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閱邊
榆關西去接輪臺,
萬里煙塵畫不開。
無限邊情空浪說,
惟君親到玉門來。
榆關西去接輪臺,
萬里煙塵畫不開。
無限邊情空浪說,
惟君親到玉門來。
榆關向西延伸連接著輪臺,萬里邊疆的煙塵景象難以用畫筆描繪。無數關于邊疆的情況不過是空洞的談論,只有您親自抵達了玉門關。
榆關:即山海關,明代北方重要軍事關隘,此處代指北方邊境。
輪臺:漢代西域地名(今新疆輪臺附近),詩中借指西北邊疆。
煙塵:既指邊疆蒼茫的自然景象,也暗指戰亂或邊防的復雜局勢。
浪說:空泛、不切實際的談論。
玉門:玉門關,漢代以來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邊塞關隘,詩中代指極遠的邊疆。
此詩應為明代詩人為梁姓中丞(巡撫或監察官員)巡視邊疆后所作。明代邊疆(尤其北方、西北)邊防壓力大,部分官員空談邊務卻不實地考察。梁中丞親赴玉門等邊關巡查,詩人借此詩肯定其務實作風。
全詩緊扣“閱邊”主題,通過邊疆地理的宏闊描寫與“空談”“親歷”的對比,突出梁中丞實地考察的可貴,是一首贊揚務實治邊精神的題贈詩,語言質樸而情感鮮明。
聞道虛空曾解講,信疑往決西山亮。煙雨溟蒙蘚石溫,六藏影跡難尋訪。
小徑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見笑掀眉。布衲橫肩瘦如削,口持密語沒停時。
云簷掃榻延居夏,白蓮香散東林社。澗水松風說苦空,不資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問老孤松,具足門中有正宗。灼然嫌佛不肯做,鳳棲不在梧桐樹。
洞中誰是主,
一樹野桃開。
仙駕青牛去,
瀑疑碧漢來。
門閑云闔辟,
山好客徘徊。
已擬歸休日,
臨溪筑釣臺。
道德五千言,深明玄妙句。
云門一字關,截斷橫陳路。
十二峰前,危分險布。
喚醒惺惺石上瞌睡主人公,握手評論,掀眉笑語。
驚放寒梅一兩花,漏泄先春,奔馳驛使。
啞,尋香逐臭人無數。
嶺上云磨松偃蹇,巖前瀑漱石琮琤。瞿曇面目全彰露,誰道今朝始誕生。
跛云門棒,休放拍盲。一杓香湯三拜著,聽渠千古惡名行。
春日打春牛,一擊百雜碎。黃梅石女暗驚胎,生下無名物一塊。
問四圣四圣不知,問六凡六凡不會。風前散作萬家春,賤似黃金貴似塵。
目前機,真實相。
張都料輪材底輪材,李作頭??磉底??磉。
動靜奚分兩處看,太平基業初無象。
迥出常情,與誰共賞。
佳客歡呼自往來,瑞巖拍掌仙巖唱。
潦倒龐公,精神迭宕。
九月九,重陽節。
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
苦澀難嘗舌如?,更吞栗棘蓬肝腸裂。
且道陶淵明,還曾知此味么。
莫說莫說。
飲啄天之分
吾何泣遠涂
落身近南粵
結夢屢西湖
雇仆知鄉誼
依僧免屋租
新栽窗外竹
明月照同癯
家在蓬萊,霓裾粲霞。
步虛聲有節,觀徼念無差。
護劍蒼虬鳴寶匣,聽琴瘦鶴倚庭花。
丹成九轉,符掃群邪。
不負東林蓮社約,乘軺來訪竺僊家。
虎溪分未得,款吃趙州茶。
天然巖壑怪,官況此中閑。
臺閣人煙上,闌干樹影間。
引泉歸月沼,分菊上秋山。
咫尺神仙洞,聽笙忘卻還。
昨夜唧蟟吞跛鱉,天明屙出一團鐵。
平地翻身觸險崖,擘破昆侖成八橛。
捻土為香供養伊,細問因由不肯說。
不肯說,太饒舌。
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掃取門前雪。
秋旸肆酷,秋暑炎蒸。
不容鵝護雪,難保蠟人冰。
一夏噇眠虛過了,秋風拈弄刈禾鐮。
權有用,無黨無偏。
幾個祖師頭割了,立教兇歲變豐年。
落頼門風,大家撐拄。
量田底量田,種樹底種樹。帶雨扶犁綠野耕,和云荷镢千峰去。
有甚心情,管得南泉貓兒,趙州狗子,勘證平田婆,連累周家女。
棘林中有通天路,飽飯狂歌,閑行幾步,腳頭山色無重數。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家風淡薄,堂供蕭疏。
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
天中令節,不用書符。
百怪千妖自掃除,張道士、李師巫。望崖爭卻步,遺下藥胡蘆。
一雨連三月,當秋乃亢晴。
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
川竭無云起,山涼有月明。
憂時心欲折,空聽海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