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五首 其二十
楚王城畔水東流,
獨腳山魈趯氣毬。
貪看六么花十八,
不知船子下揚州。
楚王城畔水東流,
獨腳山魈趯氣毬。
貪看六么花十八,
不知船子下揚州。
楚王城旁邊江水向東流去,獨腳山魈在那里踢著氣球。人們只顧著貪婪地觀看《六么花十八》的舞蹈表演,卻沒注意到船兒已經向下游揚州駛去了。
楚王城:具體所指需結合相關地理文化背景,可能是歷史上有楚王相關活動的城池。
山魈:傳說中的一種鬼怪。
趯(yuè):跳躍,這里指踢。
氣毬:即氣球,古代的一種球類。
六么花十八:唐代的一種歌舞曲名。
由于“頌古”詩多為禪宗僧人對古代公案、語句等進行闡釋、發揮而作。此詩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大致應與禪宗的某種感悟或對世間現象的思考有關,作者可能是借日常情景來表達禪理。
這首詩主旨在于提醒人們莫被眼前的熱鬧所迷惑,要留意身邊事物的變化。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場景描繪來傳達哲理,在禪詩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以通俗的方式引導人們思考。
浮甘亭上拂征衣,
欲起羈愁卻自非。
鶯去青陰猶轉響,
月來碧嶂有余輝。
三英何處同行樂,
百丑無堪獨息機。
好濯纓塵惜蘋藻,
從教塵土半天飛。
笠澤人閑書已叢,分甘寂寞與誰同。
故人相遇白頭日,往事獨悲黃葉風。
去國貴游驚灞岸,浮家公子樂湘中。
此情繾綣思朝夕,百仞寒巖飲水虹。
君不見少陵有客字子美,三賦獻罷胡塵起。招魂收涙謁行在,寧論家室三川里。
云寒日淡劍閣深,翠華望斷塵埃底。狼虎食人大道傍,回首妻孥須怖此。
亦嘗寄書問訊之,鯉魚何在滄溟徙。晚年雖卜浣花居,心折秦云恨有余。
茯苓不御丹砂就,仙去還來縱目初。乾坤宿醉參橫醒,且策東家舊蹇驢。
鄰里一人安可得,亦無墳冢可蓁蕪。人間偪仄何偪仄,卻自騎驢追李白。
漠漠秋陰好,遙空見故鄉。
可堪高葉病,無賴晚花香。
枕靜泉聲細,簾疏風影長。
肯教容易雨,吟興動何郎。
尊公文律自瑰奇,
雖持使節未相宜。
子敝青袍哦五字,
州家不喜縣家嗤。
十年主簿今遷陟,
縣衙簿尉來趨揖。
越絕山川舒嘯時,
莫嘆鑒湖今幾尺。
鑒湖幾尺吾其那,
聞道新昌佛仍大。
昔賢墨妙誰識之,
一日清風千嶂破。
人間月色過中秋,
天際風光稱遠游。
陽關本是西州曲,
鷺舞蘭橈不解愁。
寫出寄形,眉目分明。
直饒全似,祇得八成。
聞名兮不如見面,見面兮不如聞名。
霜天月滿兮難尋老兔,海門潮落兮不覓長鯨。
南屏不可見,
歲晚得恂公。
辯笑潮難久,
閑嫌云住空。
誰家紉落月,
獨起汲寒鐘。
八十歲除夜,
寧知塞漠風。
歲暮疲行役,荒郊絕見聞。
林寒無鳥宿,山燥不歸云。
得失為生計,浮沉預世紛。
好懷思軟語,終待潁陽君。
林梢接手百花浮,
昔與王孫倚小樓。
風物無情常自若,
男兒何處不堪愁。
蘭成只憶江南老,
丞相難忘洛下游。
今日天涯送春淚,
不堪更為種瓜侯。
歲暮江頭鳧鴈身,
悠悠心事竟誰親。
久能收拾內朝仆,
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問江吳借風色,
恐于河伯廢精神。
王孫旌節歸來好,
莫使王孫恨更新。
七年去園今還歸,僅有身存心事微。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門誰許著褒衣。
難將白髪語年少,忍使紅塵負釣磯。
不解征驂卻歸去,策雖非是亦非非。
何事千憂自惘然,且看節物異鄉邊。
鶯來昨日猶多吃,柳到今朝第幾眠。
上巳清明徒頡頏,流觴蹴踘豈周旋。
故知白髪因渠得,忍更貪愁憶往年。
故人風雪知何處,
旅夢時時得舊游。
溫麥周禾不我飽,
秦云隴水使君愁。
劉琨數刻歡安在,
何遜一筵笑則休。
賦就思玄塵易絕,
詩成述祖淚難收。
曾窺漢簡和戎策,
尚憶津梁禮佛裘。
大軸丹青猶凜冽,
小官孫子太卑陬。
故園多謝凌霄木,
直到丹霄上上頭。
汾陽勛業重彤盧,
涼霍同封不世模。
貧士豈知燕玉暖,
幽眠莫共膩香疏。
從容恥與石為弟,
寤寐欣逢仙降書。
若是雙流參六貴,
錦圍繡被又焉如。
去歲巢干燕子歸,
生涯辛苦問何時。
門前似覺酒徒散,
坐上何嘗筆力衰。
郡印故人能若若,
田廬晚友亦差差。
莫嫌相望函關外,
且是不為陶令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