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魯望同游北禪院
戚歷杉陰入草堂,
老僧相見似相忘。
吟多幾轉(zhuǎn)蓮花漏,
云林滿眼空羈滯,
欲對彌天卻自傷。
戚歷杉陰入草堂,
老僧相見似相忘。
吟多幾轉(zhuǎn)蓮花漏,
云林滿眼空羈滯,
欲對彌天卻自傷。
帶著寒意穿過杉樹的陰影走進草堂,老和尚與我相見卻好像把我遺忘。吟詩許久,蓮花漏已轉(zhuǎn)了好幾圈,滿眼都是云霧繚繞的山林,我卻空自滯留,想與高僧交談卻暗自神傷。
戚歷:寒涼的樣子。
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彌天:指高僧,這里可能指北禪院的老僧。
此詩應是詩人與魯望同游北禪院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羈旅漂泊的狀態(tài),在禪院清幽的環(huán)境中,引發(fā)了內(nèi)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羈滯之愁和內(nèi)心傷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禪院之景襯托自身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達。
九日攜壺上大科,天歌一曲宣天和。浴沂六七惟童冠,孰與諸賢父老多。
孤舟載孤月,行客逐行云。真籟寂還寂,斯人聞未聞。詩篇酬唱得,語默主賓分。應念空山里,歸猿獨戀群。
三山曾記手曾攜,步壑穿林自不迷。茗椀香花隨佛供,白云流水問禪棲。氣冥瀚海千巖暮,天入中原萬象低。丹屐十年游歷遍,錦帆龍舸夢湖西。
千金不惜買靈文,吸月餐英總為君。共保朱顏長美好,招將簫史日為群。
何人聊幻巧,袖里出毫端。道眼無二見,齊心廢六官。煩君無耳聽,寓我非指彈。攦卻伯牙手,秋風萬籟寒。
折來初步東溪月。月溪東步初來折。香處是瑤芳。芳瑤是處香。蘚花浮暈淺。淺暈浮花蘚。清對一枝瓶。瓶枝一對清。
聞君昔日過涼州,千里黃河一曲流。曾見西山遮虜塞,云間孤戍為防秋。
楚士照千乘,韓梨夸數(shù)株。舜門紛執(zhí)玉,堯岳衒分符。寶結(jié)文房友,鑒明狂客湖。郊圻正多壘,兵會憶夷吾。
秋心春意兩愁儂。人各月華中。岸花零落銀塘影,織相思、萬疊千重。縹緲情黏膩水,流連露濕珍叢。最縈清念昨游蹤。風雨荔灣東。比肩同傘幽懷亂,怪行來、何事匆匆。且喜明朝見了,說時定惹雙紅。
海曲多名流,藝苑各馳騖。仆仆一黃生,汪汪亦叔度。五岳慕奇觀,三都等作賦。華發(fā)漸盈顛,名山恒杖屨。駕言復西游,皖潛有佳趣。巍巍天柱間,山谷舊游處。勝跡屬吾家,千古如旦暮。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載路。挾刺何所投,依劉實傾注。巖穴普聲施,青云藉攀附。
欲盡平生語,匆匆客又東。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時風。荒徑芟方始,寒泉汲未窮。逢人詢我病,莫論著書功。
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于乎前王不忘。
春來抱病淹行色,每到山中興便長。云護石床僧在定,月明臺殿草飛香。煙霞暫別三千里,萍水俄驚二十霜。欲了無生齊出處,愿從淮老問真常。
古本凌空百尺過,根盤如石鐵為柯。濃陰不礙金蓮座,虛籟猶傳玉樹歌。倦客解衣頻徙倚,老禪卓錫定摩挲。云門寺里梁朝柏,身上苔痕想更多。
于人何落落,在我本如如。就樹因鳴鳥,臨淵不羨魚。江清涵寺影,云白洞窗虛。以此遙相見,真交澹有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