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聞武泰節使將歸金陵
歲暮江頭鳧鴈身,
悠悠心事竟誰親。
久能收拾內朝仆,
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問江吳借風色,
恐于河伯廢精神。
王孫旌節歸來好,
莫使王孫恨更新。
歲暮江頭鳧鴈身,
悠悠心事竟誰親。
久能收拾內朝仆,
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問江吳借風色,
恐于河伯廢精神。
王孫旌節歸來好,
莫使王孫恨更新。
年末時分,我如江邊的野鴨大雁般漂泊;綿長的心事,究竟能向誰傾訴?長久以來在朝任職,如今收拾行裝;才成為這生疏的外任之人。想要向江吳之地借些風勢;又怕有勞河伯徒勞費神。王孫帶著旌節歸來是件好事;莫要讓王孫的遺憾更添新痕。
歲暮:年末,年終。
鳧鴈(fú yàn):野鴨與大雁,此處比喻漂泊無定的身影。
悠悠:長久、遙遠的樣子,形容心事綿長。
內朝仆:指在朝廷內任職的官員,可能指詩人自己或武泰節使之前的職位。
外道人:外任、遠離朝廷的官員。
江吳:指長江下游吳地一帶(今江蘇、浙江等地)。
河伯: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此處泛指水神。
王孫:對武泰節使的尊稱,古代對貴族或官員的敬稱。
旌節:古代使者或官員持有的符節,象征權力與使命。
詩作于歲末,詩人聽聞武泰節使將歸金陵(今南京),觸景生情而作。或詩人當時漂泊在外,與節使有交游,故借詩表達對其歸程的關切。
全詩通過歲末江邊漂泊意象,表達孤寂與對武泰節使的關切。前半以‘鳧鴈身’自喻漂泊之苦,后半轉向祝福,望其順利歸、避新憾,情感真摯,情景交融,體現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浮屠江面郁崔嵬,九日年年陟此臺。宦思更于秋后減,病懷偏向酒中開。卷舒云岫無心出,斷續蟬聲隨意來。蹈碎薜蘿方丈外,嘯歌莫訝鬢毛催。
阇西山色高百尋,我行獨傍黿鼉吟。霜天簫鼓雙江迥,海日帆檣大虎陰。菅蒯歷歷蝤蛑出,斥鹵茫茫牡蠣深。正是暨南聲教地,他時諸益幾沾襟。
我辭官路已多時,魂夢今猶畏險巇。汝既飽諳游宦味,會須早作個歸期。
我聞清溪溪上之老翁,軒然鶴立群雞中。灌園不厭藜藿飽,媚世恥為桃李容。眼中之子何足與,尚友古柏窺鴻蒙。當筵烱烱開青鏡,柱杖瑟瑟含秋風。問之定交來,寒暑凡幾易。君節諒不移,我心固匪石。浮沉世態良足珍,此意蕭條竟誰識。一朝物是人已非,慘澹空馀雛鳳棲,月明繞樹將何依。復恐風雷一夕隨龍變化不可測,短歌聊為歌清溪。
臨岐不作別離情,望里煙霞足此生。聞鶴已傷行路意,畏人猶諱買山名。十年瘴海馀秋色,千里云帆入雁聲。寒夜紫霄深雪處,論交先寄石羊城。
三百六十灘水清,桃花春漲近來生。催歸不待臨岐語,昨夜子規啼到明。
聞道三茅五洞門,翛然來往御風仙。云深騏驥那容步,松古龜蛇莫問年。邂逅江頭披霧語,尋思巖畔枕流眠。自憐天柱曾孫老,句曲清游合有緣。
忽忽屠蘇夕,匆匆吳楚春。歲華無奈守,酒盞可憐頻。世短聊看斗,時艱復問津。劍文差不翳,猶得慰情親。
玄冥之域窮陰鄉,冰山屹立遙相望。盤根下令厚地裂,上令旭日無精光。雕瓊鏤玉千萬狀,陰機煜煜孰敢當。冰蠶五色不補袞,冰柱百尺撐明堂。大峰小峰亦旁出,爭挾氣勢相軒昂。公然列鎮沖要地,或為推裂烏臺綱。東方蒼龍爪欲墮,南方赤鳥口盡僵。北方烏龜寒縮頸,于菟斂尾蹲西方。獨操巨柄凜難觸,眾人仰視心彷徨。白水真人凝不流,桂薪粒玉吁可傷。九州封豕食人肉,旌旗遍野塵沙黃。金城湯池盡瓦礫,往往白骨堆秋霜。新魂舊鬼相間哭,哭聲落日連穹蒼。赤者為狐黑者烏,北風其涼雨雪雱。鳳凰高飛避矰繳,梧桐不復生朝陽。天威憑憑上帝怒,赫日回照天中央。冰山傾刻付流水,百丑顯露那能藏。乃知真龍合變化,捲舒雷電功微茫。崔嵬巀嶭今安在,徒逞兇惡干天常。昆崙自高太華峻,齊天作鎮垂無疆。君不見萬歲山前春色里,紅云紫霧朝東皇。
及爾書來日,行藏更可憐。一官詩自罷,萬態酒堪捐。老豈時人力,窮馀異代權。何當具瓢笠,握手太湖煙。
南渡稱名相,西來見嫡孫。蜀珍交友盛,雍國典刑存。桂苑連鳴鹿,楓宸擬簉鹓。平生經濟略,雅志在中原。隼旟三易守,骃轡兩觀風。欲掃龍庭穴,猶參虎幄弓。草馀周圄綠,粟積漢屯紅。野渡方橫棹,俄成夜壑空。自得滄江勝,歸來伴鶴龜。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論詩。欲問更生佛,非關二豎醫。諸生毋拭袂,公訓有馀師。
紈扇搖風,湘簟鋪水,樓前綠柳池塘。夜深時送藕花香。身快爽、蘭湯新浴,燈撲滅、剛罷晚妝。宜人處、冰肌玉骨,遍體清涼。暑銷午夜,汗消玉臂,竹枕方床。盛夏渾忘卻,六月時光。河漢渺、月華高潔,音樂裊、無線悠揚。冰盤里、沈瓜浮李,涼味耐思量。
萬竿蒼玉護茅廬,清絕偏宜隱者居。五月綠陰連戶牖,三秋涼翠濕衣裾。閒裁汗簡供吟詠,醉寫瑯玕入畫圖。何日考槃能遂愿,相從三徑引柴車。
東海大魚鬐鬣赤,首昂洪濤數千尺。鋸牙鑿齒鏡夾眸,噓氣云蒸天地窄。惡蛟毒鱷垂饞涎,射工黃能相后先。環以鱉甲鳴鼉鼓,白日出沒清泠淵。前年吞巨艦,哆口大江里。今年取渴虎,掉尾南山阯。任公投犗不敢釣,刺史移文詎能徙。伏波將軍虎豹姿,先驅陽侯后馮夷。三千強弩水犀手,海鰍龍驤銜尾來。天吳罔象俱辟易,黃間機張聲霹靂。箭迸流星一點飛,暴額推腮肝膽瀝。皇仁如天被海宇,蠢爾恣睢自貽戚。將軍奏凱登瀛洲,取封?鯢高若丘。燭龍飛出天下白,滄溟洶涌今安流。君不見枯魚過河泣,肉棄泥沙螻蟻食。寄謝平頭黃帽郎,慎勿操兵取誅殛。
幾向西湖艤畫橈,冰奩儼受眾峰朝。即今去雁將清夢,飛下長橋更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