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魯望寒夜訪寂上人次韻
院寒青靄正沉沉,霜棧干鳴入古林。
數葉貝書松火暗,
何事欲攀塵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院寒青靄正沉沉,霜棧干鳴入古林。
數葉貝書松火暗,
何事欲攀塵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寺院中寒霧正沉沉彌漫,結霜的棧道發出聲響通向古老樹林。松火微弱照著幾片貝葉經。為何想要建立超脫塵世的情誼?除了你,其他人都有利欲名利之心。
青靄:青色的云氣,這里指寒霧。
霜棧:結霜的棧道。
貝書:貝葉經,古代印度人用貝多羅樹葉書寫佛經,后泛指佛經。
塵外契:超脫塵世的情誼。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與好友陸龜蒙(魯望)一同拜訪寂上人時,和陸龜蒙詩韻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充滿名利紛爭,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渴望尋求一份超脫與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脫名利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心境下的情感表達。
驅牛耕側坡,牛困人柰何。我念田家苦,東州苦更多。
一樽相對夜厭厭,風捲浮云見玉蟾。凌亂請看矛作舞,清光炯炯已窺檐。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長閑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氣里,賣刀買犢長兒孫。
存誠至要先窮理,窮理神功在盡誠。誠極理窮天大本,性天發露大光明。
池邊月影間婆娑,臥聽行云一曲歌。閒憶昔年為客處,囊中無物只詩多。
磺爇珠霏,硝炊玉濺,一勺涓涓清泚。泛出桃花,江上鴨先知未。訝冰泮、不待葭吹,試纓浣,閑看浪起。引靈源、小鑿娥池,洗脂重見渭流膩。蘭湯誰為灌就,也似華清賜浴,山靈溥惠。不許春寒,侵到人間兒女。喜湔腸、痼疾能瘳,問換骨、仙源誰嗣。競聯翩,裙屐風流,證盤銘古意。
昨日猶苦雨,高檐如懸麻。今朝陰云開,閃閃見日花。孤城如斗大,籬落無千家。共迫口腹營,不如市井嘩。日暮計錐刀,辛苦良可嗟。吾儕豈達者,亦是蚿憐蛇。
古道直如矢,古心能斷金。今人思古人,寥落誰知音。旭日臨前除,暄風散幽襟。相彼好鳥鳴,擇陰嘉樹林。豈無念朝饑,溉之釜與鬵。大川無停波,高山上嵚崟。白發何由玄,寒暑日夜侵。叔孫獨楚制,莊生常越吟。載歌行路難,歌闋意彌深。
坡詩絕千古,最勝屬過嶺。皮膚剝落盡,意外出妙境。阨塞極生前,肸蚃乃彌永。當時歲在寅,儋州方遠屏。甲子十五周,逢辰薦果茗。今昔較異同,身世殊寬窘。劉侯妙語言,蘊藉若深幸。古人處憂患,如玉試火猛。攜手葛與陶,心光何烱烱。居屯不得力,我輩可嘆憫。長腰米撐腸,闊領衣蓋癭。細和淵明詩,差勝持十忍。
湘民清曉壽邦君,下客慚無句語新。敢述老農歌誦意,一觴持上太夫人。
晝睡醒來日過中,山光入座水函空。綠楊堤外荷花富,招致清香賴有風。
懶慢無堪不出村,當年心事與誰論。如今老去愁無限,雨打梨花深閉門。
樂天知命真君子,盡理窮微大圣人。只要厥中為大本,全明大本便通神。
富者馀金玉,所畏盜賊攻。貧人迫饑寒,無奈四壁窮。我今仰官給,政在貧富中。雖無兩者憂,歸興忽已濃。同僚相掩覆,幸此東郭蹤。獨念素餐者,幽暗弗汝容。
萬峰潑墨,漾紅燈一點,徑穿幽筱。翠袖單寒臨日暮,來御天風浩浩。湍瀑驚雷,筼筜戛玉,仙籟生云表。飛瓊前世,舊游疑是曾到。昨日綺閣香溫,宿酲猶殢,誰換炎涼早。爭道才華多鬼氣,占盡人間幽悄。侵入靈犀,凍馀冰繭,芳緒抽難了。驛程倦影,微茫愁入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