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寅庵四首 其三
大若塘邊擉網魚
小桃源口帶經鋤
詩催孺子成雞柵
茶約鄰翁掘芋區
苦楝狂風寒徹骨
黃梅細雨潤如酥
此時睡到日三丈
自起開關招酒徒
大若塘邊擉網魚
小桃源口帶經鋤
詩催孺子成雞柵
茶約鄰翁掘芋區
苦楝狂風寒徹骨
黃梅細雨潤如酥
此時睡到日三丈
自起開關招酒徒
在大若塘邊用網捕撈鮮魚,于小桃源口帶著經書鋤地。寫詩催促孩童搭建雞柵,以茶相約鄰翁挖掘芋田??嚅瑯湓诳耧L中寒意透骨,黃梅時節細雨滋潤如酥。此時酣睡到太陽升得老高,自己起身開門邀請飲酒的朋友。
擉(chuò):刺、戳,此處指用網捕撈。
帶經鋤:化用漢代倪寬帶經而鋤的典故,形容邊耕作邊學習。
孺子:小孩。
芋區:種植芋頭的地塊。
苦楝:落葉喬木,春季開花,此處指苦楝樹。
黃梅細雨:指梅雨季節的細密雨絲。
日三丈:太陽升起約三丈高,形容時間已不早。
酒徒:愛飲酒的人。
此詩或為宋代詩人韓淲退隱上饒期間所作。韓淲晚年遠離仕途,寄情田園,詩中通過農事、天氣、起居等細節,反映其退隱后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及超然心境。
全詩以田園生活為主題,通過捕魚、鋤地、建雞柵、掘芋區等日常場景,結合苦楝狂風、黃梅細雨的天氣描寫,展現了退隱生活的悠然自得。語言平實而富有生活情趣,體現了詩人對田園之樂的珍視。
歸墨氣何銳,為儒意何闌。
勸沮皆不可,要惟心所安。
何必收澄觀,強欲加巾冠。
余看飲光衣,以次傳阿難。
星月凋零萬象昏,誰能先我見朝暾。
東南已得乾坤正,蠻貊方知夜旦分。
但覺滄溟浮佛屋,卻忘衡岳近天閽。
迢迢下憇山腰寺,人世煙云尚吐吞。
我昔志學年,侍親宦西安。弟兄游庠校,見君平生歡。君才獨穎出,逸駕不可攀。夜窗共檠燈,春游合杯盤。虛堂臥雪嶺,杰閣橫云山。爛柯上危磴,烏巨沿溪灣。是時氣相高,辯論俱瀾翻。
一別二十年,天街見峩冠。殿廬看決科,藍袍立清班。黃牒墨猶濕,大弨力能彎。爾來又五載,短書能幾番。
茲焉捧檄來,吏牘方拏煩。室邇嘆人遠,一朝脫籠樊。滿意縱劇談,痛飲到夜闌。十步九太行,此事亦孔艱。
進哭老先生,畫圖慘青綸。特顯顧何為,一昔成大還。回思我伯氏,人琴有余嘆。感今念疇昔,相與涕淚潸。
故人悵無幾,恍如春夢殘。有酒不得飲,有琴不成彈。復歸坐冷屋,使我凋朱顏。
我歸不可遲,倚門夢連環。君言欲舂糧,伴我行路難。欲去不得去,僧坊話閑關。
年各幾半百,后會鬢亦斑。何處更有詩,此心匪石頑。群憂發孤笑,屬聯不當慳。
氣岸有如君,著身簿尉間。鹽車勿長鳴,會當上天閑。
摻祛不忍別,雨聲為潺潺。君有門戶責,慇懃愿加餐。
相過風雨獨何歟,校酒論文已不如。
方信深交相戀繆,卻因衰退更躊躇。
吟生池草書成束,飲落簷花醉墮車。
明日待隨公等去,我頭應始自今梳。
晚步蕺山上,休辭腳力窮。
八松不礙眼,萬里欲乘風。
逸興浮滄海,高歌徹太空。
羲之不可見,猶得想胸中。
