扶病見鶑花
元龍湖海士,毀譽略相半。
下床臥許君,上床自永嘆。
丈夫屬有念,人物非所玩。
坐令結歡客,化為煙霧散。
武功有大略,亦復寡朋伴。
詠歌思見之,長夜鳴曷旦。
東南望彭門,官道平如案。
簡書束縛人,一水不能亂。
斯文媲秬鬯,可用圭瓚盥。
誠求活國醫,何忍棄和緩。
開疆日百里,都內錢朽貫。
銘功甚俊偉,迺見儒生懦。
且當置是事,勿使冰作炭。
上帝群玉府,道家蓬萊館。
曲肱夏簟寒,炙背冬屋暖。
只令文字垂,萬世星斗粲。
大若塘邊擉網魚
小桃源口帶經鋤
詩催孺子成雞柵
茶約鄰翁掘芋區
苦楝狂風寒徹骨
黃梅細雨潤如酥
此時睡到日三丈
自起開關招酒徒
主簿朝衣如敗荷,
高懷千尺上松蘿。
旅人爭席方歸去,
秋水黏天不自多。
學到會時忘粲可,
詩留別后見羊何。
向來四海習鑿齒,
今日期君不啻過。
齊地谷翔貴,
排門無爨饙。
二仲有甘旨,
奉親亦良勤。
原田水洸洸,
何時稼如云。
無民愿歲豐,
正自不忘君。
聞道一稊米,
出身縛簪纓。
懷我伐木友,
寒衾夢丁丁。
富貴但如此,
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隨去,
松根有茯苓。
漢皇勤遠略,
晚節相千秋。
不足中原地,
猶思一戰收。
圣朝方北顧,
斜日倚東樓。
廟算知無敵,
寒儒浪自愁。
霜須八十期同老,
酌我仙人九醞觴。
明月灣頭松老大,
永思堂下草荒涼。
千林風雨鶑求友,
萬里云天雁斷行。
別夜不眠聽鼠嚙,
非關春茗攪枯腸。
主人心安樂,花竹有和氣。
時從物外賞,自益酒中味。
??枯蟻改穴,掃籜筍迸地。
萬籟寂中生,乃知風雨至。
海南海北夢不到,
會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長袖舞,
夜寒空對短檠燈。
相看鬢發時窺鏡,
曾共詩書更曲肱。
作個生涯終未是,
故山松長到天藤。
引鏡照清骨,
驚非曩時人。
天地入喻指,
芭蕉自觀身。
陳力則已病,
征財又室貧。
古來支離疏,
粟帛王所仁。
棄置鋤犁就車馬,從來計出古人下。塵埃好在三尺桐,不疑萬世期子野。
明經使者著書郎,風雨乘驲忘夙夜。回車過門問無恙,何意深巷勤長者。
圣師之后蓋多賢,領略世故有余暇。白面長身雖不見,好古發憤尚類也。
自然身如警露鶴,每先鳴雞整初駕。北行河決所至郡,肅肅王命哀鰥寡。
力排滹沱避城郭,深澤疲民且田舍。賈生三策藏胸中,羿矢百中不虛舍。
行歸定拜關內侯,但賜黃金恐非價。
往時高交友,
宰木已樅樅。
今我二三子,
事業在燈窗。
秦范波瀾闊,
笑陸海潘江。
愿茲秉經術,
出仕榮家邦。
丈人養疴臥,此道取眾棄。
強飯尚可飽,力田苦常匱。
欲從群兒嬉,出語不娬媚。
軒窗坐風涼,編簡勘遺墜。
自安井無禽,未嘆旅焚次。
夏暑極陽功,時霖作陰事。
呼兒疏藥畦,植杖按瓜地。
南山云氣佳,北極冕旒邃。
自欣須發白,得見衣裳治。
山林收枯槁,草木洗憔悴。
舐痔以車來,探珠遭龍睡。
腹便時蒙嘲,身退得自恣。
伊優無下僚,骯臟謝高位。
誰能領斯會,好在漆園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