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恂公
南屏不可見,
歲晚得恂公。
辯笑潮難久,
閑嫌云住空。
誰家紉落月,
獨起汲寒鐘。
八十歲除夜,
寧知塞漠風。
南屏不可見,
歲晚得恂公。
辯笑潮難久,
閑嫌云住空。
誰家紉落月,
獨起汲寒鐘。
八十歲除夜,
寧知塞漠風。
南屏山的景色已無法得見,年末時節才與恂公相聚。辯論歡笑如潮水般難以長久,閑適之中嫌那停駐空中的云兒過于單調。是誰家在縫補西沉的落月?我獨自起身聆聽寒夜的鐘聲。八十歲的除夕之夜,又怎會知曉邊塞大漠的寒風?
南屏: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南岸;
歲晚:年末;
辯笑:辯論與歡笑;
潮難久:如潮水般難以持久;
閑嫌:閑適之中嫌棄;
云住空:云停駐在空中;
紉(rèn):本指縫補,此處引申為連接、綴連;
汲(jí):本指取水,此處引申為聆聽、收取;
歲除夜:除夕之夜;
寧知:怎知、哪知道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具體創作時間未詳。詩中“八十歲除夜”點明創作時已至高齡,“恂公”當為詩人友人(或為僧人)。年末與久未謀面的恂公相聚,觸發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際遇的感慨,遂作此詩寄懷。
全詩以“歲晚得恂公”的相聚為核心,由眼前歡談轉向對時光的遐思,再以“八十歲除夜”的高齡視角收束,將友情之暖與歲月之寒交織,含蓄深沉地表達了對生命歷程的體悟。
凝清新揭扁,軒舍倚云開。
爽氣西山入,涼飆北牖來。
晝閒泉在沼,琴靜月當梅。
允矣丘中賞,符茲物外游。
宣尼頗意在斯人,
故爾令由去問津。
大是斯人能會意,
知津此語亦為真。
少借鷗盟意,同車向海行。
詩多經眼錄,水夢出山清。
前路仍風雨,馀年減性情。
嚶鳴破寥寂,只要兩三聲。
鐵鎖千尋亙大江,
將軍不戰走倉皇。
霜天剩有孤飛雁,
明月蘆花過馬當。
苦留短發近如何,無地堪容掛綠蓑。
山月樓臺愁夢斷,江花兒女悔情多。
幸存料自修文冢,憤死憑誰棄草坡。
天外故人心未改,西風斜雨念殘荷。
春動枝頭鳥語催,曉風暖坼雪殘梅。
九垓震蕩留吟幾,萬象低昂映酒杯。
藩鎮兵猶乘釁起,海邦使播歃盟回。
腐儒把玩微陽復,莫問饑腸破疾雷。
素車白馬作前驅,
壘雪屯云擬不如。
尺紙忽翻千尺練,
斷魂強弩控弦初。
滁陽天外數峰青,
暮帶云霞似畫屏。
每向離騷悲楚客,
何心更上醉翁亭。
駝背貓腰短短衣,鬢邊毛發雪爭飛。
身長丈二吉訶德,骨瘦癟三南郭綦。
小伙軒然齊躍進,老夫耄矣啥能為。
美其名曰上工去,恰被丁聰畫眼窺。
家山破碎民無恙,
薄宦棲遲我自憐。
流落江南杜工部,
他鄉又遇李龜年!
父子才名震蜀都,
家風人道似三蘇。
不知岷嶺英靈氣,
底向眉山特地殊。
定是仙從天目來,少曾吟詠到襄淮。才名詞伯班常伯,學問平齋授恕齋。華蓋謾云鄰翰苑,袞衣不許上瑤階。海山縱好歸何處,嘆惜人間事好乖。
秀骨清姿玉雪同,幾多星宿入心胸。風流王謝談諧勝,家數常楊制詔工。坐政事堂無六丈,登文章箓似三洪。年來人物蕭疏甚,玉座東西欠此翁。
伊昔宸京握手初,橫經公未到三衢。早班玉筍還先去,晚侍金華卻共趨。思老有馀知筆健,病成應是為詩癯。峰摧太華嗟何及,身遠無因奠束芻。
蒼顏未覺老,古心誰與同。
風雪不改色,山林惟此翁。
吾憐造化意,乃在山谷中。
盤桓成浩嘆,萬壑生清風。
浥露原同蔓草披,
修莖應不混凡枝。
今人但愛朱華艷,
說甚忘憂總未知。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