晉陽固自有高共,奉天豈可無宣公。
當時扶日滄海東,尚想健筆驅長風。
指揮諸將如奴童,中興內相當推功。
斷碑毋庸詫詩工,制藁具在鑾坡中。
袖手旁觀一世余,元非親物亦非疎。
酒邊每事如人意,燈下通宵讀我書。
學到莊騷才止此,生逢周漢定何如。
西州相識無遺恨,獨恨無從摻子祛。
郡齋偶休沐,驅車出西城。依依山水佳,蕭蕭松柏聲。
雪余春意動,新綠生坳泓。行行到青林,老眼增雙明。
主人喜客來,倒屣欣逢迎。幽居跡甚遐,健筆詩方鳴。
回首幾年別,千里搖心旌。相見又睽隔,此意猶未平。
不如造齋合,四座酒重傾。風流陶彭澤,骯臟阮步兵。
看劍引三尺,論文驅六丁。綠野秀橫檻,山寺傍連甍。
石罅幽泉溢,腳底輕云生。詩盟忝予會,弈道從君爭。
哦詩谷禽應,列炬林鴉驚。清歡未云足,累句忽已成。
環坐粲十眉,舉酒酬三英。滿壁灑醉墨,歸夢含余清。
我方媿此集,君欲尋前盟。吏鞅方縛我,秋風為君行。
又作泛舟行,浮家一葉輕。
潮生江外晚,月比夜來明。
云盡天容徹,風高水氣清。
五湖乘興去,何苦慕功名。
瘦藤拄破山頭云,山蹊盡處開危亭。
平田萬頃際大海,海無所際空冥冥。
干端坤倪悉呈露,飛帆去鳥無遺形。
蓬萊去人似不遠,指點水上三山青。
褰裳濡足恐未免,儻有飚馭吾當乘。
是中始覺宇宙大,眼力雖窮了無礙。
云夢八九不足吞,回視塵寰一何隘。
曾聞芥子納須彌,漫說草庵含法界。
看我振衣千仞岡,笑把豪端卷煙海。
九年奔走祇思閑,歸夢時時墮故山。
已媿演綸詞禁上,更堪曳履侍臣閑。
官曹顧我空無補,世事惟君了不關。
但欲相從游物外,不應久此玷清班。
別駕歸來自贛川,相迎方嘆別經年。
為言相國珠璣語,寄問祠庭山澤僊。
妙句聳觀親盥手,滿城爭玩日駢肩。
退憐母子方偕隠,卻恐虛名似此傳。
妙齡冠蜀士,名聲振王畿。晚隨召節來,天朝增羽儀。
我昔倅丹丘,鹿侯掛冠歸。群公俱祖送,見公四三詩。
頗恨著鞭先,自言乞身遲。拳拳慕下風,直欲夢見之。
還朝挹高致,氣宇清且夷。稱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詞。
始見荷傾倒,笑談欲忘疲。況當秋風高,濫吹參試闈。
鼎臠得一嘗,豹斑容管窺。叔度真似道,莊生信忘機。
親疎皆不可,況復容磷緇。諸生得公來,讙曰真吾師。
叩簾或三請,響答了不疑。私謂如此人,定應備論思。
胡為歸興勇,抗章氣不衰。鼓盆萬里外,抱孫更成悲。
擁麾東川去,無人留孔戣。別懷不自勝,別酒聽淋漓。
他時念老成,追鋒且復西。公能重來否,此意非吾私。
張羅清似翟公門,門外都無野雀喧。
可但風流追鮑謝,直教高論到羲軒。
絕憐父子為知己,時把文章得細論。
個里是非何足較,乍賢乍佞一王尊。
憧憧滿眼事何稠,落落論心思獨幽。
去國未能身一葉,懷人但覺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夢,江漢歸舟更別愁。
安得簫韶儀兩鳳,不妨燕雀自嘲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