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其一
昔在京城南,成均對茅屋。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文成劇翻水,賦罷有馀燭。連收頷底髭,未耗髀中肉。
飛騰困中路,黽勉啄場粟。歸來九江上,家有十畝竹。
一官粗包裹,萬卷中自足。還如白司馬,日聽杜鵑哭。
我來萬里外,命與江波觸。罪重慚故人,囊空仰微祿。
已為達士笑,尚謂愚者福。米鹽日草草,奔走常碌碌。
尺書慰貧病,佳句爛圭玉。多難畏人知,胡為強題目。
徂年慕桑梓,歸念寄鴻鵠。但愿洗馀愆,躬耕江一曲。
昔在京城南,成均對茅屋。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文成劇翻水,賦罷有馀燭。連收頷底髭,未耗髀中肉。
飛騰困中路,黽勉啄場粟。歸來九江上,家有十畝竹。
一官粗包裹,萬卷中自足。還如白司馬,日聽杜鵑哭。
我來萬里外,命與江波觸。罪重慚故人,囊空仰微祿。
已為達士笑,尚謂愚者福。米鹽日草草,奔走常碌碌。
尺書慰貧病,佳句爛圭玉。多難畏人知,胡為強題目。
徂年慕桑梓,歸念寄鴻鵠。但愿洗馀愆,躬耕江一曲。
過去在京城南邊,太學對著茅屋。清晨我拖著鞋子去拜訪,不顧車轂相擊的喧鬧。當時有來自江南的才士,能讓眾多學子佩服。同輩人畏懼他的鋒芒,兄弟們一起追隨他。文章寫成如翻水般迅速,賦作完成蠟燭還有剩余。他下巴的胡須不斷生長,大腿的肉也沒減少。本想飛黃騰達卻困在中途,只能勉強在谷場啄食粟米。回到九江之上,家中有十畝竹林。有個小官勉強維持生計,坐擁萬卷書內心自感滿足。就像白居易,每日聽著杜鵑悲啼。我來到萬里之外,命運與江波相觸。罪過深重愧對故人,口袋空空只能仰仗微薄俸祿。已被豁達之士嘲笑,還被愚人認為是福氣。為柴米油鹽每日忙碌,四處奔走常常碌碌無為。你寫信安慰我貧病之身,佳句如美玉般燦爛。我多災多難怕人知曉,為何還要勉強命題作文。歲月流逝思念故鄉,歸鄉的念頭寄托在鴻鵠身上。只希望能洗清剩余的罪過,在江邊躬耕。
成均:古代的太學。
屣履:拖著鞋子。
車擊轂:車轂相擊,形容車多擁擠。
鋒銳:指才學出眾,鋒芒畢露。
劇翻水:像水翻轉一樣快,形容文思敏捷。
黽勉:努力,勉強。
粗包裹:勉強維持生計。
白司馬:指白居易,他曾被貶為江州司馬。
圭玉: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徂年:流年,歲月。
桑梓:故鄉。
馀愆:剩余的罪過。
此詩是蘇軾次韻孔平仲的寄詩之作。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他被貶到偏遠之地時,在困境中收到友人孔平仲的寄詩,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仕途不順的感慨和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蘇軾詩歌關注個人命運和情感抒發的一面,展現了其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薄雷輕雨曉晴初,
陌上春泥未濺裾。
行樂及時雖有酒,
出門無侶漫看書。
遙知寒食催歸騎,
定把鴟夷載后車。
他日見邀須強起,
不應辭病似相如。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
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寡辭真吉人,介石乃機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無坎井。
有如醉且墜,幸未傷輒醒。
從今得閑暇,默坐消日永。
作詩解子憂,持用日三省。
微官共有田園興,老罷方尋隠退廬。
栽種成陰十年事,倉黃求買百金無。
先生卜筑臨清濟,喬木如今似畫圖。
鄰里亦知偏愛竹,春來相與護龍雛。
我笑陶淵明,種秫二頃半。婦言既不用,還有責子嘆。
無弦則無琴,何必勞撫玩。我笑劉伯倫,醉發蓬茅散。
二豪苦不納,獨以鍤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賢,自結兩重案。笑人還自笑,出口談治亂。
一生溷塵垢,晚以道自盥。無成空得懶,坐此百事緩。
仄聞頓夫子,講道出新貫。豈無一尺書,恐不記庸懦。
陋邦貧且病,數米銖稱炭。慚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館。
袖中出子詩,貪讀酒屢暖。狂言各須慎,勿使輸薪粲。
雷闐闐,山晝晦。
風振野,神將駕。
載云?,從玉虬。
旱既甚,蹷往救,道阻修兮。
短竹蕭蕭倚北墻,
斬茅披棘見幽芳。
使君尚許分池綠,
鄰舍何妨借樹涼。
亦有杏花充窈窕,
更煩鶑舌奏鏗鏘。
身閑酒美誰來勸,
坐看花光照水光。
蘆筍初似竹,稍開葉如蒲。
方春節抱甲,漸老根生須。
不愛當夏綠,愛此及秋枯。
黃葉倒風雨,白花搖江湖。
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
安得雙野鴨,飛來成畫圖。
吾州之豪任公子,
少年盛壯日千里。
無媒自進誰識之,
有才不用今老矣。
別來十年學不厭,
讀破萬卷詩愈美。
黃州小郡夾溪谷,
茅屋數家依竹葦。
知命無憂子何病,
見賢不薦誰當恥。
平泉老令更可悲,
六十青衫貧欲死。
桐鄉遺老至今泣,
潁川大姓誰能箠。
因君寄聲問消息,
莫對黃鷂矜爪觜。
沙頭煙漠漠,
來往厭喧卑。
野市分麞鬧,
官船過渡遲。
游人多問卜,
傖叟盡攜龜。
日暮江天靜,
無人唱楚辭。
野人獻竹??,腰腹大如盎。
自言道傍得,采不費罝網。
鴟夷讓圓滑,混沌慚瘦爽。
兩牙雖有余,四足僅能仿。
逢人自驚蹶,悶若兒脫襁。
念此微陋質,刀幾安足枉。
就擒太倉卒,羞愧不能饗。
南山有孤熊,擇獸行舐掌。
秋風十驛望臺星,想見冰壺照坐清。
零雨已回公旦駕,挽須聊聽野王箏。
三朝元老心方壯,四海蒼生耳已傾。
白發故人來一別,卻歸林下看升平。
愛君東閣能延客,
顧我閑官不計員。
策杖頻過知未厭,
卜居相近豈辭遷。
莫將詩句驚搖落,
漸喜樽罍省撲緣。
待約月明池上宿,
夜深同看水中天。
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
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
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
文王化南國,游女儼如卿。
洲中浣紗子,環珮鏘鏘鳴。
古風隨世變,寒水空泠泠。
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
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
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鬰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松百尺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徐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
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長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
湘江豈無水,魚腹忠魂埋,但見愁云結雨猿聲哀。
浙江豈無水,鴟革漂胥骸,但見潮頭怒氣如山來。
孤臣詞客到江上,何以寬心懷。
長淮之水遶楚流,先生家住淮上頭。
黃金萬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無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