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頓教授見寄用除夜韻
我笑陶淵明,種秫二頃半。婦言既不用,還有責子嘆。
無弦則無琴,何必勞撫玩。我笑劉伯倫,醉發蓬茅散。
二豪苦不納,獨以鍤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賢,自結兩重案。笑人還自笑,出口談治亂。
一生溷塵垢,晚以道自盥。無成空得懶,坐此百事緩。
仄聞頓夫子,講道出新貫。豈無一尺書,恐不記庸懦。
陋邦貧且病,數米銖稱炭。慚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館。
袖中出子詩,貪讀酒屢暖。狂言各須慎,勿使輸薪粲。
我笑陶淵明,種秫二頃半。婦言既不用,還有責子嘆。
無弦則無琴,何必勞撫玩。我笑劉伯倫,醉發蓬茅散。
二豪苦不納,獨以鍤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賢,自結兩重案。笑人還自笑,出口談治亂。
一生溷塵垢,晚以道自盥。無成空得懶,坐此百事緩。
仄聞頓夫子,講道出新貫。豈無一尺書,恐不記庸懦。
陋邦貧且病,數米銖稱炭。慚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館。
袖中出子詩,貪讀酒屢暖。狂言各須慎,勿使輸薪粲。
我笑陶淵明,種高粱二頃半。不聽妻子勸種粳稻,卻又寫《責子》詩感嘆。沒有弦的琴算什么琴,何必還要撫弄把玩。我笑劉伯倫,醉后頭發蓬亂如草。不接納竹林諸賢,只帶鐵鍬為伴。死后何須埋葬,此身如同晝夜交替。誰說這二人賢能?自己給自己設下矛盾。嘲笑別人又自嘲,開口便談國家治亂。一生混跡塵垢,晚年用道洗滌身心。沒有成就只落得懶散,因此百事拖延。聽說頓夫子講道有新見,難道沒有書信?怕您不記我這庸人。此地名聲差又貧窮,量米稱炭生活艱難。愧對章先生,十日獨坐空館。從袖中取出您的詩,貪讀時酒多次變暖。我們的狂言要謹慎,別讓人拿去換柴米。
秫(shú):高粱,可釀酒。陶淵明《和郭主簿》有“春秫作美酒”句。
責子嘆:陶淵明作《責子》詩,感嘆兒子“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等不成才。
劉伯倫:劉伶,字伯倫,魏晉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著稱。
鍤(chā):鐵鍬。《晉書·劉伶傳》載劉伶常乘鹿車,攜酒帶鍤,曰“死便埋我”。
溷(hùn):混雜、混跡。
盥(guàn):洗滌,此處指以道修身。
仄聞:私下聽說,謙辭。
銖(zhū):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極言細微。
薪粲(càn):柴與米,代指生活所需。
此詩為蘇軾酬和頓教授(疑為頓起,字起之,曾任教授)的作品。蘇軾于宋神宗時期輾轉地方任職,生活清苦,思想上融合儒道。詩中“陋邦貧且病”或指其任職地(如密州、徐州)的民生艱難,“晚以道自盥”則反映其晚年對道家思想的親近。創作時蘇軾通過和詩與友人交流學術、互訴心曲。
全詩以“笑人還自笑”為核心,借調侃陶潛、劉伶的矛盾行徑,反思自身“無成空得懶”的窘境,既展現對前賢的辯證思考,亦流露對現實的無奈。結尾由自嘆轉向對友人的贊賞與勉勵,體現蘇軾在困厄中仍重友情、求上進的品格。詩風幽默而深沉,是蘇軾酬和詩中的佳作。
驚傳神女已生天,
獸鼎盟香息穗煙。
妄冀因緣酬再世,
難追魂魄到重泉。
封題密札三千字,
擔受虛名十五年。
剩有瀟湘圖畫影,
一回展禮一潸然。
九十風光愁里度。鶯聲燕影春將暮。玉樓一望柳如煙,門外可憐千里路。
夢中何事頻頻語。夢覺莫知云去處。旁人虛自妒蛾眉,對鏡不禁愁黛聚。
黃鶴高飛度瀛海,青山閒掩危樓在。
樓上年年鸛雀飛,黃鶴不歸今幾載。
畫棟峨峨入碧空,四時云霧鎖簾櫳。
銀濤洶涌江聲遠,夢澤蒼茫楚望窮。
隔波樹色漢陽渡,芳草洲空禰衡墓。
百年詞賦未凄涼,兩岸江山尚如故。
千里之官賦勝游,樓前訪古暫維舟。
登高不用多留詠,崔顥詩成在上頭。
此事最希奇,不礙當頭說。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日日說,時時舉,似地擎山爭幾許。
隴西鸚鵡得人憐,大都祇為能言語。
休思惟,帶伴侶,智者聊聞猛提取。
更有一般也大奇,貓兒偏解捉老鼠。
春光爛熳華爭發,子規啼落西山月。
憍梵缽提長吐舌,底事分明向誰說。
迷不自迷,對悟立迷。悟不自悟,因迷說悟。所以悟為迷之體,迷為悟之用。迷悟兩無從,個中無別共。無別共,撥不動。祖師不將來,鼻孔千斤重。
紙窗寂寂傍寒林,卻有蛾眉向此尋。
夜已三更誰得到,路無一線亦相尋。
吟成冷入當帷影,酒醒光從滿地心。
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顏色自情深。
一山背城起,萬古號為君。秀攬江心月,雄吞海面云。金陵通地脈,玉港發人文。羨彼投簪客,中年臥紫氛。
季札墳邊業,春申邑后山。一江平展鏡,兩港曲成環。不雨云煙擁,長春草木斑。隱君梯萬丈,倘許世人攀。
湖云如夢,記前年此地,垂楊系馬。一抹春山螺子黛,對我輕顰姚冶。蘇小魂香,錢王氣短,俊筆連朝寫。鄉邦如此,幾人名姓傳者。
平生沈俊如儂,前賢倘作,有臂和誰把。問取山靈渾不語,且自徘徊其下。幽草黏天,綠蔭送客,冉冉將初夏。流光容易,暫時著意瀟灑。
老翁無所長,惟是更事多。
生世與人處,烏可傷至和。
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
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
鄉鄰皆世舊,何至誓弗過。
勖哉養子壽,它年住雞窠。
青云招不來,
白云留不住。
我欲賦停云,
云停渺何處。
林澗年來免愧慚
一瓢雙屐徑三三
幽懷自覺閒中劇
世態都從拙處諳
花柳一春應共醉
陰晴明日不須談
問君何事傷春早
可是稽康七不堪
辛勤勿墜百年業
閒暇留情一卷書
要向儒科著聲聞
先從講學下工夫
野哭千家,閉門不恨春光淺。年時仙仗簇朝正,瞻座香飄殿。投老滄江臥晚。怕安排、黏雞畫燕。盡情鐙火,多事屠蘇,今朝心眼。
留命何年,飾巾那計流光換。夢魂猶自點朝班,誰道長安遠。再拜鵑聲咽斷。倚危闌、飄風鬢短。為誰消息,爆竹東鄰,青幡孤顫。
驅車結束趁晨暾,
水樂簾前共一尊。
二十二年如掣電,
軟紅依舊暗脩門。
南浦江郎賦,西堂謝客詩。
淥波愁送別,春草夢相思。
細雨一帆去,啼鶯三月時。
生憎樓上笛,撩亂柳如絲。
晶輪飛上高寒處,涼露清風。興逸情濃。如此良宵眉展峰。
憑欄悄對沉沉景,影自溶溶。夢自慵慵。花氣香煙度玉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