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訪南宋畫院遺址
富景園西古路斜,疏林黃葉冷啼鴉。
空馀金碧昭儀寺,無復丹青待詔家。
夜月殘山留馬遠,桃花團扇詠楊娃。
宣和遺事分明在,德壽宮庭又奉華。
富景園西古路斜,疏林黃葉冷啼鴉。
空馀金碧昭儀寺,無復丹青待詔家。
夜月殘山留馬遠,桃花團扇詠楊娃。
宣和遺事分明在,德壽宮庭又奉華。
富景園西邊古老的道路傾斜著,稀疏的樹林里黃葉飄落,寒鴉凄涼啼叫。只留下金碧輝煌的昭儀寺,卻再也沒有了當年丹青妙手的待詔人家。夜月之下殘山的景色仿佛留存著馬遠的畫風,桃花團扇上還吟詠著楊娃的詩句。當年宣和年間的那些故事還清晰可辨,而德壽宮庭和奉華堂的繁華卻已不再。
富景園:南宋臨安的園林。
昭儀寺:具體所指待考,詩中應是遺址處留存的建筑。
待詔:宋代畫院職銜,畫家被召入畫院可授此職。
馬遠:南宋畫家,擅畫山水。
楊娃:南宋寧宗時的宮廷女畫家,能詩。
宣和遺事:講宋徽宗宣和年間故事的話本。
德壽宮:宋高宗退位后居住的宮殿。奉華:德壽宮有奉華堂。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探訪南宋畫院遺址時,看到曾經繁華的畫院如今只剩殘跡,南宋時期的輝煌已一去不返。南宋滅亡后,曾經的文化藝術中心逐漸衰敗,詩人借此詩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南宋畫院的興衰和歷史的滄桑。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豐富,生動展現了歷史的巨變。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南宋滅亡后文化遺跡變遷的佳作,讓后人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興衰沉浮。
半里芳陰到陸家,藜床相勸飯胡麻。
林間度宿拋棋局,踟躕未放閑人去,半岸紗帩待月華。
望朝齋戒是尋常,靜啟金根第幾章。
竹葉飲為甘露色,剩欲與君終此志,頑仙唯恐鬢成霜。
湣征新價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沖。
只為白衣聲過重,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歿負春風。
碑字依稀廟已荒,猶聞耆舊憶賢王。
園林一半為他主,柱天功業緣何事,不得終身似霍光。
戚歷杉陰入草堂,
老僧相見似相忘。
吟多幾轉蓮花漏,
云林滿眼空羈滯,
欲對彌天卻自傷。
明真臺上下仙官,玄藻初吟萬籟寒。
飆御有聲時杳杳,
端簡不知清景暮,靈蕪香燼落金壇。
信馬騰騰觸處行,春風相引與詩情。
等閑遇事成歌詠,
岑牟單絞何曾著,莫道倡狂似禰衡。
石衣如發小溪清,溪上柴門架樹成。
園里水流澆竹響,
滿引紅螺詩一首,劉楨失卻病心情。
清曙蕭森載酒來,涼風相引繞亭臺。
數聲翡翠背人去,竹屏風下登山屐,十宿高陽忘卻回。
小園幽事盡能通。
?煙栽藥為身計,
不知家道能多少,
只在句芒一夜風。
院寒青靄正沉沉,霜棧干鳴入古林。
數葉貝書松火暗,
何事欲攀塵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杉桂交陰一里余,逢人渾似洞天居。
千株橘樹唯沽酒,襄陽無限煙霞地,難覓幽奇似此殊。
客省蕭條柿葉紅,
樓臺如畫倚霜空。
銅池數滴桂上雨,
如何塵外虛為契,
不得支公此會同。
金雞煙外上臨軒,紫誥新垂作解恩。
涿鹿未銷初敗血,
未遣蒲車問幽隱,共君應老抱桐孫。
艷骨已成蘭麝土,宮墻依舊壓層崖。
弩臺雨壞逢金鏃,
姑蘇麋鹿真閑事,須為當時一愴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