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進祝圣七首:千載降祥
九天宮上圣,降世共昭回。
萬匯須亭毓,群仙送下來。
承干當否極,庶事盡康哉。
只有羲軒比,其余不可陪。
九天宮上圣,降世共昭回。
萬匯須亭毓,群仙送下來。
承干當否極,庶事盡康哉。
只有羲軒比,其余不可陪。
九天之上的宮闕里的圣人,降臨世間普照大地。世間萬物都需要他的培育,是群仙將他送下凡間。他承接天命在時運衰敗到極點時出現,各種事情都變得安康美好。只有伏羲和軒轅能與他相比,其余的人都不能相提并論。
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指天的最高層,這里代指天上。
昭回:謂星辰光耀回轉,亦指光輝照耀。
萬匯:萬物。
亭毓:養育,培育。
承干:承受天命。
否極:指厄運到了盡頭。
康哉:歌頌太平。
羲軒:伏羲和軒轅(黃帝),都是古代傳說中的賢君。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所處時代面臨困境,人們渴望賢明統治者出現以拯救時世之時。詩人在壽春向圣上進獻此詩,借歌頌圣人降臨帶來祥瑞,表達對太平盛世的期盼以及對統治者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圣人降臨帶來太平。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元素和對比手法,增強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君的渴望和對太平的向往。
南極成沙塞,長城界海云。濤聲天外落,雨氣日中分。不見戈船影,徒勞甲馬群。紅夷有孤島,辛苦漢將軍。
城從虎門起,千里跨空冥。多壘虛防海,非邊亦筑亭。中華馀一島,正朔在重溟。望斷黃龍艦,風帆似水萍。
沿街爆竹鬧新晴,
車馬喧喧徹夜行。
侯門深鎖真如海,
不見閽人報曉更。
水屋圍春綠,云岑送曉青。無心向朝市,信步到禪扃。野境連天遠,疏鐘隔岸聽。杯行莫辭醉,檐月笑人醒。
白發流年迅,青春盡日閑。煙消漁舍出,風約櫓聲還。往事空搔首,微官祇強顏。漂零那對此,歸夢繞云山。
一夜狂風盡海棠。
此花天遣殿群芳。
芝蘭百濯見真香。
勸客淋浪燈底韻,
惱人魂夢枕邊囊。
一枝插不□□□。
凈蛻凡身一羽輕,
安排兩腳踏長鯨。
忽逢一陣風吹送,
直溯紫虛凌太清。
憶爾年四五,期爾為圣賢。
爾時亦不辭,冉冉歲相遷。
志學及弱冠,變化忽不然。
龍豬異其質,速利日牽煎。
如藤纏葫蘆,所得遂忘天,
豈特遂忘天?于親亦忘焉。
忘親都非子,忘天者非人。
哀哉為人子,回駕今勉旃。
重陽節近,是湘中騷客,懸弧之日。墮地百憂從此始,悔別玉樓長吉。秋士青衫,春人紅豆,著甚傷心極。前途事黑,倩誰問個消息。誰知好夢如煙,華年似水,轉瞬皆陳跡。佛地仙天何處也,這點因緣未畢。病里求生,愁中覓死,天亦難為力。菊花開了,且拚痛飲今夕。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歲月。守著美人香草在,強似江湖落魄。笛簟填詞,箏篷載酒,來往煙騷國。并非紀律,此身總覺如客。眼底紅葉高樓,黃花小院,相對堪浮白。一種秋風成共命,記否去年今日。一第天慳,百蠻親老,那更流光瞥。鬢絲禪榻,華年兩字消得。
二十年前此寄居
今來猶認舊茅廬
江山信美非吾土
富貴時還讀我書
胸有甲兵期自試
手無柯斧欲何如
等閒忽起聞雞舞
國計民瘼恨有馀
回龍橋上憶龍回,
營角嗚咿怨落梅。
旦暮北風吹雁急,
誰從沙漠寄書來。
伯夷逃西山,尼父居九夷。
世茍不我用,我方從此辭。
道悠豈忌遠,義豐不云饑。
世非乏賢士,為問從者誰。
由也實好勇,叔齊固同時。
舍此乃無人,籧篨而戚施。
遠矣千歲后,愴焉我心悲。
玉帳坐生風,
將軍冠世雄。
雕弓控明月,
寶劍撫晴空。
笳鼓軍容肅,
旌旗敵陣空。
清朝有麟閣,
行見紀元功。
雨淚欄干,云容澹宕,春色不關桃李。昨日海棠花最好,今日梨花開矣。無人庭院,矇眬墻角黃昏,娟娟林下非耶是。是否前生明月,后身秋水。
遙憶南谷泉甘,東風力足,山梨萬樹相倚。餐灝氣、蝶翻霞翅。冒冷霧、蜂偷金蕊。又遠勝、玉華宮里。團圓結果香無比。拈取一枝看,千紅萬紫皆羞死。
美女入室,
惡女之仇。
荊玉渺夷曠,家家事生業。
中有濟世人,臨流安野碓。
截竹駕回輪,六月灑飛雪。
春出萬斛珠,搗碎一溪月。
達旦凡幾周,循環聲哽咽。
洗甑具晨炊,鼓腹頌洋溢。
閑去閑來自在嬉
故人不記問于誰
都來一個真消息
安用頻更可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